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开始被铺天盖地的“丞相保重”、“丞相太累了”等字幕覆盖,彷佛这样才能表达自己对于诸葛亮的尊重和喜爱。
无数平行时空的帝王将相们被震撼到了,潮水般的字幕只在讲解冠军侯的时候出现过,这一次有过之无不及...
汉高祖年间
“气煞乃公了,这帮江东鼠辈,好好的三造大汉被鼠辈打断了。”
刘邦骂骂咧咧,这一刻他对项羽的滤镜破了,怎么江东自霸王项羽之后都是这种货色。
韩信和张良悬着的那颗心也死了,他们想不通是什么样的心境下才能想出如此的绝户计,不理解但也不尊重!
“这后世对诸葛亮如此喜爱,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
张良对这个季汉的丞相有点好奇,如萧何这种建立汉家制度的丞相自己己经见过。
那究竟诸葛亮为季汉做了什么,才让后世如此希望大汉三造成功。
贞观年间
“若是诸葛武侯获此殊荣,倒也不足为奇,那个帝王不想有这般的臣子。”
不过若是真让昭烈皇帝三兴大汉,那真的是非刘不可为王。
自己可能真的要改名刘世民去打天下,越想越怪异,若天幕通往万朝,那前隋年间自己不会改姓杨吧...
洪武年间
朱元璋作为非常不信任文臣的典型案例,维度对诸葛武侯充满着信任。
“标儿,你说若天下臣子都像是诸葛武侯那样,是不是就能少很多的纷争啊。”
“爹,前数一千年也就出了一个武侯,儿臣也期待能有武侯一般的风流人物。”
朱标双眼崇敬的看向天幕,不论是作为臣子还是储君,他希望可以与诸葛武侯这样的人共事。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历代无数的文人墨客对诸葛武侯赞赏不己,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
“华夏通史一百篇,三国占一篇,诸葛亮治蜀占一篇,这便是诸葛武侯的的含金量!”
【公元223年,刘备逝世,诸葛亮继承先帝遗志,带领着一群因理想而凝聚在一起的奋斗者们,竖起“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旗!】
诸葛武侯接过的是摇摇欲坠的季汉,他向南七擒孟获,平定南中西郡,为南中的百姓带去先进的耕种技术,永远的将这边版图纳入华夏。
南中佤族人民为了报答诸葛丞相,定下了永不反叛,世代为华夏驻守南大门的约定,守护边疆1700年。
1934年,在国家飘摇之际,英军公然武装侵占云南沧源地区!
以班洪为首的佤族17个部落,在生死存亡之际发出了告祖国同胞书:
“誓断头颅,不失守土之责;誓洒热血,不作英殖之奴;虽剩一枪一弹、一妇一孺,身可碎,而心不渝!”
至今,佤族人民头戴白巾,是为了纪念他们的阿公,而阿公就是诸葛丞相!
三国建兴年间
诸葛亮与孟获看着千年后佤族人民抗击外来侵略者,抛头颅洒热血,维护华夏领土不容侵犯!
“孟获大王,如若不服,亮任你归去,整顿兵马再打一次。”
“丞相,孟获拜服啊,丞相纳南中百姓为华夏子民;为南中带来耕种技术,活我南中百姓数十万,孟获敢不从也!”孟获跪地嚎啕道。
这时代给汉家当狗还得看你有没有实力,更不要说认可我华夏人,大汉平等的歧视每一个非汉族裔。
“佤族人民守护国土千年,非我汉室苗裔。”诸葛亮上前扶起孟获道。
“约定千年的守护,亮何德何能啊”
诸葛亮眼眶红了,对着天幕一礼,抗击外来侵略者,千年约定和供奉,诸葛亮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又重了一分。
天幕画面一转
公元228年,诸葛亮安定后方之后,开始了第一次北伐!
“兴复汉室”是季汉成立的合法性来源,也是先帝刘备遗志的践行。
北伐之前,诸葛亮最放心不下的是刘禅,思虑万千他写下了千古雄文《出师表》,如同外出一般,给刘禅安排好了一切。
朗朗的读书声缓缓响起...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相父出门一趟,饭在锅里,钱在柜子里,我跟你赵叔他们出门一趟,不要担心。】
【有什么拿不定的事情,问你费叔、董叔,他们是跟随你父亲很久的老兄弟,多听他们的意见,相父相信你可以的】
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长辈对晚辈的殷殷教诲,出门前放心不下自家的崽子,给自己崽子安好了自己能想到的一切。
蜀汉白帝城
听着天幕中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嘱托,本就忧愤的刘备泪流满面,一口鲜血喷出。
“丞相啊,备对不起丞相啊,怒而兴兵,三兴炎汉的希望断在了备的手中。”
“阿斗有你这个相父,备去后无忧也。”
这一篇出师表带给刘备的震撼无法想象,他思虑过他去后种种那个,却未曾想到丞相做到了极致。
“陛下,这是臣本该做的,还记得我们君臣初见时亮所言是何。”
君臣二人同时念道:“为图将军之志,亮愿效犬马之劳!”
汉宣帝年间
霍光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如芒刺背,同为大权在握的权臣,这个季汉的丞相好像比自己做的更好。
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关切嘱托,让这位博陆侯有些苦涩,自己真的能对当今陛下如此吗?
抬头看向上首的汉宣帝刘洵,眼神交汇间两人都知道彼此做不到。
他们之间是既合作又对立,以江山社稷为棋盘的棋盘,一个幼龙和猛虎在博弈。
【季汉的首次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
诸葛亮大军出祁山,收复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曹魏朝堂震动;但因马谡战术执行错误,错失街亭,导致最接近成功的首次北伐功败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