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七年深冬,西伯利亚的寒风如猛兽般呼啸着,鄂霍次克海冰原上,一片死寂的白,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冻住了。王晓岚被铁链拴在狗拉雪橇上,像一只被命运捉弄的困兽,随着雪橇在冰原上颠簸前行。
他的头发被寒风吹得凌乱不堪,脸上却带着一丝戏谑的笑容。身上的镣铐在阳光的反射下,闪烁着冰冷的光。当雪橇在冰面上疾驰时,王晓岚突然发现了镣铐的一个妙用——可以当冰刀鞋钉防滑。
“大人,”他扭头对俄国押解官伊万说。伊万长得人高马大,满脸横肉,此刻正一脸不耐烦地坐在雪橇上。王晓岚咧着嘴,露出一口大白牙,“这玩意儿比你们冬宫地板还亮!”说着,他故意在冰面上滑出三道漂亮的弧线,像一只灵活的燕子。这一下可好,雪橇首首地冲进了驯鹿粪堆。
驯鹿粪溅得到处都是,伊万的脸上也被溅了不少。他愤怒地抹着脸上的粪渣,像一头发怒的公牛般咆哮:“这是流放!不是度假!”那声音震得周围的积雪都簌簌落下。
“知道啊,”王晓岚满不在乎地举起镣铐,仿佛那不是沉重的枷锁,而是一件稀世珍宝。“所以我在研究《西伯利亚健身操》嘛!”他说着,当场就开始演示起来。只见他上举镣铐,嘴里还喊着“一二三西”,像是在练肱二头肌;接着横拉镣铐,努力地扩胸,那模样就像一只想要展翅高飞却被束缚的鸟;然后他又把脚镣当成跳绳,蹦蹦跳跳的,最后“咣当”一声,把自己转晕在雪地里,像一只喝醉了酒的企鹅。
伊万看着王晓岚这一系列滑稽的动作,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拿他无可奈何。只能在一旁干瞪眼,嘴里不停地咒骂着。
经过漫长的跋涉,王晓岚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库页岛,这里被称为“桦太岛”。岛上的监狱阴森恐怖,像一座巨大的坟墓,散发着死亡的气息。
王晓岚被关进了牢房,和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囚犯关在一起。有朝鲜义兵首领老金,他身材矮小,却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透着一股坚毅;还有白胡子老囚犯瓦西里,他头发和胡子都雪白如雪,像是从童话里走出来的圣诞老人。
囚犯们很快发现,这个新来的中国人总在牢房里“叮叮当当”地搞着什么。老金紧张地凑过来,压低声音问:“王,你在造武器?”他的眼神里充满了警惕和疑惑。
“比武器厉害!”王晓岚得意地举起改造完毕的镣铐,像一个炫耀新玩具的孩子。“看,哑铃!”他把两块铁球卸下,用冻硬的鱼鳔胶粘上石头,“每组二十次,专治老寒腿!”
王晓岚一边说着,一边开始示范起来。他那认真的模样,仿佛这里不是牢房,而是一个高档的健身房。囚犯们被他的举动吸引了,纷纷围了过来。
三天后,整个监狱都流行起了“镣铐健身法”。最震撼的是白胡子老囚犯瓦西里,他本来身体虚弱,行动不便,但在王晓岚的带动下,他也拿起铁链当弹力绳。只见他用力一拉,那铁链被拉得笔首,竟然把看守的步枪都拉弯了。看守们看着这一幕,目瞪口呆,仿佛看到了一个怪物。
二月的库页岛,正值极夜。冰原上一片黑暗,只有偶尔闪烁的极光给这片寒冷的土地带来一丝神秘的色彩。王晓岚却不甘心在这黑暗和寒冷中消沉下去,他突发奇想,组织起了“第一届北极圈运动会”。
监狱里顿时热闹起来,囚犯们和看守们都对这个新奇的运动会充满了期待。运动会的项目一个比一个奇葩。
项目一:镣铐掷远赛。囚犯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像专业的运动员一样。有一个囚犯用力一掷,竟然把铁球扔进了熊洞。只听到熊洞里传来一阵愤怒的咆哮声,吓得众人脸色苍白。
项目二:雪地俯卧撑。囚犯们趴在雪地上,开始做俯卧撑。由于雪地太滑,很多人做着做着就滑倒了,最后全在啃冰渣补充水分,那模样十分滑稽。
压轴戏是铁链拔河——囚犯队vs看守队。王晓岚兴奋地踩在俄国胖看守背上当鼓手,他一边敲着用锅碗瓢盆做成的鼓,一边大喊:“加油!老金!拉出你偷泡菜的气势!”
老金涨红了脸,像一头愤怒的公牛般用力拉着铁链。双方僵持不下,气氛紧张得仿佛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突然“咔嚓”一声,铁链断了。囚犯们因为用力过猛,摔进了雪堆,像一个个大雪球;而看守们则栽进了刚挖的厕所坑,那场面惨不忍睹。
伊万举着半截铁链怒吼:“这他妈是军舰锚链啊!”他的声音在冰原上回荡,久久不散。囚犯们和看守们看着彼此狼狈的样子,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笑声打破了冰原上的寂静。
那夜,极光绚烂,像一条五彩斑斓的丝带在夜空中飘舞。王晓岚在冰墙上刻下《镣铐健身指南》。他一边刻,一边念:“第18条,用脚镣刮鱼鳞,效率提升三倍...”
老金坐在一旁,看着王晓岚,突然问:“王,你不怕吗?”他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丝担忧。
“怕啥?”王晓岚满不在乎地掏出私藏的鲑鱼油,“来,抹手上防冻疮——这可是用狱长靴子熬的!”
众人听了,哄笑起来。瓦西里偷偷抹了抹眼泪,他被王晓岚的乐观和坚强所感动。后来他在回忆录里写:“中国疯子教会我们,镣铐锁不住笑声。”
在这个冰天雪地的地方,王晓岚用他的智慧和乐观,给大家带来了欢笑和希望。他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黑暗中的人们。
“在俄国人手里,铁链是刑具;在中国人手里,铁链能开运动会。”——《东乡平八郎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