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归京述职
曹虹是镇南军元老级别人物,冷静、沉稳,只是一直以来运气不大好。
陈卓担任岭南道代都督后,曹虹为陈卓忙前忙后帮了不少忙,论功绩曹虹也该封个中郎将。
当然,举荐曹虹也是为了给镇南军一个交代,总不能你陈卓提拔的,都是你琅琊城的人吧?
九月初,琅琊城,夜。
陈卓在府邸内设宴,也是他离开琅琊城前,最后一次与众人宴饮。
张玉喝得满面通红,红着脸对陈卓说道。
“大人,末将……末将真的不能跟着您去长安么?”
张玉被举荐为镇南军重量将,固然开心。
但张玉更想跟着陈卓一起走,去见一见长安的风景。
陈卓闻言拍了拍张玉的肩膀,道。
“大拿,岭西道是咱们打下来的,也是咱们的根!不能有失。”
“琅琊三城又是重中之重,有岭西道在,咱们就立于不败之地!”
岭西三州的军力全都掌控在陈卓一系手中,而岭西道的物产丰饶,是一座巨大的“金矿”。
陈卓通过商税革新,重塑了以琅琊城为贸易集散中心的格局。
实际上,现在掌控岭西道的陈卓嫡系,已经有了割地自立的能力。
陈卓有为国效忠的理想,但陈卓绝不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
他要为自己留一条退路。
沙迳闷声闷气地说道:“张大人,你放心吧,有我沙迳在,肯定能保护好大人!”
陈卓前往京城述职,会带上沙迳、苏亮、沙摩柯、花云四人。
沙迳是陈卓的贴身护卫,苏亮是地网头目陈卓的耳目。
沙摩柯勇冠三军,乃陈卓身旁第一悍将,至于花云善于神射有勇有谋。
有他们四个在身边,足够陈卓在京城组建班底。
刘豹红着眼睛,说道。
“大人,我们就是舍不得您,这一去长安,也不知道您什么时候能回来?”
陈卓带着他们出生入死,打下了岭西道的广阔土地,是他们的主心骨,也是琅琊城的魂。
陈卓走了,他们的心好像也空了似的。
陈卓闻言眼睛也红了。
“我也舍不得你们,不过你们放心,我大羽国如今边患不少,总有用兵的时候。”
“你们在岭西道练兵不可懈怠,我判断,我大羽国与北莽,不出三年必有一场大战!届时,我岭西道男儿立功的时候就来了!”
陈卓举起酒杯,鼓舞众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干!”
无论刘豹、洛忍、张玉、王璞四人多么不舍得,陈卓还是要离开。
正如陈卓说的,岭西道就是他们的根。
上头有张玉为中郎将,下头有刘豹、洛忍、王璞三人掌管三州精锐。
岭西道的底色,便永远不会变。
九月的一个清晨,陈卓启程,回长安!
琅琊城渐行渐远,陈卓的心里泛起一股化解不开的愁绪。
琅琊城就是陈卓的第二个家乡,这里是他陈卓彻底改变命运的地方。
从琅琊城到南州城,又从南州到江南道,这一路陈卓所见所闻颇多。
他并未闲着,而是将之前脑子里的一些东西付诸实际,每日停下来,便抓紧时间写写画画,搞一些别人看不明白的东西。
蒙娜也看不明白,旁人问,蒙娜只说:“大人在绘制能代替牛马的农具。”
什么农具可以代替牛马?随行的亲卫们想不通,更不相信陈卓画的真有那么大的用。
长安,秋。
夏季的炎热褪去,秋意盎然,临安公主李宁之坐在公主府内的凉亭里,望着手中书信出神。
陈卓在返京的路上,给李宁之写了两封信,讲述他到了何处,见到了什么。
李宁之也同样给陈卓回信,两个彼此思念的人,就靠着书信捱过一日又一日。
“公主!”
丹露从远处匆匆而来,喊道。
“到了!到了!”
临安公主李宁之闻言,凤眼瞬间亮了。
“陈卓这么快就到了!不说还要两三日么?”
丹露跑得太快,气喘吁吁。
“不……不是,是北莽的使团到了!”
李宁之的笑容瞬间僵住,她气呼呼地数落丹露。
“死丫头,让你去盯着城门,你管北莽使团来不来干什么?”
丹露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地说道。
“殿下,陈大人前几日才过了雄关,怎么说也得后日大后日才能到。”
“奴婢亲眼见到北莽使团,排场可大了,礼部尚书大人亲自去城门外迎接的。”
李宁之对北莽不感兴趣,她脑子里想的都是陈卓。
丹露走过来,为李宁之倒茶。
“公主,您别着急,左右陈大人都会来又跑不了。”
“奴婢觉得您还是多打听打听消息,看看北莽使团到底有什么条件。”
上一次临安公主去宫里打听消息,希望皇后长孙静能知晓。
可惜,长孙静并未听到任何风声。
李宁之呷了一口清茶,道。
“反正本宫想好了,死也不会嫁给北莽使团,为了大羽本宫已经嫁去了岭南一趟,难道还要再牺牲一次?”
顿了顿李宁之说道。
“按照规矩,北莽的使团会在京城歇息几日,再被父皇召见。”
“他们有什么条件,等到召见的时候自然见分晓。”
李宁之翘首以盼,觉得日子过得太慢。
两日后,黄昏时分,从岭南来的述职队伍,终于抵达长安城。
长安城巍峨雄壮,东西有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
在远处眺望长安城,犹如眺望一只巨兽匍匐在天边。
“这就是长安城?”
苏亮激动得手舞足蹈。
“我以为南州城就够大了,跟长安城一比,南州城简直跟小村落没啥两样。”
沙摩柯的眼睛都看直了,他生活在獠山之中,从小到大就没想过,世界上还有这般雄伟壮阔的城池。
花云与沙迳也是一样的反应,花云喃喃道。
“能跟着大人来北边看一眼长安城,我花云不虚此行了。”
沙迳脸色涨红,嘟囔道。
“俺爷爷要是也能见到长安就好了,俺爷爷这辈子都念叨着来长安一次。”
陈卓跟他们一样,心潮澎湃,他深吸一口气,道。
“走,咱们——回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