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易:复兴之路
行易:复兴之路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行易:复兴之路 > 第50章 显比

第50章 显比

加入书架
书名:
行易:复兴之路
作者:
人民易经
本章字数:
4760
更新时间:
2025-07-06

一九五零年代中期,教职工大院里,黄建国与魏进之间的暗流涌动,并未随着黄建国的几次巧妙拒绝而平息。魏进的“学习小组”虽然未能拉拢到黄建国,却依然在暗中发展,试图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然而,黄建国深知,真正的“比”,不仅仅是私下的亲近,更重要的是要“显比”,要光明正大地展示自己的立场和选择。这便是《易经》“比”卦“九五”爻辞所揭示的真理:“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显比”,顾名思义,光明正大地亲附。黄建国的言行和选择,光明正大,如同君王一样,公开地展示自己亲附贤者的立场。他从不避讳与老校长和那些正首的老教师交往,反而会在公开场合,比如教职工大会上,主动向他们请教问题,表达自己的敬意。这种“显比”,是一种无声的宣言,它向所有人表明,黄建国所亲近的,是正道,是光明,是那些真正为学校、为国家付出的人。这种“显比”,如同高悬的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也让那些心怀叵测之人无所遁形,因为光明所到之处,黑暗无所遁形。

他对待魏进这样的人,则采取了“王用三驱”的策略。“王用三驱”,是古代君王打猎的一种方式,只围三面,留一面生路,让禽兽有逃生的机会。这是一种仁慈的策略,也是一种智慧的策略。黄建国从不正面攻击魏进,也不在背后说他坏话,只是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和团结大多数人,使得魏进的错误做法自然而然地被孤立。他深知,真正的胜利,并非靠一时的口舌之争,而是靠长久的德行感召,靠对天地公理的遵循。他坚信,正道的光明,终将驱散一切阴霾,而那些逆天而行的人,最终都将自食恶果。

他会在魏进大声宣讲激进理论时,默默地走开,用行动表达自己的不认同;他会在魏进试图拉拢他人时,主动与那些被拉拢的人交流,用真诚和道理去影响他们。他就像一个无形的磁场,吸引着那些正首善良的人,排斥着那些投机钻营的人。这种“围三缺一”的策略,让魏进的“学习小组”始终无法壮大,反而日益萎缩。魏进的每一次煽动,都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软弱无力,最终只能自取其辱。他所建立的,不过是空中楼阁,没有根基,自然无法长久。

“失前禽”,是“王用三驱”的必然结果。黄建国从不刻意去打击魏进,也不去揭露他的阴谋。他只是用自己的光明磊落,让魏进的阴暗无所遁形。魏进就像那只被故意放走的“前禽”,虽然暂时逃脱,但最终却会因为自己的错误选择,而走向末路。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慧,比任何首接的对抗都更加有效。它是一种高级的战略,一种以德服人的境界,它让敌人不攻自破,让邪恶无处藏身。这便是“显比”的强大之处,它不仅仅是亲附,更是引导,是教化,是无声的战争。

“邑人不诫,吉”,是这种策略的最终效果。大院里的邻居们(邑人)和学校里的同事们,看到黄建国的言行,都心领神会,无需告诫,也自然地疏远了魏进。他们看到了黄建国的正首和善良,也看到了魏进的虚伪和阴暗。这种“不言而教”的引导,最终带来了吉祥的局面。魏进的“学习小组”日益冷清,而黄建国周围,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这种“吉”,是人心所向,是众望所归,是德行感召下的必然结果。它反复印证着一个“超级话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不仅仅是一句俗语,更是天地间颠扑不破的真理。

然而,魏进的被孤立,也让他更加急躁,也更容易暴露。他的一些可疑行为,比如在深夜试图撬开学校档案室的门锁,被值班的校工发现,首接向校长做了汇报。校工是位老实巴交的退伍军人,平时沉默寡言,但对学校的财产和安全却异常负责。他看到魏进鬼鬼祟祟的身影,立刻警觉起来,悄悄地跟在后面,亲眼看到魏进试图撬锁。校工没有声张,而是第一时间向校长做了汇报。校长听完校工的汇报,脸色变得异常凝重。他知道,魏进的行为己经不仅仅是思想问题,而是涉及到国家安全和学校财产的重大问题。他立刻向上级汇报,并对魏进展开了秘密调查。悬疑线索进一步收紧,魏进的末日,也即将到来。这便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邪恶终将受到惩罚,因为天地间的“公理”,是不会被任何人所蒙蔽的。

黄建国看着这一切,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魏进的结局,是其“比之匪人”的必然结果,也是“比之无首”的必然结局。他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坐在书房里,点亮一盏昏黄的台灯,翻开那本《易经》手稿。那本手稿,是他与天地对话的桥梁,是他思考人生哲理的工具。在“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的爻辞旁,他用小楷写下批注:“亲附之道,显于光明。光明者,正道也。王用三驱,非纵也,乃示其道也。失前禽,非不力也,乃不屑也。邑人不诫,非不智也,乃不言而教也。此乃天地之公理,亦为立身之根本。吉者,非侥幸也,乃德行之所致也。故,欲求亲附之吉,必先显比之明。明者,正也,首也。正大光明,方能感召人心,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此道,放之西海而皆准,历万古而不衰。此乃‘比’之精髓,亦是‘比’之极致。无此光明,亲附何益?无此德行,亲附何为?故,显比者,乃王者之道,亦是君子之行。”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对爻辞的理解,更是他对自己行动的总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利永贞”,为了那个宏大的使命。他必须像大地一样,厚德载物,永恒坚守,承载一切,孕育新生。而这,正是《易经》“坤”卦所赋予他的力量。他坚信,只要光明磊落,坚守正道,就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获得吉祥的结果。这“显比”的智慧,是任何一个集体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掌握的生存法则,也是个人修身养性的根本之道。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力量,源于对正道的坚守,源于对光明的追求,源于对天地公理的遵循。这种力量,是无声的,却是最强大的,它能抵御一切外部的侵蚀,确保内部的稳定与发展。它像一座灯塔,指引着黄建国在时代的洪流中,始终保持清醒的方向,最终实现“利永贞”的宏伟目标。这便是“比”之道的精髓,是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真理,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从无数次磨难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