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东汉:老农的江东霸业
穿越东汉:老农的江东霸业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穿越东汉:老农的江东霸业 > 第114章 风云剧变

第114章 风云剧变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东汉:老农的江东霸业
作者:
柴门听雨
本章字数:
4994
更新时间:
2025-07-08

建安二十年冬,凛冽的北风如刀刃般刮过中原大地,却无法吹散弥漫在天际的战火硝烟。曹操在南阳的攻势陷入僵局,又遭多方势力夹击;孙昭在南阳城内坚守,等待着反击的时机;“太平圣君” 的大军己兵临许昌城下,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大战一触即发。各方势力如同紧绷的弓弦,在这乱世中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局势正朝着不可预测的方向急速发展。

许昌城墙之上,守军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军,脸色苍白如纸。“太平圣君” 的十万大军将许昌围得水泄不通,营帐连绵数十里,一眼望不到尽头。“太平圣君” 身披银色战甲,手持玄铁长枪,骑在高头大马上,对着城上高声喊道:“曹操!你祸乱天下,致使百姓生灵涂炭,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话音刚落,攻城战正式打响。“太平圣君” 的军队推出特制的攻城塔,足有五层楼高,顶层的士兵可首接俯瞰城内,中层搭载着强弩,底层则是精锐的攻城士兵。与此同时,数百架投石机齐声轰鸣,巨大的石弹如雨点般砸向城墙,砖石纷飞,尘土蔽日。

守城的曹洪心急如焚,不断调兵遣将进行防御。他大声吼道:“放箭!快放箭!阻止他们靠近城墙!” 然而,“太平圣君” 的军队训练有素,盾牌手组成严密的盾墙,掩护着攻城士兵稳步推进。在强弩的压制下,许昌守军的箭矢难以对其造成有效伤害。

关键时刻,“太平圣君” 命人抬出数十架巨型云梯,这些云梯底部装有轮子,可灵活移动,顶部还带有尖锐的铁钩,能牢牢勾住城墙。随着一声令下,士兵们推着云梯冲向城墙,如蚂蚁般顺着云梯攀爬而上。曹洪见状,立即命人将热油、滚木倾泻而下,城下顿时惨叫声一片,但仍有不少士兵冒死登上城墙,与守军展开激烈的白刃战。

南阳城外,曹操接到许昌告急的消息后,心如刀绞。他望着久攻不下的南阳城,咬牙切齿道:“孙昭,暂且留你几日性命,待我解决许昌之危,定将你碎尸万段!” 随即,他下令全军撤退,亲自率领十万大军,日夜兼程回援许昌。

然而,曹操的撤军之路并不顺利。孙昭敏锐地察觉到曹军的动向,果断下令追击。江东军队士气大振,一路追杀,给曹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同时,南匈奴单于也趁机在曹操后方发动袭击,截断了曹军的粮草运输队。曹操腹背受敌,不得不分兵抵御,行军速度大大减慢。

在途经一处山谷时,曹操的军队遭到了 “太平圣君” 预先设下的埋伏。山谷两侧,箭矢如蝗,滚木礌石不断落下,曹军顿时陷入混乱。曹操挥舞着倚天剑,奋力拼杀,大声喊道:“稳住阵脚,给我冲出去!” 在许褚等将领的拼死保护下,曹操才勉强突出重围,但军队损失惨重,原本十万大军,此时仅剩七万余人。

南阳城内,孙昭看着曹操撤军的方向,目光坚定。他对陆逊说道:“曹操回援许昌,正是我们反攻的好时机!传令下去,全军休整一日,随后兵分三路:我亲自率领五万大军,追击曹操;徐盛率三万大军,攻打宛城;朱然率两万水军,沿汉水而上,骚扰曹操后方!”

孙昭的追击部队行动迅速,很快便与曹操的军队交上了火。孙昭深知曹操军队虽遭重创,但仍不可小觑,于是采用游击战术,不断骚扰曹军。他命士兵分成小股部队,趁夜袭击曹军营地,点燃帐篷,抢夺粮草。曹操被骚扰得不胜其烦,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加快行军速度。

徐盛率领的军队则顺利抵达宛城。宛城守将本就因曹操的接连失利而士气低落,面对徐盛的猛攻,很快便弃城而逃。徐盛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宛城,切断了曹操与南阳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削弱了曹操的势力。

朱然的水军在汉水上也战果颇丰。他们突袭了曹操的水军营地,烧毁战船数十艘,还俘虏了大量粮草和军械。曹操得知后方被袭的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但此时他己自顾不暇,只能眼睁睁看着孙昭的势力不断扩张。

益州成都,蜀汉政权在刘备死后彻底陷入混乱。法正与李严的争斗愈演愈烈,双方甚至各自调动军队,在成都城外对峙。诸葛亮心力交瘁,多次调解无果,只能仰天长叹:“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如今蜀汉竟落得如此田地,亮之罪也!”

就在蜀汉内乱之际,曹魏和江东纷纷趁火打劫。张郃率领的魏军继续在荆州攻城略地,荆州的蜀汉守军毫无抵抗之力,大片领土被魏军占领。而江东的吕蒙也趁机出兵,攻占了荆州南部的几座城池。

更雪上加霜的是,南方的南蛮部落也在孟获的带领下,起兵叛乱。他们攻打蜀汉的南方城池,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蜀汉陷入了内忧外患的绝境,再也无力回天。最终,在各方势力的夹击下,蜀汉政权彻底覆灭,刘备苦心经营的基业毁于一旦。

冀州边境,公孙康与轲比能虽然暂时和解,但矛盾并未真正消除。随着曹操势力的削弱,双方为了争夺冀州的控制权,再次爆发冲突。

轲比能率领鲜卑铁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了公孙康的营地。鲜卑骑兵擅长骑射,他们在战场上往来奔驰,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公孙康的军队。公孙康的重甲骑兵虽然防御力强,但在鲜卑骑兵的灵活攻击下,也难以招架。

公孙康亲自率军迎战,他挥舞着长剑,大声喊道:“兄弟们,给我杀!绝不能让鲜卑人得逞!” 双方在冀州城外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厮杀,鲜血染红了大地,尸体堆积如山。

就在双方打得难解难分之际,孙昭派来的援军赶到。朱然率领的水军从水路迂回,突然出现在鲜卑军队的后方,发起攻击。鲜卑军队腹背受敌,顿时大乱。轲比能见势不妙,只得率军撤退。公孙康虽然保住了冀州,但也损失惨重,他深知,想要在这乱世中立足,必须与孙昭紧密合作。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斗,天下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曹操虽然勉强保住了许昌,但势力大减,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的南征。“太平圣君” 虽然未能攻下许昌,但在青州、兖州等地站稳了脚跟,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

孙昭凭借着在南阳之战中的出色表现,以及乘胜追击的战略布局,势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张。他不仅守住了南阳,还占领了宛城等重要城池,成为了曹操、“太平圣君” 都不敢小觑的对手。

公孙康在孙昭的帮助下,保住了冀州,与孙昭结成了稳固的联盟。而轲比能的鲜卑势力在幽州暂时蛰伏,等待着再次崛起的机会。

至于曾经雄踞一方的蜀汉,己经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天下诸侯重新洗牌,一场新的权力争夺战即将拉开帷幕。孙昭站在宛城城头,望着广阔的中原大地,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他知道,这乱世还远未结束,自己的霸业之路,才刚刚开始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