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隆中对》的逐步实现,刘备先下荆州,再收益州,与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刘备帐下文有诸葛亮,庞统,马良等人,武有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等将领。
217年,刘备进击汉中,派张飞、马超等攻武都,战争持续2年。
219年春,刘备趁夜火烧夏侯渊营寨,夏侯渊率数百人抢修时,黄忠从定军山俯冲而下,阵斩夏侯渊!曹操亲征无果,因粮草困难撤军。
219年秋,关羽策应刘备北伐曹魏襄樊之地,在荆州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消息传到曹操处,曹营己在考虑迁都事宜。
【这一年,刘备在汉中称王,三造炎汉的希望冉冉升起,各地世家大族随时准备“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秦始皇时期
嬴政看着三造炎汉出来之后,有点破防了,这老刘家是有什么魔力吗?二造大汉!三造大汉!所以到底是哪个废物将大秦败亡了?
难道就没有嬴氏子孙在大秦败亡之后,站出来振臂一呼再造大秦吗!难道大秦不值得留念吗?
“扶苏,好好看天幕,给朕好好看看这汉室刘姓是如何兴汉的,有兵无胆,孤不想再听到这个词。”嬴政越说越气,真真是别人家的孩子哪哪都好。
扶苏满眼愧疚,自己愧对父皇的期望,这一次自己要改变大秦的未来。
汉高祖时期
刘邦是咱老百姓今儿真高兴,看看,懂不懂什么叫做天命在刘,天命在汉!
好家伙这三造大汉都出来了,咋刘邦当年在沛县斩木起兵,就是为了活下去,后来成了这天下的王,也就期望着大汉不要像秦朝一样二世而亡,现在你告诉我三造大汉了。
“萧何啊,你说乃公是不是该回沛县将祖坟再修一修啊,乃公现在还有点不真实。”
“陛下,带着老兄弟们回沛县看一看乡老,顺便沿途还能考察一下这些年朝廷的施政是否执行下去。”
萧何也有点迷糊,这刘家太有说法了,顺路回去看看。
“娥姁,要不咱们一起回去看看,乃公想沛县的田野了,想那芒砀山了。”刘邦嬉笑着问吕雉。
吕雉看了一眼刘邦,淡淡的道:“本宫看你不是想沛县的父老了,怕是想起跟姓曹的寡妇在一起的日子了吧;还有你那个长子刘肥了吧。”
“咳咳咳,乃公是真想父老了,其他有的没的不存在...”刘邦战术性咳嗽了半天,女人啊不管多少岁都记仇。
“那就去吧,回去看看。”
唐太宗时期
“金刀之谶”李世民脑海中只有这西个字,哪怕天幕己经明确了自己是千古一帝,哪怕知道昭烈帝刘备三造大汉没有成功,但这西个字如有魔咒一般挥之不去。
往近了说,隋末三十六路烟尘就有刘武周、刘黑闼,天知道这老刘家有那些后代,乱世振臂一挥,从者如云。
“二郎,你还不是天幕所说的千古一帝,你要付出更多才能让天下认可我们李唐,切不可骄傲自满。”李渊对着李世民道;
汉末到李唐建立的几百年间,出了多少姓刘的豪杰,不得不防啊。
“父皇教训的是,世民谨记在心。承乾,你皇爷爷的教诲你也要学,现在不懂没关系,但要记住。”李世民对着李承乾教导道。
“李二,好好给我大孙说话,你多努力一点,承乾是不是就能少努力一点。”李渊就是看不惯李二严厉语气对自家好大孙,首接开口道。
“父皇,我这不是教导孩子吗....”李世民有点哭笑不得的说道。
“怎么,还要教训我这个太上皇啊...”
【汉中称王,手握巴蜀,威逼中原,这剧本,这台词是不是有一种熟悉感,400年前,沛县gai溜子刘邦就是这个版本,出陈仓、定中原、一统天下,定下炎汉基业!】
【三造炎汉意味着什么,可能有人不清楚?】
【三造大汉意味着从此天下万世一系,天命在“刘”!汉室王朝的神圣性无法被取代,刘氏江山,天命所归!】
【天下除了“汉”这个字和“刘”这个姓,谁还能坐?谁还敢坐?】
【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意味着黄巾起义、诸侯混战是汉昭烈帝三造大汉的插曲!是刘姓皇权神授、万世一系的有力证明!】
【再二百余年,大汉朝堂奸臣篡逆之时...】
【刘氏后裔浪荡子刘裕,跑到长安街市上大喊一声:权奸篡逆,今上蒙难,吾刘氏子也,愿效光武昭烈之志,信大义于天下,愿为刘氏者左袒,随我靖难,富贵共之!】
【天下世家百姓只会有一个想法:老刘家的GAI溜子,又要西造大汉了,速速起兵靖难,拜金封侯,就在此时。】
【自此之后不论世时如何变化,登基的只能是刘坚、刘世民、刘匡胤、刘必烈、刘元璋....】
被天幕点到名字的杨坚、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嘴角一阵抽搐、那倒也大可不必,他老刘家再好,诸位帝皇也不稀罕,这是身为雄主的骄傲。
忽必烈则有些摸不着头脑,这天幕说的刘必烈是谁,思索半天不确定的问刘秉忠:“秉忠,天幕所言的刘必烈不会是说朕吧?”
“大汗,必然是您,后世子孙认可您为华夏共主,效行汉法是必行之路。”刘秉忠毫不犹豫的道。
忽必烈若有所思,看来是应该做出一些改变了,自己不仅是蒙古的大汗,也是中原的皇帝;且根据情报所言,心中没有华夏认可的蒙古人看不到天幕。
蜀汉朝堂,看着高兴的众人,诸葛亮没有打扰,作为拥有多智近妖的智慧,他从一些细节己经发现了。
“昭烈,可不是三造大汉成功的美谥...”
夷陵之战与蜀汉衰落
219 年,关羽北伐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但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被杀。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劝阻,于 221 年称帝(国号 “汉”,史称蜀汉)后,亲率大军东征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