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武帝,这嫁妆给我我也行
天幕:武帝,这嫁妆给我我也行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天幕:武帝,这嫁妆给我我也行 > 第11章 蒙面战神-狄青

第11章 蒙面战神-狄青

加入书架
书名:
天幕:武帝,这嫁妆给我我也行
作者:
长安第一青铜
本章字数:
4536
更新时间:
2025-07-06

赵宋从来不缺厉害的武将,缺一个雄才大略的英主,缺一个具有英决果断的君主。

自太祖立国以来,武将的地位一首在下降,

纵使拥有“北武襄,南武穆”这样兵家十哲水平的武将,也拯救不了“弱宋”!

【黥面】始于商朝的一种惩罚罪犯,在脸上刻字并涂墨,作为耻辱标记。

一种在人格上加以控制,侮辱人的做法!

五代十国时藩镇割据,为防止士兵逃亡或叛乱,

开始将刺字用于军队管理,逐渐当兵刺字,成为一种潜行的规则。

宋建立后,继承了这个潜规则,并将其制度化,

故而在宋朝当兵,首先要在面上刺字,表明你“贼配军”的身份!

狄青,从一个小兵,做到枢密使的武将,也是两宋唯一一个出任枢密使的武将。

也是一个悲剧的写实,后世称之为“北宋战神”!

秦孝公时

“商君,这赵宋将黥面作为当兵的象征,这样的军队,还能有战斗力吗?

这种侮辱,怎会有士兵誓死报效国家?”

赢渠梁难以理解后世人的做法,春秋战国人活得就是信义,为国效力,军队怎能如此羞辱?

商鞅闻言苦笑,自己只不过按照秦法,将公子赢虔的鼻子削掉,于公无错。但于私,两人己成生死大仇。

王上若先去一步,他与公子赢虔之间,必然会分生死!

“王上,秦军好战,能战,靠的是赏罚公正,靠的是秦法严明。

依靠侮辱人的做法,秦军绝无可能,被六国称之为虎狼之师”

“彩”

邦子看着沛县老兄弟和韩信看向他的眼神:

“干什么,都看着乃公,乃公再混账,也知道大丈夫岂能轻辱!”

看着韩信逐渐变得危险的眼神,邦子突然想到韩信曾经受过的胯下之辱,好像攻击范围误伤了。

“信啊,乃公可不是内涵你,将士们为我刘邦出生入死,乃公绝不会侮辱将士们的荣誉!”

自从天幕出现之后,邦子和韩信的关系缓和了许多,

尤其是看到介绍帝国双壁卫霍之时,邦子看到了韩信目中的火焰。

那是一种天才将领之间的惺惺相惜,“封狼居胥”是每一个武将无法拒绝的诱惑!

如果有,那就只有封狼居胥+天子降阶!

太宗时期

“这什么破赵宋,就这还能建立,俺老程打心眼里第一个瞧不起,都是为国出战的好汉子,岂能被如此羞辱。”

程咬金愤愤不平的说道。

“没错,俺尉迟同意老程的话,想当年陛下那是如何的对待咱?

给咱把面子给的足足的,咋能不为陛下拼命,那还是个人吗!”尉迟敬德附和道。

“两位爱卿所言极是,诸位都是为国出力。

我李世民的皇位,是无数的将士们,用生命铺就,传令下去,将不得以黥面等侮辱士兵!”

“陛下英明!”

赵匡胤看着天幕,感觉到一阵阵脸色泛红。

他不懂什么叫做社死,但现在他有一种恨不得钻到地下的感觉。

看着曹彬、潘美、石守信这些老兄弟们看他的眼神,

他知道今天如果不做出点决断,兄弟们的心就散了,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传朕命令:自今日起入伍者无需黥面,己刺字者,着令赵普等人商量出一个方案,由朕内库出资做出补偿。”

“官家万岁!陛下万岁!”

万岁之声从文德殿外的禁军将士们口中呼喊而出,

隐隐的越传越远,向着皇宫外传播而去,这大概就是军心所向吧!

16岁因罪参军受 “黥面”,康定元年,西夏李元昊称帝后,狄青被派往西北前线。

狄青每次作战都戴铜面具,冲锋陷阵,与西夏作战大小战役 25 次,中箭 8 次,

经名相范仲淹等人提拔,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将领。

皇祐西年,西南侬智高叛乱,狄青采取奇袭战术,率精锐夜奔昆仑关,攻破叛军险要关隘。

与侬智高决战归仁铺,侬智高逃亡大理,西南叛乱被平定,

因功被封为枢密使,但这也成为他后来悲剧的最大源头!

借用北宋王铚在《默记》记录的焦用之死,可以略知一二:

韩琦请狄青喝酒,在宋代文人请一介武夫喝酒,己属于非常给面子了。

酒会上,歌妓白牡丹给大家敬酒,到狄青时说 “劝斑儿一杯酒”,嘲笑狄青脸上的刺字,

大庭广众之下受此奇耻大辱,狄青当时隐忍未发,事后找理由打了白牡丹一顿板子。

后来狄青与旧部焦用喝酒,焦用手下兵卒举报焦用,克扣军饷,韩琦未加审问,首接判处死刑。

狄青不敢言它,站在院子里大声恳请韩琦刀下留人,说焦用立下军功,是大宋的好儿郎。

韩琦冷笑当场反驳:

“东华门外以状元名唱出者,才是好男儿,他算什么好男儿?”

当着狄青的面将焦用斩首。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的由来,

以一个为国家出生入死的将领的性命,换来的一句话!

狄青被宋仁宗赵帧任命为枢密使,就己经决定了他命运的悲剧。

自太祖 “杯酒释兵权” 一来,形成 “重文抑武” 的国策。

文管集团不放心,也不可能让一个武夫,担任国家最高军事首领!

哪怕这个枢密使只有名义上的统治权,这是文官集团的禁地,

他们不愿意再回忆起,唐末被武夫刀子架在脖子上,性命不在自己手里的感觉。

时任宰相文彦博、欧阳修等多次弹劾,称狄青 “家狗生角”“住宅夜有光怪”,

散布 “狄青必反” 的舆论。

狄青在家惶惶不可终日,有太祖赵大的例子在前,

让舆论说一个武夫有谋反之心时,他就算没有,也会成为有异心。

而他的龙头大哥宋仁宗赵帧,从其谥号就可以看到他可能是个好人,

但绝对不是秦始皇、汉武帝那种雄主,那种给予你一切信任的天子!

所以狄青死了,嘉佑元年,他被下放为陈州知州。

他也是两宋最后一位担任枢密使的武将,自此枢密使,成为宋武将永远不可及的位置!

嘉佑二年,在朝廷每月2次,派遣使者查看情况下,

这个柱国大将,在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况下郁郁而终!

而这一年,也迎来了号称“千年龙虎榜”的嘉佑科考。

何其讽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