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暖晃动着小腿,将塑料小兔子举到苏默面前。小兔子的耳朵微微折了一下。苏默伸手,轻轻触碰了小兔子。小暖咯咯地笑了起来,她的笑声穿过饭馆,传到了外面。
王婶路过苏记门口,原本打算去村头的菜地,但脚步却停了下来。听到小暖的笑声,王婶脸上露出了笑意,她朝苏记里看了一眼。苏默正细心地给小暖擦拭着沾着米粒的小嘴。
“王奶奶!”小暖看到王婶,甜甜地喊道。王婶走了进来。
“哎哟,小暖真乖。”王婶摸了摸小暖的头,然后看向苏默,“苏老板,这几天饭馆生意怎么样?”
苏默抬眼,脸上带着微笑,“还行,多谢王婶帮忙。”
“爸爸做的饭饭香香。王奶奶,你吃吗?”小暖凑过来,小鼻子用力嗅了嗅,指向厨房方向。
王婶笑了,看向苏默。苏默眼神中带着一丝无奈,冲王婶点了点头。
“行啊,那王婶尝尝苏老板的手艺。”王婶坐下,打量着饭馆,发现比刚来时整洁干净了许多。
苏默走进厨房,熟练地拿起锅铲。炒锅在炉灶上跳动,一道家常小炒青菜带着锅气,青翠欲滴。他将菜端了出来。
王婶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青菜。菜叶翠绿,入口清甜鲜香,与她平时吃的味道截然不同。这青菜似乎带着一股说不出的活力,咀嚼间,暖意顺着喉咙一路向下,王婶感到全身轻松,疲惫消散。
她看向苏默,苏默正给小暖剥鸡蛋。王婶放下筷子,又夹了一筷。
“苏老板,你这手艺怎么进步这么快?”王婶惊讶地问。
“熟能生巧。”苏默头也没抬地回答。
“这菜吃了浑身舒服。”王婶由衷地说,将碗里的青菜吃了个精光。
第二天,孙婆婆和小暖手拉手走到苏记门口。
“孙奶奶,爸爸今天做了新菜菜。”小暖拉着孙婆婆的衣角,指了指饭馆。
孙婆婆脸上堆满笑容,“哦?小暖的爸爸做了什么新菜?”
“好多,香香的!”小暖使劲点头。
孙婆婆走进苏记,坐下点了份红烧肉。小暖兴奋地看着她。
苏默的红烧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每一块肉都带着晶莹光泽,酱汁浓郁。孙婆婆尝了一口,身体微不可察地颤动了一下。一股温润的气息从舌尖蔓延,流遍西肢百骸。
孙婆婆的眼睛猛然睁大,看向苏默。苏默正在柜台里算账,身影看起来很普通。孙婆婆的目光变得深邃,她吃下第二块肉,感到全身气血都在欢快地跳动,多年的旧疾仿佛得到滋养,通体舒畅。
“苏小子。”孙婆婆声音低沉,“你这红烧肉,比药还灵。”
苏默放下账本,看向孙婆婆,“孙婆婆,您喜欢就多吃点。”
孙婆婆没有再说话,慢慢地将一整盘红烧肉吃得干干净净,连汤汁都没剩下。小暖在一旁好奇地看着。
“爸爸的肉肉好吃吗?”小暖问。
“好吃,好吃极了。”孙婆婆摸了摸小暖的头,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几天过去,苏记在桃源村有了小小的名气。
“去苏记吃饭了吗?那小伙子做的菜真是绝了!”
“我那老寒腿,吃了苏老板的姜丝鸡汤,感觉都暖和不少。”
“我家娃儿不爱吃饭,去苏记吃个蛋炒饭,能吃两碗!”
村民们你一句我一句,口口相传。苏记的门口在饭点时分开始出现小小的队伍,队伍里都是村里的老头老太太,还有带着孩子的妇人。
苏默每天忙碌,颠勺、炒菜、收钱,还要照顾小暖。小暖成了苏记的“吉祥物”,她坐在柜台里,有时帮着擦桌子,有时给客人端水,最爱做的就是坐在饭桌边看食客们吃饭。
“爷爷,今天的饭饭香香吗?”小暖奶声奶气地问,歪着头,大眼睛忽闪。
“香!太香了!丫头,你爸爸做的饭,周爷爷能吃三大碗!”老周笑着说,果然又点了三碗饭,吃得满头大汗。
孙婆婆、王婶和其他村民每次来苏记,都会吃得比平时多,身体康健,饭量惊人。苏默不动声色地扫过这些食客,心中升起一丝玩味的疑惑。这些村民表面上是再普通不过的老头老太太,但他们那过人的饭量、饭后焕发的神采,以及走路时沉稳得近乎无声的步伐,无不昭示着某种异样。尤其,他们似乎对食物里蕴含的那一丝“气”,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敏锐感应。
小暖跑过来,递给苏默一个沾着饭粒的小馒头,小嘴巴鼓鼓的。
“爸爸,吃馒头!”小暖说。
苏默接过馒头,咬了一口,面粉的清香带着一丝甜意。他看着小暖,脸上露出笑容。桃源村这个看似普通的村子,处处透着不寻常,但这些影响不了他的咸鱼生活。他的目标就是照顾好小暖,经营好饭馆。
夜晚,苏记关了门。月光洒在饭馆外的青石板上,苏默抱着己经睡着的小暖,她呼吸均匀,小嘴微微张开。苏默轻轻吻了吻小暖的额头,心中默默守护着桃源村的平静,他不会让任何事情打破这份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