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东汉:老农的江东霸业
穿越东汉:老农的江东霸业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穿越东汉:老农的江东霸业 > 第101章 风云变化

第101章 风云变化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东汉:老农的江东霸业
作者:
柴门听雨
本章字数:
5346
更新时间:
2025-07-08

建安十九年春末,荆襄的厮杀声震耳欲聋,江陵城头的鲜血顺着城墙缝隙汩汩流淌,将脚下的护城河染成猩红。就在曹操下达总攻命令,孙昭率江东将士背水一战的生死关头,一封加急密报如惊雷般,在三方阵营中炸响 —— 许昌传来消息,郭嘉病逝,与此同时,鲜卑轲比能趁虚而入,联合乌桓部落,率领二十万骑兵首逼并州,曹魏北方防线岌岌可危。

曹操握着密报的手青筋暴起,信纸在他指间簌簌发抖。眼前江陵城高耸的城墙仿佛化作了北方边境告急的狼烟,身后营帐外传来的战鼓声与远处鲜卑铁骑的马蹄声在他耳畔交织回响。“奉孝……” 曹操低声呢喃,眼中闪过一丝悲怆,但很快被狠厉取代,他猛地将密报摔在案上,“传令下去,停止进攻,全军撤退!”

帐中众将哗然。夏侯惇向前一步,急道:“丞相!我军眼看就要攻破江陵,此时撤军,岂不前功尽弃?” 曹操瞪着布满血丝的双眼,怒吼道:“鲜卑二十万大军压境,许昌若失,我等皆成丧家之犬!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撤军!”

撤退命令如寒风般迅速传遍曹军各部。曹仁在襄阳城下接到指令时,望着近在咫尺的城门,咬牙切齿地挥了挥手,士兵们不甘心地收起云梯;夏侯惇的水军在江夏江面调转船头,被江东水军趁机追击,损失了数艘战船;曹操亲自断后,望着熊熊燃烧的营寨,心中暗暗发誓:“孙翊、刘备,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然而,撤军之路并不顺利。陆逊敏锐捕捉到曹军的异动,当即便令孙昭率轻骑追击。孙昭纵马扬鞭,长枪首指曹军后队:“兄弟们,曹军撤退,正是痛打落水狗之时!” 江东骑兵如离弦之箭,在曹军后方来回冲杀,斩杀殿后的士兵,抢夺粮草辎重。曹操见状,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加速撤军。

孙昭追击曹军数十里,缴获大量物资,凯旋而归。汀兰城百姓夹道欢迎,看着少年将军血染征袍却神采飞扬的模样,纷纷高呼:“少主威武!” 孙翊亲自出城迎接,望着儿子的眼神中满是骄傲与欣慰:“昭儿,此战你功不可没!”

庆功宴上,孙昭却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展开地图,向孙翊和众将分析道:“父亲,曹操虽退,但实力犹存。如今他北方受鲜卑威胁,短期内无暇南顾。我们应趁此机会,巩固荆州防线,同时与益州刘备重新商议联盟之事。另外,可派人联络辽东公孙康,让他在曹操东北边境施压,使其首尾难顾。”

陆逊抚掌称赞:“少主所言极是。荆州历经战火,城池损毁严重,需尽快修复城墙,屯田积粮;江夏、襄阳等战略要地,应增派重兵把守。” 孙翊采纳了建议,任命孙昭为监军,协助陆逊统筹荆州军务。

孙昭走马上任后,展现出卓越的治理才能。他亲自巡视各地,了解百姓疾苦,减免赋税,组织流民开垦荒地;在军事上,他改良了防御工事,在险要之处增设烽火台,还建立了一套快速传递军情的驿站系统。短短数月,荆州面貌焕然一新,军民士气高涨。

益州成都,刘备得知曹操撤军的消息后,拍案而起:“天助我也!曹操此番腹背受敌,荆州守备必然空虚,正是我们出兵的好时机!” 诸葛亮却眉头紧皱,劝道:“主公,曹操虽退,但孙翊己趁势巩固荆州。此时出兵,恐遭江东全力抵抗,且北方鲜卑局势不明,若曹操解决边患后回师,我军将陷入两面夹击。”

法正则不以为然:“军师太过谨慎。孙翊立足未稳,我军以关羽、张飞为先锋,定能一举拿下荆州。待占据荆州,进可攻江东、中原,退可守益州,大业可期!” 刘备被法正说动,不顾诸葛亮劝阻,下令关羽、张飞整军三万,向荆州进发。

关羽率领先锋部队,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兵临公安城下。守城将领是孙翊新提拔的年轻将领陈武,面对关羽的劝降,陈武站在城头,大声回应:“关将军,荆州乃江东故土,岂容他人染指!有本事,就踏过我的尸体进城!” 关羽大怒,下令攻城。一时间,公安城外喊杀声震天,箭矢如雨。

并州边境,鲜卑与乌桓的联军如黑色的潮水,汹涌而来。曹操匆忙回师,在雁门关与敌军对峙。鲜卑首领轲比能骑在白马上,对曹操高声喊道:“曹孟德,交出并州,饶你不死!否则,踏平许昌!” 曹操怒目圆睁,却不得不暂时隐忍,与敌军展开谈判。

为缓解北方压力,曹操派使者前往南匈奴,许以重利,请求其出兵牵制鲜卑后方。南匈奴单于却趁机狮子大开口:“若要我出兵,需割让河东郡,且每年进贡十万匹绸缎、百万石粮食!” 曹操气得差点掀翻案几,但权衡利弊后,只能先答应部分条件。

与此同时,孙翊也敏锐察觉到局势变化。他派使者携带厚礼,秘密前往鲜卑王庭,对轲比能说:“鲜卑大汗,曹操乃汉贼,霸占中原。若大汗与我江东联手,共同抗曹,战后可平分中原土地,还可获得江东的铁器、丝绸等珍贵物资。” 轲比能心动不己,开始摇摆不定,在曹魏与江东之间周旋。

刘备也不甘示弱,派马超率领骑兵,假意支援曹操,实则在并州边境观望,企图在曹操与鲜卑两败俱伤时,夺取并州,扩大势力范围。三方势力在外交场上明争暗斗,局势愈发错综复杂。

曹操阵营内部,郭嘉的离世引发了权力的重新洗牌。荀彧、贾诩、程昱等谋士为争夺首席谋士之位,明争暗斗;夏侯惇、曹仁等宗亲将领与外姓将领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深。曹操疲于应付内部纷争,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平衡各方势力。

江东世家大族在孙翊斩杀密谋者后,表面上安分守己,暗中却在寻找机会报复。他们勾结交州士燮,在江东沿海制造骚乱,破坏贸易往来,还散布谣言,蛊惑民心,企图动摇孙翊的统治根基。孙翊得知后,毫不留情,再次展开雷霆手段,将涉事世家大族连根拔起,彻底震慑了心怀不轨之人。

刘备阵营中,关羽与张飞在荆州前线久攻不下,与诸葛亮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关羽认为诸葛亮的战略过于保守,错失良机;张飞则在军中抱怨,说诸葛亮偏袒法正等人。刘备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内部矛盾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

在各方势力的博弈与动荡中,天下局势再次迎来转折点。曹操为解决北方危机,不得不暂时与鲜卑议和,割让部分边境土地,换取休养生息的时间;孙翊在巩固荆州后,开始组建强大的水师,准备与曹操、刘备争夺长江控制权;刘备则在荆州陷入僵局,进退两难,不得不重新考虑诸葛亮的建议,寻求与孙翊和解的可能。

孙昭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迅速成长,他不仅在军事上屡立战功,在政治和外交上也展现出非凡的才能。他建议孙翊推行新政,选拔贤能,削弱世家大族权力;加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扩大江东影响力。孙翊对儿子的建议言听计从,江东在孙昭的辅佐下,逐渐成为三方势力中不可小觑的存在。

荆襄大地的战火虽暂时平息,但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曹操、孙翊、刘备三方势力,以及鲜卑、南匈奴等外部势力,都在积蓄力量,等待着下一次交锋。天下归心,究竟鹿死谁手?在这波谲云诡的乱世中,新的传奇故事,才刚刚开始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