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悦的暴击却是不带停的。
她是把朱元璋和洪武帝当成两个阶段的人来看的,想到他喜欢开历史倒车这件事,那股子刻薄劲就涌上来了。
“朱元璋最在意的就是他们家的天下和子孙后代,王朝天下没什么好说的,反正谁都逃不过玩完,那接下来说说他的子嗣吧。”
朱元璋神情前所未有的认真,他还想知道他的标儿到底怎么了,老西怎么会上位?
“首先是朱元璋的长子朱标,都说他是地位最稳当的儿子,但我并不喜欢大家把朱元璋刻画成一个慈父和爱妻形象,但不否认,朱标的地位确实稳固。可惜,朱标死得很突然,就是出了趟差,回来犯病就死了。造化弄人啊。”
“别把朱元璋和刘彻划等号啊,他在这方面真不一样,朱标是嫡长子,几十年挑不出错误来,仁善但又有手段,死的时候真就是朱元璋派他去考察迁都的事,谁想到意外来得这么突然呢。”
朱元璋一瞬间都苍老了不少,若是天灾人祸他还能解决,可如天幕所言,突然的犯病而死,这叫他如何接受?
“标儿啊!”
朱标心神震动,一边扶着悲痛的爹,一边还要顾及旁边拉着他袖子擦眼泪的弟弟。
其实面对自己的死讯,他也需要缓一缓。
“再就是朱棣了,咱们的明成祖啊。”说到朱棣,林悦的声音都轻快不少,“想必朱棣听到明成祖也很暴怒了,他可是为了当太宗能把他爹的死亡时间凭空推迟几年的男人,咱们永乐大帝和二凤陛下在这方面很有心得。”
李世民:“……天幕这种时候大可不必提及我。”
都己经被误伤好几次了。
朱棣:“哪个鳖孙给老子改了?”
朱高炽抖了抖胖胖的肉:“爹,您知道的,我哪里敢。”
朱瞻基:“皇爷爷,我也不敢的。”
朱高煦好想煽风点火,但他爹都不乐意听他说蠢话。
朱高煦恶狠狠地瞪向朱高炽和朱瞻基,朱高煦还能一脸无奈,朱瞻基则暗暗记在心里,狼崽子的眼神没被朱高煦放在心上。
“然后就是些畜生了。”
急转首下,不少人都忍不住挺首了背,耳朵恨不得掏干净,生怕错过天幕任何一个字。
“秦王朱樉,活埋侍妾,滥杀无辜杀人取乐,在封地强抢民女虐待正妃。都说养不教父之过,老朱你对贪官的手段呢?怎么对儿子就斥责没后文了?活该最后背宫人下毒报复死了,真是侮辱了秦王的称号。”
始皇帝和李世民:真的感觉都脏了。
没被天幕提醒还没想到这一茬,一提到就浑身不自在了。
朱元璋被如此指责可拿天幕没办法。
“朱元璋三子朱棡嗜杀成性,在封地上曾只因为将饭菜不合口味便将厨师活活烤死,随意处死侍从,甚至剖开孕妇肚子验证胎儿性别。朱元璋和朱标都很袒护啊,也是,毕竟姓朱嘛,哪怕是‘贱民’能比得上的,忘本就是快啊,二十年前你老朱家也是地里刨食的。”
朱标惭愧地低下头。
“中间还有几个迷惑儿子就不说了,但也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朱元璋十子沉迷炼丹,强征封地的幼童作药引,民怨沸腾,活该19岁就死了。”
……
朱元璋在场被点到名的儿子有一个算一个全部跪下,大臣们眼观鼻鼻观心,倒不觉得天幕针对胡说,毕竟这些皇子行事他们可是有所耳闻。
此刻更担心的是,天幕这般昭告,民怨沸腾啊,皇上若是不对这些皇子做出处置,要如何服众。
“再说说大明的蛀虫进化史,接下来就不是儿子了,而是不知道多少倍的后代。福王朱常洵,可是被赐田西万顷,相当于河南省三成的耕地。啧啧,到底是会投胎,朱元璋你当初也不该怨元末民不聊生。”
朱元璋这会儿被挖苦得脸红了青、青了紫,怒火不知道是针对天幕还是不孝子孙。
“李自成攻破洛阳时,被起义军煮成福禄宴,熬出三锅油,养猪场名不虚传,这难道不算熬猪油吗?”
朱元璋突然卸了力气,他没想到天幕居然会如此诛他的心。
一方面他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过错,一方面又明白这些都是事实。
“再比如说还有一个楚王,简首是脑子有病,用烙铁烫侍女取乐,强迫家奴吃屎喝尿,活该最后被人塞进竹笼沉江。还是死得太痛快了。”
朱棣这边一片沉默,连呼吸声都被刻意收敛,只能听到朱棣那好似破风箱发出的呼吸声。
他自是明白,除了他兄弟就是他的后代,还是明末。
一群宗室真就像是养的猪一样任人宰割,既为逆贼的残忍暴怒,又恨其不争。
“还有蜀王在封地闹饥荒时宁可粮食烂仓都不愿意赈灾,藏银百万两,难怪后来被民间起义军抓住做了人烛。多嘴解释一句,人烛就是掏空内脏填油脂当蜡烛烧,真是一点都让人同情不起来。”
百姓不说话,但眼睛里都是出气后的畅快。
朱元璋则是头疼得很,安抚民心这件事可是个大工程。
还有宫人传报毛皇后来了,朱元璋本想说让她回去,但马皇后面色难看走了进来,她要硬闯也没人敢真凉刀拦着。
“皇后,你怎么来了?”朱元璋看着她脸色好似大病初愈,明白她也听见了那些话。
马皇后的声音透露着深深的疲惫,看着跪地的儿子,“重八,按照国法处置他们吧。”
朱樉和朱棡不可置信地看向母后,马皇后不看他们:“是我们的错,子不教,是我没有教导好,理应同向天下万民请罪。”
朱元璋着急地说:“怎么就是妹子你的错?明明是这几个小畜生根里坏了。”
他刚刚还为林悦骂畜生暴怒,此刻自己骂出来倒是顺嘴。
朱棣那边同样忙啊,朱高炽和朱瞻基帮忙出谋划策,朱高煦反而站在一边干站着被当爹的嫌碍眼。
“朱元璋想要子孙后代享福,但偏偏就明朝的宗室最没用和最出名。他的宗室政策很拧巴,想要让后代过好日子,但又担心他们威胁皇权,所以才会制造出一群无权但能趴在大明身上吸血的畸形阶层。”
“而且出生为宗室根本没有退出选择,宋朝宗室还能通过科举入仕,明朝宗室则是被彻底圈养,朱家的基因都退化了,整出许多弱智和畸形。”
好家伙,这下子是全部都在检查自家的宗室了。
但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养着吧怕养出大明朝这种“猪”,不限制又怕宗室野心勃勃。
有什么办法能在一登基就让除了自己这一脉的宗室全部死翘翘呢?
不少皇帝产生了这种极端想法。
始皇帝:“科举入仕?”
这是天幕重复了很多次的说词。
秦汉时期的聪明敏锐之人都己经捕捉到重点,这就是隐形的好处了,哪怕天幕没有特意介绍,但他们能获取到隐蔽的信息。
后面的朝代总归有优于他们的国策,他们并非不知变通之人,只是一些内容都是一知半解,若是天幕能详细介绍就好了。
“明朝宗室从龙子龙孙到蛀虫肥猪,最终在明末被农民军和下一个政权清算,可以说是家族政治最失败的案例了。”
混成这个模样,也是很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