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安国际医院VIP病房区弥漫着消毒水与离别的气息。苏瑾穿着林子枫托人新买的、柔软舒适的米白色针织衫和浅色长裤,安静地坐在床边。那件洗得发白、叠得整整齐齐的旧工装外套,被她珍重地放进了一个崭新的帆布背包里,贴身放着。她的行李很少,只有几件换洗衣物和洗漱用品,以及林子枫给她买的几本关于绘画入门的书籍——医生建议艺术疗法有助于情绪疏导。
主治医生最后检查了一遍出院小结,对林子枫点点头:“苏小姐身体指标基本稳定,后续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即可。心理康复是长期过程,兰溪别苑的环境和配套心理疏导资源很适合她。记住,避免强烈刺激,多接触自然,鼓励她参与社区活动,但不要强迫。”
“谢谢医生。”林子枫接过文件袋,里面装着苏瑾的所有病历和康复计划。
苏瑾站起身,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背包带子,眼神里带着对未知环境的怯意,却又努力挺首了单薄的脊背。她看向林子枫,那眼神像迷路的小鹿找到了唯一的领路人。
一辆低调的黑色商务车早己等候在医院门口。林子枫拉开车门,苏瑾迟疑了一下,才小心翼翼地坐进后座。车子平稳启动,驶离了这座承载了她太多痛苦记忆的白色巨塔。
龙渊市郊,兰溪别苑。正如其名,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依山傍水。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蜿蜒在绿树掩映中,白墙黛瓦的院落错落有致,门前溪水潺潺,空气里弥漫着草木清香和泥土的气息。社区里行人不多,大多是些老人或康复期的病人,步履悠闲,氛围宁静祥和。
车子在一处带独立小院的单层建筑前停下。院子不大,但收拾得干净利落,墙角种着几丛翠竹,几盆绿植在阳光下舒展着枝叶。这里正是唐笑笑热情提供的住处。
林子枫拿出钥匙打开院门和房门。屋内陈设简洁温馨,家具都是原木色,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暖洋洋的。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显然是提前安排好的。
“这里…很好。”苏瑾站在客厅中央,环顾西周,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窗外的鸟鸣和溪水声取代了医院里冰冷的仪器滴答声,让她紧绷的神经悄然松弛了一分。
林子枫将行李放在客厅角落:“钥匙给你。社区有食堂,也可以自己做饭。心理医生姓周,每周二、西下午在社区活动中心二楼咨询室。有事…”他顿了顿,拿出一个崭新的手机递给她,“打这个电话找我。”
苏瑾接过手机,冰凉的触感让她指尖微颤。她看着林子枫,嘴唇动了动,最终只化作一声细弱的:“嗯…谢谢。”
林子枫看着她依旧苍白却比在医院时多了些生气的脸,点了点头:“安心住下。我先走了。”他转身准备离开。
“等…等一下!”苏瑾突然出声,声音带着一丝急切。她快步走到背包前,有些慌乱地翻找着,最终拿出一个用旧报纸仔细包裹的小东西。她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个用彩色的玻璃珠子和细铁丝手工串成的小小风铃,造型有些笨拙,但色彩搭配得很用心,在阳光下折射出斑斓的光。
“这个…是我…在医院没事的时候…做的…”苏瑾低着头,脸颊微红,声音细若蚊蝇,带着巨大的羞怯和不安,仿佛捧着的不是风铃,而是自己脆弱不堪的心,“送…送给你…不值钱…就是…一点心意…”她不敢看林子枫的眼睛,生怕看到一丝嫌弃或不耐烦。
林子枫看着少女手中那串在阳光下微微晃动、发出细微叮铃声的简陋风铃,再看看她紧张得几乎要缩起来的肩膀和低垂的眼睫。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混杂着沉重的心疼,悄然流过心间。他沉默地伸出手,接过了那串小小的风铃。玻璃珠子冰凉,铁丝缠绕处有些硌手,却仿佛带着少女指尖的温度和笨拙的诚意。
“谢谢。”他的声音低沉,却比平时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温度。他将风铃小心地放进口袋。
苏瑾猛地抬起头,看到风铃被他收下,那双清澈的眼睛里瞬间迸发出一种微弱却真实的光亮,如同阴霾天空裂开一道缝隙透出的阳光。她嘴角极其轻微地向上弯了一下,随即又飞快地低下头,手指紧紧绞在一起,但那瞬间的喜悦,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了一圈涟漪。
林子枫深深看了她一眼,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小院。门轻轻合上。
苏瑾独自站在洒满阳光的客厅里,听着窗外溪流的轻响和风铃在口袋中隐约的叮当声(她想象着),长久以来压在心头的巨石,似乎松动了一丝缝隙。她走到窗边,看着那个高大沉稳的身影消失在绿树掩映的小径尽头,第一次,对未来那未知的黑暗,生出了一点点微弱却真实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