退朝后,朱厚照在御花园召集了几位内阁重臣。
皇宫。
御花园内。
朝中的几位重臣私下前来向皇帝奏禀一些国事。
朱厚照坐在石亭内,淡然说道:“刘爱卿,关于各附属国、临海国可有消息传回来?”
刘大夏拱手说道:“回禀陛下,根据这些时日来的国书加急护送,已传到各国国主的手中。”
“他们已同意切断倭国海上商贸,停止对倭国的一切外交和贸易。”
“且愿意出兵协助我大明帝国一同征战倭国。”
“在必要和实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呵~”
朱厚照闻言,轻笑一声道:“朕大明雄师百万、战舰接近上千艘,更是有天威炮、燧发枪等火器!”
“朕还沦落不到要靠他们出兵来协助大明帝国平灭倭寇!”
话音落下,内阁首辅刘健上前一步道:“皇上,臣倒是有个想法,不知当不当讲。”
朱厚照目光向刘健望去,颔首道:“说说吧!”
刘健拱手一拜,恭敬说道:“陛下,臣以为倒是可以让这些海国一同出兵。”
“虽然他们的兵力不多,但陛下却是足以看出到底有哪些属国是真心实意对大明诚服。”
待刘健说至这般,朱厚照不屑的笑着站起身来。
“刘阁老,你的想法朕明白!”
“但不知刘阁老是否听过那一句话,强者是不需要盟友的!”
“若他们不服,朕就打到他们服!”
“这一仗,不单单是为大明打的,同样也是打给这世界各国看的!”
“朕要让那些心藏诡计的国家都看看,得罪朕的大明到底是何等的下场!”
无形散发出的威压,让在场大臣心头猛然一震!
是啊!这才是大国该有的姿态!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阴谋诡计皆不过是以卵击石!
当在场大臣们明悟皇帝心中的想法时,恭敬诚拜道:“吾皇威武。”
“吕爱卿。”
“臣在。”
“这段时间继续加紧赶制火器、弹药,虽然倭国地域不大,可这一场灭国之战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期间的消耗将是十分巨大的!若是银两不够的话,列出详细账目,户部可先批后呈!”
“臣等遵旨。”
在朱厚照正与大臣们商议国事之际,曹正淳快步向石亭这边走来。
“皇上。”
“何事?”
曹正淳目光向刘健等诸位大臣看去,迟迟不语。
朱厚照见此,摆了摆手说道:“诸位爱卿,若是没有其他事情的话,你们先且下去安排吧!”
“遵旨。”
待得几位重臣从石亭内离去后,朱厚照这才开口说道:“说吧!”
“回禀陛下,铁胆神侯已回到京城,在皇上赏赐的院落中住下。”
朱厚照闻言,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颔首道:“皇叔倒来的是时候啊!”
“皇上,铁胆神侯请旨求见,不知皇上……”
“他要见朕?”
朱厚照惊咦一声,面颊上浮现出疑惑之色。
稍有迟疑半刻后,朱厚照微微颔首道:“宣他前来吧!”
“遵旨。”
此时此刻,铁胆神侯正候旨在午门。
得闻天子宣召后,急忙跟随着曹正淳来到御花园内。
“臣见过陛下。”
朱厚照微笑着说道:“皇叔不必多礼,落座吧!”
“谢皇上。”
朱厚照此刻完全没有半点做皇上的架子,倒像是唠家常般询问道:“不知皇叔对朕赏赐的庭院可还满意?”
朱无视拱手说道:“多谢皇上,臣生平还从未住过如此豪华的庭院。”
“只是臣一人独居惯了,突然出现这么多仆从,多少还有些不习惯。”
“更何况还是拿朝廷俸禄,臣实在是有些过意不去,还请皇上撤走一些人吧!”
朱厚照笑着摆了摆手说道:“皇叔此言差矣,庭院这么大,多些人也热闹些。”
“若是皇叔不喜欢他们的话,朕再为皇叔安排一批。”
朱无视见皇帝一再坚持后,也不好继续揪着这件事。
“臣多谢皇上美意。”
“皇上,臣这次前来是有另外一件事。”
“哦?!”
朱厚照疑惑的询问道:“不知皇叔所为何事啊?”
铁胆神侯朱无视面色严肃的站起身来,拱手说道:“敢问陛下,可是已对倭国出兵?”
朱厚照闻言,淡然点头道:“不错,想必戚继光此刻应该快要抵达倭国海域了!”
“皇叔为何突然问起此事啊?”
得到皇帝的确认,朱无视躬身跪拜在朱厚照的面前,恳请道:“臣愿随戚继光一同征战倭国,还望皇上能够恩准。”
朱厚照闻言,一抹寒色快速闪过,却又很快恢复如初。
他不是没想过铁胆神侯入京后,会逐渐向实权靠拢。
只是让朱厚照有些意外的是,铁胆神侯的胃口竟然这么大。
铁胆神侯乃当今王爷,若是让他也一同跟随前往。
这战争中,一王一主帅,岂不是要让主帅掣肘?
此时此刻,朱厚照已打定心思,铁胆神侯绝对不可跟随出征!
朱厚照语重心长的劝解道:“皇叔,这件事有戚继光前去已经足够了!”
“这倭国山高路远,海路时间长,皇叔的年纪已经大了!”
“朕担心皇叔的身体会吃不消的。”
“不如皇叔就留在京城内,若有战报传回来时,皇叔亦可前来旁听。”
“待到非得皇叔出马不可的地步,皇叔再去也不迟啊!”
朱厚照笑颜相劝,可铁胆神侯似乎已经打定心思跟随前去。
当铁胆神侯有意再次请命的时候,朱厚照直接开口说道:“皇叔,今日朕忙于国事有些累了。”
“有什么事等日后再说吧!”
天子下了逐客令,铁胆神侯无奈的站起身来,拱手说道:“那臣先行告退。”
“嗯!”
待朱无视渐渐远去时,朱厚照面颊上的笑容渐渐消失,肃声说道:“曹正淳!”
“臣在!”
“传朕旨意,自即日起,铁胆神侯不得外出京城一步。”
“若有差池,朕拿你是问!”
曹正淳豁然跪在天子面前,坚定的回应道:“微臣领旨。”
……
曹正淳领旨退下后,径直回到东厂,调集东厂番子,秘密监视铁胆神侯。
御花园里,朱厚照在凉亭里看着水池里的金鱼摆尾抢食。
这个时候,乾清宫的女史李慕卿走进了凉亭,她身后的宫女手中捧着清茶。
李慕卿在乾清宫管理宫女,年二十四岁,其地位仅次于乾清宫总管太监。
前段时间,皇后选秀入宫,李慕卿负责教习入宫秀女的宫廷礼仪,颇有成效。
“陛下,江南两广总督殷正茂送来新茶,请陛下品鉴……”
李慕卿说完此话之后,宫女将茶盏放在石桌之上,朱厚照转头看向李慕卿道:“你入宫多少年了?”
“启禀陛下,微臣十四岁入宫,如今入宫已经十年整……”
李慕卿如实回答着。
“二十四岁……按照宫中的规矩,二十四岁便可出宫了,可以寻一户好人家……”
李慕卿听着朱厚照的话,如遭雷击一般,怔在当场。
宫中的宫女与太监不同。
宫女二十四时,可以出宫嫁人,若是备受皇家信赖,还可以做奶娘,协助宫中妃子抚养皇子公主……
太监则完全依附于皇宫,太监一旦离开皇宫,将无比可怜。
宫女出宫之后,一般都能够嫁到一处好人家,毕竟她们都是入宫服侍过皇帝和妃嫔的女人,这些女子虽然在紫禁城内没有什么地位,但是出了宫墙,却也是风华绝代的女子。
她们一般都会受到夫家的供奉,夫家也会以她入过宫墙为荣。
或许在宫中的十年,有些煎熬,但是当她们出了宫墙之后,她们曾经在皇宫的经历,将士她们永远的荣耀!
年迈儿孙满堂时,儿孙充满敬畏的向他们的祖母问起宫墙内的故事,毕竟,普通人对紫禁城是向往的,那座巍峨的皇城,也是最神秘的……
……
李慕卿能够做到乾清宫女史的位置,摸爬滚打了整整十年,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宫中的险恶。
好不容易才成为女史,才成为最接近皇帝的人,她怎么甘愿放弃?
后宫之中,除了妃子,哪个女人能够随意出入乾清宫?
朱厚照端起清茶,品饮了一口,回味甘甜。
李慕卿清丽脱俗的站在凉亭内,她比朱厚照大了六岁,她入宫的时候,朱厚照还是一个八岁的少年。
十年的时间,他已经成为了帝王!
十年的时候,她从一个身份地位的婢女,蜕变成了风姿卓绝的女史,后宫六居最有权势的女官。
在大明宫。
太监有二十四监。
宫女有六局。
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寝局和尚功局,此外,还有一个负责维持宫女纪律的宫正司,而李慕卿,便是宫正司司正。
后宫六局的女官比普通的妃嫔权利还大……
而且这些女史都有官职在身,李慕卿便是从四品。
朱厚照饮着茶,脑海中盘算着对东瀛倭寇的战争,这场战争是朱厚照登基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
同大同府之战相比,这场战争动员的粮草与兵马,都是史无前例的。
草原之上,粮草补给艰难。
海战则没有了这些顾虑,粮草能够源源不断的补充上去。
现在就看戚继光如何排兵布阵了。
正当朱厚照沉思时,几道倩丽的身影出现在御花园。
她们莺莺燕燕的结伴前来。
李慕卿看到她们到来之后,轻声道:“启禀陛下,前几日皇后选秀的秀女到了……”
“噢。”
朱厚照闻言抬起头,看向进入御花园的几名秀女,李慕卿心中暗道:“我也只能帮你们到此了,能不能抓住机会,就看你们的本领了。”
今天清晨,李慕卿知道皇帝在御花园召见刘健李东阳等内阁大臣,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刚刚选秀入宫的秀女们,并安排了几个秀女进入御花园。
这些秀女若在一年之内,无法获得皇帝的青睐,获得一个名号,她们就会编入六局,成为一名宫女,很难再成为妃嫔。
“让她们过来吧。”
“是!”
李慕卿向几名进入御花园的秀女走去。
……
这几名进入御花园的秀女是李慕卿认为宫廷礼仪最合格的女孩,其中相貌端庄,品行优良的诸葛婉儿最受李慕卿重视。
至于同诸葛婉儿住在一起的张淑怡,则不被李慕卿喜欢,张淑怡这个女孩虽然惊艳,却心机太重……
清晨的时候,李慕卿进入秀女居住的秀女宫,挑选了诸葛婉儿和其他几个秀女前往御花园,诸葛婉儿等秀女激动万分。
同诸葛婉儿住在一起的张淑怡,则显得万分失落……
诸葛婉儿与其他的秀女进入了御花园,她远远的看到了凉亭里的女史李慕卿,她也看到了坐在石凳子上,饮茶的皇帝……
她的心,砰砰乱跳,越是到关键的时候,越是激动难耐……
两个乾清宫宫女来到几个秀女的面前:“去拜见陛下吧,记住自己的举止。”
“是!”
……
储秀宫!
偌大的宫殿内,上官海棠坐在储秀宫大殿的凤榻之上,她此时此刻,还宛若处于梦中云端一般。
她已经被册封为上官昭仪了,从此以后,在宫中已经有了稳固的地位。
两个太监进入储秀宫禀报道:“启禀上官娘娘,太后送来御膳糕点,请娘娘食用……”
“放在这里吧。”
上官海棠站起身,走出储秀宫,一众太监宫女跟随在上官海棠的身后。
“去拜见皇后……”
上官海棠轻声说道。
“是。”
在一众太监宫女的簇拥下,上官海棠前往了坤宁宫。
……
御花园里。
朱厚照打量着诸葛婉儿几人。
她们刚刚入宫,稚气未脱。
在面对朱厚照的时候,她们显得十分拘束。
李慕卿悄悄的退下,她已经给这些秀女一次大好机会,能不能把握住这次机会,就看她们的造化了。
……
午门外。
铁胆神侯走出紫禁城后,转头看了一眼高大的红漆午门!
他已经料想到皇帝不会让他统兵。
虽然他为大明帝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但是皇帝对他还是有戒心的,绝对不会把兵权交给他。
“这个皇侄啊,真是越来越有君王气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