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我在现代薅老祖宗流量
历史直播:我在现代薅老祖宗流量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历史直播:我在现代薅老祖宗流量 > 第23章 从粪土黄金到化肥魔法

第23章 从粪土黄金到化肥魔法

加入书架
书名:
历史直播:我在现代薅老祖宗流量
作者:
一只悄悄勤快的小拖沓
本章字数:
5714
更新时间:
2025-07-07

林悦模拟一家化肥店的动画模样,一个熟悉的尿素袋映入眼帘。

“肥料这个事情啊很好理解,想要让庄稼长得壮实大颗,肯定要让人家吃得饱饱的,肥料就相当于给地喂好东西,老祖宗们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们能做的全靠攒肥,谁家都紧缺着。但尿素这个东西,一袋化肥,顶一百担农家肥。”

秦朝黔首:“这白花花的粉末是肥料?比盐还要白啊。”

唐朝一个穿得破破烂烂但家里有良田百亩的大地主怀疑:“这东西撒到田里,不会烧死庄稼吗?”

正在编撰《农政全书》的徐光启立刻记下来,眼神灼热地盯着天幕。

然后便是考古画面,单纯的老祖宗们还没意识到这是在挖坟。

“最早的肥料记载就是人畜粪便,商朝流传下来的甲骨文里就有‘粪田’的明确记载,周朝《诗经》中也提及过‘荼蓼朽止,黍稷茂止’。”

诸子百家:“甲骨文?”

他们距离商周己经很久远,看到天幕特意摆出来的甲骨全部都震惊了。

甲骨上的居然是文字?

农家的人全部趴在地上写写画画,天幕这一次说的东西让他们受益匪浅,农家之事在于田地,庙堂之争本非他们所愿。

贾思勰忍不住说:“粪肥必须腐熟,新粪性烈,首接用反而会伤苗。”

林悦:“但需要注意的是,生粪烧根,熟粪才养田。种地也是有学问的,农民的智慧都是一代代的经验相传,这要是让一个没种过地的施肥,怕是把苗浇死了还得怪我妖言惑众。”

一群话还没说出口就被预判的人:……

天幕嘴巴一如既往不饶人。

但这些嘀咕他们也只敢在心里嘀咕。

“等到了汉朝堆肥技术有了突破。汉朝人发明了溷肥,其实激素hi粪尿、秸秆、泥土堆沤发酵。”

不少贵人看着他们吃到嘴里的庄稼居然是被这些脏污之物养出来的,瞬间觉得干呕之意涌上喉咙。

老农们倒是看得亲切:“粪坑挖在猪圈下面,猪踩来踩去,粪就会更肥。”

“确实要腐熟,我之前心急浇上去,苗都被烧伤了,可把我爹心疼的,要不是看着农忙,我肯定下不来地。”

始皇帝:为何单单跳过秦?

林悦没听见他的心声,要不然肯定要继续扎他的心。

秦朝前面那么多年都在打仗,后面十几年大秦就没了,还想要什么技术发展?

技术发展也是要一个稳定的温床的。

“等到了唐宋时期,绿肥和河泥得到了利用。唐人发现种紫云英翻进土里能肥田,宋朝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挖河泥肥土。农书中明确记载:‘反田土种三五年,力耗不可耕,宜用河泥补之’。”

前面的朝代哪里听说过这些方法,眼睛恨不得把天幕粗糙展示的紫云英和河泥看清楚,一个个着急得快落泪了。

“紫云英是什么?我们这里能种吗?”

“紫云英?种了之后要怎么施肥?”

“河泥?什么河泥都行吗?”

“我们这里的河泥应该不行吧,看起来不像是有肥的模样。”

种地的瞬间找到重点,宋朝佃农忍不住说:“河泥臭是臭,但肥得很,不过挖泥可是个苦力活,一家子五六个男人挑回来要累断腰。”

谁家的地在河泥边啊,挑水都累,还要挑能养肥土地量的泥。

但总比田地被耗得长不出庄稼要好。

陈旉没想到他编写的农书内容居然被天幕读出来了,忍不住补充:“河泥必须晒干粉碎,否则阴冷伤苗。”

倒是和一般分粪肥截然不同,果然处处皆学问。

“等到了明清时期粪肥升级,《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粪丹就是把粪肥、骨粉、硫磺混合,算是古代粗糙简易版的复合肥。清朝时更狠,人发、鱼内脏都能当肥料。”林悦忍不住发散思维,“粪丹这个名气取得真好,我老是想到老祖宗们吃的丹药,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头发也能当肥料,这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头发还好吗?”

她看了都忍不住摸摸自己的脑袋,这得有多大的机缘巧合才能发现啊,而且哪里来这么多头发当肥料,头发又不是韭菜。

始皇帝脸都绿了,本来听了这么多大秦能用到的肥料知识,对林悦有所改变,没想到她的嘴又开始不靠谱,非得说些恶心人的话。

李世民脸色同样不好,想到他晚年吃的丹药,再看看天幕展示的粪丹,他都快吐出来了。

其他吃丹药养身的也不在少数,之前被天幕用腐蚀和爆炸吓得够呛,这几日看大夫都不带停的,现在又被天幕用粪丹恶心到了。

不是他们想自找苦吃把二者混淆,实在是天幕恶趣味,偏偏要把丹药和粪丹摆放在一块。

呕!

也有部分头发不甚茂密的人觉得自己有被冒犯到,眼神惊恐:“头发做肥料?”

这一亩地得要多少头发啊?

可以定期去寺庙收头发,剃度的时候总归要剃头发。

高僧们:大可不必,寺庙也没那么多和尚。

宋应星:“……粪丹虽然好,但成本高昂,非寻常百姓能用得起。”

他不过是记载下来而己,没想到引起天幕如此好奇心。

“接下来便是现代肥料革命,化肥的诞生还要追溯到李比希的矿物质理论。李比希提出来,植物生长靠氮、磷、钾。相比起我们古代提出来比较宽泛的‘地气’概念,他首接点出来了物质成分。”

贾思勰望着天幕上展现出的异族面孔,来不及为这人的面貌稀奇,就被天幕的话震惊:“矿物质?”

接下来林悦放了一个化工厂的画面,里面的工人、材料和机器都让人如痴如醉。

只不过,所有人心里冒出一个想法:这瞧着都不是中原人面孔啊。

元朝:这和他们长相有类似的,但也不全然相像啊。

清朝:这也不是满人面孔啊。

从哪里冒出来的?

“到了20世纪,哈伯发明了合成氨技术,首接从空气里固氮,从此,化肥大规模生产,粮食产量翻倍。”

翻倍两个字的份量不言而喻,本来都接受了林悦是后世神通之人的百姓又跪了下来乞求她赐予如此神物。

“求神女赐下神术!”

林悦不忍细看,系统根本不敢和她对视。

送不了。

林悦:“……现代肥料己经进化到精准投喂,缺什么补什么,不单单是给根系吸收,甚至还有专门给叶子吸收的叶面肥。”

各种肥料快速飘过,天幕下的人疯狂记笔记,徐光启眼神狂热:“这等技术若是能记入《农政全书》,必定能为天下百姓造福。”

一键切换到教学模式,有系统帮忙操控,可比PPT好用多了。

林悦:“现代肥料非一朝一夕可研制而成,但一些土法依旧能提升肥效。”

“最基础的自然是粪肥发酵法,粪、秸秆、土堆沤三个月,定期翻堆,可免烧苗之患。但很明显的缺点是,粪肥难得。”

“第二种是绿肥轮作,种一季紫云英翻入土中做肥。”

这个比起粪肥来说相较简单易得。

……

林悦接下来首接让“学生”抄PPT,系统忍不住说:“你这是在偷懒。”

林悦朝旁边的茶伸手,“别污蔑我,你看看他们,抄得多开心啊。”

他们要的是内容,又不是非得她亲自说。

系统无话可说,毕竟下面抄的人确实很开心,就担心天幕随时消失。

然后,天幕下各朝各代的百姓就听到了天幕上出现了流水声,吓得以为要从天幕浇灌下来水。

系统捕捉到他们的慌乱赶紧提醒林悦,林悦无奈地解释:“你们都在抄,我顺带给买的猪肘子洗洗焯水炖上。不用害怕,三天前你们见过我用水的,不是要淹了你们。”

搞得她像是无恶不作的邪神一样。

老祖宗们的脑洞也不小啊,还天上来水淹了他们。

一群人听到林悦的解释才没了惊慌之色,又想起来天幕去超市买的一推车东西,以及之前见过的无需人力挑运就流出来的水,一时之间羡慕代替了恐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