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崖洞大捷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整个晋西北根据地。总部特别发来嘉奖令,表彰独立团"英勇善战、保卫兵工厂有功"。但与此同时,关于李云龙"非常规"战术的争议也在高层会议上引发了激烈讨论。
旅部作战室里,烟雾缭绕。陈赓旅长坐在首位,听着参谋们争论不休。
"李云龙这种打法太冒险了!"一个戴眼镜的参谋激动地说,"把主力全押在对敌人进攻路线的猜测上,万一判断失误..."
"但事实证明他判断对了。"另一个参谋反驳道,"而且以极小代价取得重大战果,这难道不是优秀指挥员应有的素质吗?"
陈赓敲了敲桌子,示意安静:"李云龙这个人,向来不按常理出牌。但不可否认,他确实能打胜仗。"他转向一首没说话的赵刚,"赵政委,你和李云龙共事时间不短了,说说你的看法。"
赵刚站起身,斟酌着词句:"报告旅长,李云龙同志确实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他的战术思维非常灵活,有时甚至显得超前。比如这次对付山本特工队的方法,就打破了我们传统的防御模式。"
"哦?怎么个超前法?"陈赓感兴趣地问。
"他特别重视情报分析和心理预判。"赵刚解释道,"在布置防御前,他详细研究了山本特工队的作战风格、装备特点和指挥官性格,甚至...呃...用了一些特殊手段获取情报。"
陈赓似笑非笑:"就是严刑逼供那一套吧?"
赵刚脸一红:"这个...我己经严肃批评过他。不过不可否认,获得的情报确实准确。"
会议最终决定:表彰独立团的战功,但对李云龙的"非常手段"不予提倡。同时,总部要求李云龙写一份详细的战术总结,供其他部队参考学习。
这个决定传到独立团时,李云龙正在院子里擦拭那把从日军军官手中缴获的军刀。
"写总结?"李云龙撇撇嘴,"老子打仗在行,写文章可要了亲命了!老赵,这个光荣任务就交给你了!"
赵刚无奈地摇头:"旅部点名要你亲自写,说是要原汁原味地反映你的战术思想。"
李云龙眼珠一转,突然有了主意:"这样,我说你写,完了署我们俩的名,怎么样?"
就这样,在李云龙口述、赵刚润色下,一份名为《论反特种作战的几点体会》的战术总结诞生了。文中首次提出了"以特制特"的理念,主张八路军也应组建自己的特种部队,用以对付山本特工队这样的精锐敌军。
这份总结在旅部引起轩然大波。有的参谋认为这是异想天开,八路军哪有条件搞什么"特种部队";但也有人觉得这是未来军事发展的方向,值得尝试。
陈赓旅长看完总结后,沉思良久,最终拍板:"告诉李云龙,总部批准他在独立团范围内进行'特种作战分队'的试点,但规模不超过一个排,且不能影响正常作战任务。"
消息传来,李云龙乐得合不拢嘴:"太好了!老子早就想练一支精兵了!"
他立刻从全团挑选了三十名最优秀的战士,组成"独立团特战排",由他亲自训练。训练内容让所有人都大开眼界——攀岩、爆破、伪装、潜伏、夜间作战...甚至还有日语简单对话。
赵刚旁观了几次训练后,不得不承认李云龙的方法确实有效。但他也提出了担忧:"老李,你这些训练科目太危险了,万一出事..."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李云龙不以为然,"老赵,你知道为什么山本特工队那么厉害吗?就是因为训练残酷!我们要想打败他们,就得比他们更狠!"
就在独立团热火朝天地开展特种训练时,旅部转来一份重要情报:由于山本特工队接连受挫,日军驻山西第一军司令官筱冢义男决定调集重兵,对八路军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
作战会议上,气氛凝重。李云龙盯着地图看了半天,突然说:"这次扫荡不简单。你们看鬼子的进军路线——"他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箭头,"分明是冲着咱们总部机关来的!"
赵刚仔细看了看,点头赞同:"确实如此。看来敌人己经摸清了我们的指挥中枢位置。"
"必须立刻通知总部转移!"李云龙断然道,"同时,我们独立团可以在这几个隘口设伏,迟滞鬼子进军速度。"
会后,李云龙留下几个心腹,又布置了一个秘密计划:"周营长,你带特战排化装成鬼子,潜入敌占区搞点动静。"
"团长是想...调虎离山?"周营长眼睛一亮。
李云龙神秘地笑了:"不错,有长进!记住,动静闹得越大越好,但别硬拼,打完就跑!"
当天夜里,周营长带着特战排出发了。他们穿着日伪军的制服,带着日制武器,甚至还有几个会说日语的战士。这支小分队将深入敌后,制造八路军主力要攻打县城的假象,迫使日军分兵回防。
两天后,日军扫荡部队果然调整了部署,一个联队被调回防守县城。八路军总部得以安全转移,各主力部队也趁机跳出了包围圈。
战斗总结会上,陈赓旅长特别表扬了独立团的贡献:"李云龙同志不拘一格的战术思维,再次证明了他的价值。"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李云龙一眼,"总部决定,恢复独立团的全额编制,并补充一批新式装备。"
散会后,陈赓单独留下李云龙:"知道我为什么一首容忍你的那些'出格'行为吗?"
李云龙挠挠头:"因为我脸皮厚?"
陈赓笑骂:"放屁!是因为战争需要不同的人才。你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性子,有时候反而能打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他正色道,"不过,分寸要把握好。纪律的底线不能破,明白吗?"
"明白!"李云龙敬了个标准的军礼,但眼中的狡黠却掩饰不住。
回到独立团驻地,李云龙发现赵刚正在院子里等他。月光下,赵刚面前的小桌上摆着一壶酒和两个杯子。
"老赵?你这是..."李云龙惊讶地问。
赵刚笑了笑:"破例一次。庆祝咱们独立团打了个翻身仗!"
两人相对而坐,举杯对饮。几杯下肚,话匣子也打开了。
"老李,说实话,我刚来独立团时,真没想到能跟你合作得这么好。"赵刚感慨道,"咱们性格差那么多..."
李云龙哈哈大笑:"差得多才好啊!你拉着我不犯大错,我推着你敢打敢拼,这不正好互补吗?"
赵刚点点头,突然问道:"老李,你这些战术思想...老实说,有时候超前得让我吃惊。你到底是从哪学来的?"
李云龙望着月亮,沉默了一会儿:"如果我说...我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见了未来的战争模样,你信吗?"
赵刚以为他在开玩笑,也跟着笑了:"信!怎么不信?你李云龙说什么我都信!"
两人相视而笑,举杯共饮。夜风轻拂,带来远处战士们的歌声。独立团的军旗在月光下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支队伍的重生与蜕变。
李云龙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山本一木迟早会卷土重来,日军的大扫荡也不会停止。但此刻,在这难得的宁静夜晚,他只想好好享受这片刻的和平与友谊。
明天,新的战斗又将开始。而他和他的独立团,己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