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官道走了两三天转过最后一道山弯时,一抹灼目的艳红突然撞入眼帘——阴山乡到了。
整条街道被红色花朵簇拥着,像是流淌的晚霞凝固在了人间。那些花儿开得极盛,层层叠叠的花瓣如同少女的裙裾,却又透着几分张扬肆意。过往行人穿梭在花影间,衣角偶尔拂过花枝,惊起几瓣嫣红。
我信步走到街边一间挂着青布幌子的小店前,木质门板上还留着岁月的刻痕。店里飘出阵阵甜香,一位鬓角斑白的老板正擦拭着粗陶碗盏。"老板,冒昧问一句,这满街的花儿叫什么?"我抬手虚指门外。
老板闻言,手中的动作顿了顿,脸上浮起一抹自豪的笑意:"客官好眼力!这花儿唤作'绛花',可是当年一位仙长路过此地时随手撒下的种子。起初不过寥寥几株,多亏了乡里人代代精心照料,才有了如今这番盛景。"
他走到门槛边,轻轻抚过一朵低垂的花枝:"别看它生得娇艳,性子可要强得很能把大树吹起的风也无法吹起它。每年开春,花儿便会结出沉甸甸的种子,风都吹不动。乡亲们就一颗颗捡起来再将外层坚硬的保护皮扒下,在仔细种下,年复一年,才把这花儿种满了整条街。"
我望着花瓣上滚动的露珠,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心中暗自赞叹。这看似柔弱的花朵,竟藏着这般坚韧不拔的性子。
"对了,老板,"我问,"这乡里可是住着个叫李国的人?"老板手中的抹布猛地攥紧,目光警惕地上下打量着我:"客官打听他作甚?那人平日独来独往,莫不是犯了什么事?"
"您多心了,"我笑着摆摆手,"有些事情。"瞥见墙上挂着的莲花图案,突然想起传闻中阴山乡的莲花羹,"老板,来碗莲花羹解解渴,多少钱?"
"二文钱一碗!"老板的神色这才缓和下来,接过铜钱时,铜铃发出清脆的声响,"客官稍坐,这就给您做!"他转身进了后厨,不多时,厨房里便飘出阵阵清甜的香气。
莲花羹端上桌时,青瓷碗里盛着琥珀色的汤汁,几片薄荷叶浮在表面,几粒枸杞点缀其中,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轻啜一口,莲子的清香在舌尖散开,微苦中带着回甘,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待最后一勺羹汤落肚。我起身,顺着老板所指的方向朝乡东走去。
暮色将阴山乡的街巷浸染成青灰色,我踩着满地绛云花的碎影,终于在乡东尽头寻见那座破旧茅屋。竹篱歪斜,墙皮剥落处露出斑驳的夯土,连门扉都只剩半扇,被风一吹便发出吱呀的呻吟。
试探着叩响木门,指节触及的是潮湿朽木的触感。屋内沉寂片刻,忽然传来瓷器碎裂的脆响,紧接着是拖沓的脚步声,仿佛有人拖着千斤重的枷锁在挪动。
“谁?”沙哑的声音从门后传来,带着久病之人的虚弱。
我挺首脊背,声线清朗:“在下是姚广晨的弟子,特来还剑。”
话音落下,屋内陷入诡异的死寂。我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在寂静中愈发清晰,首到细碎的脚步声再次响起。木门缓缓开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出现在眼前。他身形佝偻,粗布麻衣满补丁。
“进来吧。”老者侧身让出一条缝隙,屋内霉味混着药香扑面而来。角落里药罐咕嘟作响,墙根处堆积着破碎的瓷片,显然方才的声响正是出自于此。
我解下背后长剑,双手奉上:“前辈,家师让我将‘建全剑’,还给前辈因在路上,用剑斩妖耽误了,如今我完璧归赵。”剑身被老者出鞘半寸,寒芒映出老者浑浊的瞳孔,枯瘦的手指无意识着剑,磨挲剑后,将剑插回鞘中,他却别过脸去说说。
“不必了。”他忽然轻笑,笑声里带着铁锈般的苦涩,“你师父对我有救命之恩,这剑便赠予你。”
“不可!”我前进半步,“家师再三叮嘱,定要物归原主。”
老者沉默良久,枯槁的手掌抚过剑身:“孩子,我的剑心和斗志早在三十年前那场大战中碎了。如今握着这剑,不过是握着块废铁罢了。”他转身时,我瞥见他后颈狰狞的伤疤,像是被什么武器撕裂的痕迹。
就在此时,一缕熟悉的灵力突然在识海中炸开,师父的传音:“徒儿,为师再给你一个任务——让他找回他的斗志并找到你自己的剑心。”我浑身一震,抬眼望向老者孤寂的背影,终于明白这趟归还的不仅是剑,更是学习。
我攥紧剑,首视着李国前辈浑浊却暗藏锋芒的双眼:"那就由我,找回你的剑心和斗志,并找着我自己的剑心。
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浮起一抹苦笑,枯瘦的手指着廊柱上斑驳的剑痕:"呵呵,小家伙,不要多费时间在我这个糟老头子身上了"他转身去。
"听师傅讲过,您当年持剑和一个宝鼎守护万家平安,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并不是什么糟老头。"我急切上前半步,靴底碾碎枯叶的脆响在寂静院落里格外清晰。记忆中师傅描述这段往事时说他是伟大的人,但此刻眼前老人的黯淡形成刺痛的反差。
李国前辈扶着门框的手微微颤抖,最终只是轻叹:"你说什么便是什么吧。"他佝偻着背走向内室,背影在门框投下扭曲的剪影,"东边那间小厢房许久没人住了,折腾几日,你便也就回去吧。"
暮色顺着屋檐的滴水瓦漫进来,在青石板上流淌成暗河。我望着老人消失的方向,将剑握得更紧:"不,我一定会找回您的剑心和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