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落东山
墓落东山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墓落东山 > 第11章 第十一章 周原窖藏

第11章 第十一章 周原窖藏

加入书架
书名:
墓落东山
作者:
朝阳第一弯钩
本章字数:
5290
更新时间:
2025-06-30

周原的黄土坡在春雨里泛着潮腥,我蹲在岐山脚下的麦田里,指尖搓着沾有青铜锈的陶片。三个月前在殷墟拿到的青铜符正贴着掌心发烫,符上的 "周" 字与田垄间若隐若现的青铜器纹路隐隐呼应 —— 那是用索离国火纹与周代云雷纹交织而成的特殊标记。

"于老弟,瞧西边那棵老槐树。" 张大拿的鸭舌帽压得极低,袖口露出半截从殷墟带出的青铜剑,"县志说树下有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当年村民打井时挖出过带 ' 于' 字铭文的鼎。" 他突然用鞋跟碾了碾地面,露出半截埋在土里的青铜兽首,"老子的罗盘从进了陕西就没停过,指针一首指着槐树根部。"

于雪跪在田埂上,用考古手铲清理着兽首周围的浮土:"这是索离国特有的火纹兽首,与殷墟火祭鼎上的纹饰一致。" 她的腕间手链在阳光下泛着微光,那是用三支族护腕熔铸时特意保留的守陵人碎玉,"《山河志》里提到的 ' 周原契约 ',应该就藏在这种标记下方的地宫。"

我们等到月上柳梢才动手。张大拿的洛阳铲刚触到槐树根部,地面突然发出蜂鸣,兽首的双眼同时亮起幽蓝火光 —— 那是用磷粉混合守陵人血渍绘制的警示标记。当三器(面具、手链、洛阳铲)同时贴近兽首时,槐树根须突然像活物般蜷曲,露出首通地下的青砖通道。

"小心缺氧。" 于雪点燃火把,火苗在洞口倒卷,说明下方有贯通的风道。通道墙壁每隔五丈就嵌着青铜灯台,灯台上的火纹与我们在殷墟见过的引魂灯如出一辙,只是灯芯早己碳化。

下行二十丈后,通道豁然开朗,映入眼帘的是座巨大的穹顶窖藏,上百件青铜器整齐排列在青石板上,每件器物上都刻着索离国火纹与周代铭文的组合图案。张大拿的呼吸突然加重:"乖乖,这要是拉去潘家园,够买十条胡同的宅子了。"

"别动!" 于雪突然按住他即将触碰青铜鼎的手,"这些器物摆成的是周天星斗阵,贸然移动会触发机关。" 她指着穹顶的星图,"北斗七星的位置对应着窖藏的生门,商末周初的守陵人用这种方式封存契约。"

我翻开《山河志》,找到周原部分的记载:祖父用红笔圈着 "契约碑藏于斗柄之下,需三器共鸣方可显形"。当洛阳铲指向穹顶 "摇光星" 位时,最近的青铜鼎突然发出蜂鸣,鼎身的铭文竟与我掌心的 "禹" 字印记完全吻合。

"于氏后人,别来无恙。"

沙哑的声音从窖藏深处传来,穿灰布衫的老者拄着青铜拐杖走出,拐杖顶端刻着三支族徽的融合图案 —— 正是在长白山见过的玄菟会标志。他的左眼角有道箭疤,与箭疤男如出一辙,只是疤痕更深,几乎横贯半张脸。

"你是..." 我握紧洛阳铲,注意到他腰间挂着的,正是在二里头失落的半片玉璜。

"玄菟会大长老。" 老者掀开袖口,腕间三道刀疤对应着索离国三支族的灭族年份,"三百年前,主脉在昆仑墟立下血誓,将我们三支族的传承封印在青铜门后,现在该是解除封印的时候了。"

于雪突然拽住我,她的手链正对老者的拐杖发出蜂鸣:"他手里的拐杖,是用三支族初代族长的青铜剑熔铸的,能破解守陵人机关。"

窖藏顶部突然传来石块挪动声,我看见三个戴青铜面具的身影从通风口降下,面具纹路分别对应玄菟、敦煌、昆仑 —— 正是在长白山见过的三支族标记。张大拿骂了句娘,青铜剑横在胸前:"老东西,老子在殷墟就该把你这帮孙子一起炸了!"

"我们不想动手。" 老者指向中央石台上的青铜板,"只要你们交出三器,周原契约碑的秘密可以共享 —— 上面记载着当年周武王如何用索离国的火祭秘术,换取克商的关键兵器。"

于雪的目光突然落在青铜板上,板身刻着半幅星图,与我们在殷墟甲骨上见过的完全吻合:"父亲笔记里说,周原契约才是索离国真正的灭族之因 —— 当年主脉拒绝助周伐商,导致三支族被周军剿灭。"

老者突然冷笑,拐杖重重敲击地面:"错了!是主脉为了独吞火祭秘术,向周王室出卖了我们!" 他指向墙角的枯骨,"这些守陵人的骸骨,都是被主脉用青铜剑割断手腕的!"

窖藏突然震动,穹顶星图开始逆时针旋转。我看见中央石台下方裂开缝隙,露出向下的青铜阶梯,阶梯尽头泛着温润的青光 —— 那是夏代青铜特有的光泽。于雪突然惊呼:"契约碑在下面!"

我们趁机冲向阶梯,老者的拐杖射出弩箭,擦过我的耳际。张大拿甩出绳索勾住青铜鼎,鼎身的星图突然显形出逃生路线:"于老弟,走斗柄位!"

阶梯每级都刻着周代金文,于雪边跑边译:"武王克商,与于氏约:永不泄露火祭之秘,否则遭天谴 —— 这就是三支族被灭的真正原因!"

阶梯尽头是座石屋,中央石碑刻着双面铭文:正面是周代金文,记载索离国主脉与周王室的互不侵犯契约;背面是索离国文,详细记录了三支族被灭的经过。我将三器按在碑首的凹槽,碑文突然发出金光,映出当年场景:周军兵临索离城下,主脉守陵人关闭青铜门,眼睁睁看着三支族被剿灭。

"看到了吧?" 老者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你们主脉才是真正的背叛者!"

于雪突然指着碑阴的小字:"不,主脉曾派使者向周王室求情,却被武王拒绝 —— 这行字被人用青铜锈覆盖了!" 她掏出从殷墟带来的青铜剑,剑格处的火纹与碑文共鸣,露出被掩盖的真相:"主脉为保三支族,自愿永镇长白山,换取周王室不灭族的承诺。"

窖藏顶部突然坍塌,青铜灯台接连爆炸。我拽着于雪和张大拿冲进碑后的密道,老者的咒骂声被落石隔绝。密道尽头是条向上的土洞,洞口长着与地表相同的老槐树,只是树干上多了道新鲜的刻痕 —— 正是守陵人留下的 "周" 字标记。

当我们钻出地面时,周原的晨雾正慢慢散去,远处的考古队帐篷升起炊烟。于雪摸着碑拓上的周代金文,突然泪如雨下:"父亲当年在周原考察时,肯定也见过这些铭文,所以才会在笔记里写 ' 守陵人背负的不是秘密,是整个文明的十字架 '。"

张大拿望着手中的青铜剑,剑格处的火纹在晨光中格外清晰:"于老弟,现在咱手里有夏商周三代的证据,是不是该去北京找考古所了?"

我摸着掌心的 "禹" 字印记,想起守陵人在殷墟说的话:"真正的守陵,是让文明以尊严的方式站在阳光下。" 远处传来卡车的轰鸣,那是开往西安的方向,而我们的下一站,应该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 那里的西周壁画,或许藏着索离国与中原文明最后的联系。

周原的风掠过麦田,掀起层层麦浪,仿佛在诉说三千年前的金戈铁马。我知道,索离国的故事远未结束,玄菟会的追杀、考古界的质疑、守陵人的使命,都将在这条布满青铜碎片的路上,继续延伸。而我们,作为最后的血脉,终将让这些沉睡的文明印记,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火祭的星火,永远燃烧在历史的长河里。

(第十一章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