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沈音音站在沈氏集团的顶楼会议室,看着窗外一片高楼林立,目光清亮冷冽。
今天,是她亲自主持与德莱资本并购谈判的第一轮会议。
而这一次,她不是辅助团队,不是代表部门——她是沈氏的掌舵者,是这场棋局的博弈者。
会议室里坐满了来自德莱资本的谈判代表、法律顾问与技术顾问,顾之安静地坐在她右侧,翻阅合约草案。
沈音音开口:“各位早上好,我们今天要确认的,是你们所提出的技术协同条款、资本注入比例,以及未来董事会席位的分配机制。”
她的语气平稳,但不容置疑。
外资代表稍显意外。他们以为,一个刚离婚、还在资本圈名声尚浅的女总裁会更温和些,甚至会为了拿到投资而妥协。
但现实远比他们想象的强硬。
“沈总,我们的顾虑在于贵方的技术线主要集中在供应链底层,如果无法融合我们己有的智能模组,可能导致协同价值被高估。”一位德方顾问提出。
沈音音不疾不徐地答:“我们确实处在供应链底层,但我们的AI预测系统、订单分发模型和全国产部署方案,才是行业里真正无法复制的护城河。”
她顿了顿,“而且,关于协同测算,我们己经用贵方自己提交的财务模型跑了三个版本。你们团队给出的是EPS倍数估值,而我们要求使用FCFF。我们认为,这是双方公平评估价值的基础。”
场面一度沉默。
顾之看了她一眼,嘴角轻轻扬起。
沈音音不仅掌控细节,更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压住对方气势。
这是她离婚后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主导如此重要的跨国并购谈判。
而她做得游刃有余。
—
与此同时,陆寒州也收到了沈氏和德莱合作的消息。
他原本还在为自己的新项目融资西处奔走,却发现——好几家他约谈过的基金突然全部冷处理,甚至有人首接告知:
“你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起初他以为是婉宁那边出了问题,结果才发现,是沈氏在海外路演的时候,顾之顺便把他曾经压制沈音音技术成果、转移其项目股权的事情,毫不留情地公之于众。
那些当初他藏着掖着的东西,如今成了他最大的污点。
他找关系想挽回,但没人敢明着帮他。
商业圈的逻辑很简单——你踩过的,终会回来压住你。
而沈音音,就是那个他曾亲手压下去的人。
—
谈判持续了整整一天,双方就价格机制和控股结构来回拉锯,最终确定:德莱出资不控股,沈氏拥有一票否决权,同时保留全部技术自主权。
这是一个艰难但极具价值的妥协。
晚间,沈音音和顾之并肩走出会议室。
顾之看着她,有些感慨:“你今天,不只是赢了谈判。”
“你赢的是他们对你性别的偏见,对你过去婚姻的揣测,对你‘离婚女人只能靠男人’的刻板印象。”
沈音音没有笑,只是轻声道:“我不是想赢他们,我只是想让他们闭嘴。”
—
第二天,沈音音召开高层内部会议,宣布成立“女性技术领导者联盟”,并提拔副总监林筱为核心成员之一。
林筱是一个35岁的单亲妈妈,能力出众却始终被边缘化。
这次的晋升,让整个公司女性员工群情激动。
“沈总是真的懂我们。”有人在内部群说。
沈音音看着这些消息,内心一动。
她终于明白,真正的权力,不是掌控一个会议,不是赢下一场博弈,而是——能够带动一群人,一起走上台面。
—
深夜,沈音音独自在办公室加班。
窗外灯火璀璨,她看着窗前那一页页资料,神情沉静。
她不再是那个需要男人肯定、在爱情中小心翼翼活着的女人。
她是沈音音,是沈氏的掌门人,是一名重塑秩序的开局者。
这一盘棋,她才刚刚开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