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廿一,盖平县衙后厨。
灶台上炖着一锅可疑的肉汤,油花翻滚,时而浮出一根来历不明的骨头。墙角堆着几筐发芽的土豆,表皮发青,仿佛随时要长出什么新生命。三只黄狗蹲在麻袋旁,虎视眈眈地盯着那袋黄豆,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威胁声。
王晓岚推门而入,裤腰上挂着七个颜色各异的豆袋,每走一步都“哗啦啦”作响,活像个行走的五谷杂粮铺子。他刚吞下半碗炒黄豆,肚子里立刻翻江倒海,仿佛有千军万马在奔腾。
就在这时,衙役在门外高声喊道:**“俄国佬来查对联了!”**
王晓岚脸色一变,猛地捂住肚子,深吸一口气——
“嗝——”
紧接着,三声精准的响屁炸开:“噗——噗噗——”
摩斯密码:SOS
王大脚正在灶前擀面,听到动静,抄起铁锅铲“铛——铛铛——”回应。
译:收到
灶火随着屁声忽明忽暗,焰尖扭曲,竟在蒸汽缭绕中拼出一个“长(zhǎng)”字。
王大脚嘴角一抽:“王先生,你这‘五雷轰顶’的功夫,怕是连雷公都要自愧不如。”
王晓岚揉了揉肚子,正色道:“这叫‘腹语传信’,比飞鸽传书还快。”
伊万诺维奇——一个鬼鬼祟祟的俄国间谍,正蜷缩在米缸里偷听,鼻尖上沾满糯米粉,活像个雪人。他竖起耳朵,试图破译这神秘的“中国密电”。
然而,院子里的三只黄狗突然竖起耳朵,尾巴一翘,竟开始模仿王晓岚的节奏——
“汪——汪汪——”
伊万瞪大眼睛:“上帝!连狗都懂暗号?”他手忙脚乱地掏出小本子记录:“‘汪——汪汪——’……莫非是‘进攻’的意思?”
(镜头切换)
王晓岚和王大脚对视一眼,拼命憋笑,肩膀抖得像筛糠。
王大脚压低声音:“王先生,你这‘屁语’连畜生都学会了,怕不是要开宗立派?”
王晓岚得意地捋了捋胡须:“这叫‘狗屁不通’,但偏偏通了。”
伊万从米缸里爬出来,靴子踩在地上“咯吱”作响——里面塞满了王晓岚悄悄倒进去的黄豆。
王晓岚假装腹痛,弯腰呻吟:“哎哟……吃坏肚子了……”
伊万狐疑地瞥了他一眼,刚迈出一步——
“噗噗——噗——”
靴子里的黄豆在他脚底板挤压下接连炸开,像微型地雷一样“噼里啪啦”爆响。
“上帝啊!”伊万惊恐地跳了起来,“中国连屁都会埋伏?!”
王晓岚捂着肚子,一脸无辜:“大人,您这靴子……是不是藏了炮仗?”
伊万脸色铁青,低头查看靴子,黄豆“哗啦啦”洒了一地。三只黄狗立刻扑上去,津津有味地咀嚼起来。
王大脚抡起擀面杖,敲出《将军令》的节奏,嘴里还哼着:“黄豆爆,俄国佬跳,黄狗乐得汪汪叫!”
王晓岚一跃跳上案板,振臂高呼:
“文人杀人不用刀——”
他猛捶肚子,一阵抑扬顿挫的屁声如交响乐般炸开——
“噗噗噗——噗——噗噗——”
(《义勇军进行曲》屁声版)
整个县衙为之一震,连屋檐上的麻雀都吓得集体起飞。
王大脚激动地挥舞锅铲:“王先生,你这‘五谷轮回之气’,比洋人的电报还快!”
(伏笔:这段旋律后来成为义和团的冲锋号,每逢作战,义和团壮士必先狂吃炒黄豆,以屁声为号冲锋陷阵。)
次日清晨,盖平县沉浸在一种奇妙的氛围中——
街边卖豆浆的小贩:“新鲜的豆浆——噗——三文钱一碗!”
肉铺老板剁排骨时:“咚!咚!噗——咚!”
连知县升堂都带着屁垫,一拍惊堂木:“**本官今日……噗……审理……”
伊万诺维奇抱着一本自制的《中国屁语词典》仓皇逃窜,嘴里念叨:“太可怕了……中国人连放屁都是兵法……”
夕阳西下,县衙的屋顶被染成金黄色,远远望去,像一块发酵过头的馒头。
王晓岚蹲在房檐上,慢悠悠地嚼着生黄豆,望着伊万狼狈的背影,咧嘴一笑:“这世道,放个屁都能救国。”
远处,更夫的梆子声响起,仔细一听,竟是:“嗝——嗝嗝——”两短一长。
“最原始的通讯,往往藏着最先进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