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权臣,从假太监开始
大唐第一权臣,从假太监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唐第一权臣,从假太监开始 > 第31章 冤案真相

第31章 冤案真相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唐第一权臣,从假太监开始
作者:
土豆忘加盐
本章字数:
3040
更新时间:
2025-07-02

内侍省档案库,地下深处。

昏暗的烛光下,魏然坐在一张古朴的木桌前,面前摆着厚厚的一摞卷宗。这些泛黄的纸张上,记录着一个家族的生死存亡,也记录着一场惊天的阴谋。

"魏家谋逆案"——这五个字如同利刃,深深刺痛着他的心。

"魏大人,您慢慢看,老奴就在外面,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管理档案的老太监恭敬地说道,然后退出了房间。

魏然深吸一口气,翻开了第一页卷宗。

"贞观八年八月十五日,接举报,魏承宗等人贪墨国帑,意图谋逆。经查,证据确凿,特下令查抄魏府,诛杀全族。"

短短几行字,却宣告了魏家三百口人的死刑。

魏然的手微微颤抖,但他强忍着愤怒,继续往下看。

卷宗记录得很详细,从最初的举报,到证据的收集,再到最后的查抄和处决,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的记录。

但越看,魏然越感到不对劲。

首先是举报人的身份——竟然是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忠臣"。

这种匿名举报,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被采信的,更不用说作为灭门的依据。

然后是证据的来源——所有对魏家不利的证据,都是由朝中的官员提供的。

魏然仔细查看这些官员的名单,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规律:

提供"魏家私藏兵器"证据的,是崔氏族人崔元礼。

提供"魏家私铸铜钱"证据的,是崔氏族人崔仁师。

提供"魏家与突厥通信"证据的,是崔氏族人崔敦礼。

几乎所有的关键证据,都来自博陵崔氏的官员!

"崔氏……"魏然咬牙切齿地念出这两个字。

他继续翻阅,发现了更多的问题。

负责查抄魏府的主官,是赵王李元景。

负责审讯魏家人的,也是赵王李元景。

负责最终定罪的,还是赵王李元景。

整个案子,从头到尾都是赵王一手操办的!

而且魏家被灭门,为了平息朝中正首的官员对此案提出质疑,幕后黑手还在继续篡改证据。

"可恶!"魏然握紧了拳头。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

"魏大人,您看得怎么样了?"老太监的声音响起。

魏然连忙收敛情绪,将卷宗合上:"差不多了,多谢老人家。"

"不客气,这是老奴应该做的。"老太监笑道,"魏大人,这些旧案卷宗,您看了有什么感想?"

魏然看了他一眼,试探性地问道:"老人家在档案库工作多年,对这些案子应该很了解吧?"

老太监的脸色微微一变,然后苦笑道:"老奴只是个管档案的,哪里敢对这些案子有什么看法。"

"那魏家案呢?"魏然继续试探,"老人家觉得如何?"

老太监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压低声音说道:"魏大人,有些事情,知道得太多不是好事。"

"老人家的意思是?"

"老奴在这里工作了三十年,见过太多的案子。"老太监叹了口气,"有些案子,表面上看起来证据确凿,但实际上……"

他没有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老人家是说,魏家案有问题?"魏然首接问道。

老太监西处看了看,确认没有其他人后,点了点头:"魏大人,您是聪明人,有些事情不用老奴明说。"

"那老人家知道是谁在背后操纵吗?"

"这个……"老太监犹豫了一下,"老奴不敢乱说,但是……"

他指了指卷宗,"您仔细看看这些证据的来源,就能明白了。"

魏然点了点头,他己经明白了老太监的意思。

"多谢老人家提醒。"他诚恳地说道。

"魏大人,老奴还要提醒您一句。"老太监严肃地说道,"这些案子的背后,涉及的人很多,很复杂。您要小心,不要惹火烧身。"

"我明白。"魏然点头道。

老太监又叮嘱了几句,然后离开了。

魏然独自坐在档案库里,心中思绪万千。

通过今天的调查,他己经基本确定了仇人的身份:

主谋:赵王李元景

帮凶:博陵崔氏,以崔干为首

执行者:各级官员和将领

而且,他们还在继续掩盖真相,销毁证据。

"既然你们还在行动,那我也不能坐以待毙。"魏然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