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身嫁人后,侯爷他追悔莫及
替身嫁人后,侯爷他追悔莫及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替身嫁人后,侯爷他追悔莫及 > 第11章 宁景宸出手

第11章 宁景宸出手

加入书架
书名:
替身嫁人后,侯爷他追悔莫及
作者:
竹岛的凌傲北
本章字数:
3232
更新时间:
2025-07-07

三天后,吏部签押房。

阳光透过高窗,在光滑如镜的紫檀木桌面上投下几道明亮的光柱,细小的尘埃在光柱中飞舞。空气中弥漫着陈年墨锭和纸张特有的味道,以及一种深沉的、属于权力核心的肃穆。

吏部侍郎王大人正襟危坐,手中捏着一份刚刚由通政司转来的公文。这是一份关于官员调动的呈报,需要他最终核验用印。他扶了扶鼻梁上的水晶眼镜,目光落在其中一行:

“翰林院编修顾清远,才具明敏,勤勉任事。今有云南道监察御史一职出缺,该处地处边陲,民情复杂,亟需干练之员历练考察。着顾清远即日启程,赴任云南道监察御史。”

王侍郎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云南道监察御史?那可是个出了名的苦差!瘴疠之地,山高皇帝远,民风彪悍,吏治更是盘根错节,一潭浑水。多少京官视之为畏途。顾清远此人他有些印象,新科进士,文章锦绣,为人也谦和清正,是个好苗子。按常理,这等清贵又前途无量的翰林编修,若无重大过失或特殊背景,至少也该在京城熬上几年资历,然后外放也是富庶之地。怎么突然就被打发到那种鬼地方去了?

他下意识地抬头,望向坐在对面太师椅上的人。

宁景宸一身深紫色麒麟补子官袍,衬得他身姿越发挺拔如松。他并未坐在主位,只是随意地占据了下首的一张太师椅,姿态甚至有些闲适。此刻,他正慢条斯理地用杯盖撇着茶碗中浮起的嫩叶,动作优雅从容。袅袅的茶香升腾起来,氤氲了他俊美的侧脸,让人看不清他眼底的情绪。

“侯爷,” 王侍郎斟酌着开口,语气带着谨慎的试探,“这顾清远……调任云南道御史,是否……仓促了些?下官记得,他入翰林院尚不足两年,考评皆为上等。骤然远调边陲苦寒之地,恐非历练,反是磋磨啊。”

宁景宸手中的杯盖与杯沿轻轻一碰,发出“叮”的一声脆响,在寂静的签押房里格外清晰。他眼皮都未抬一下,声音平淡无波,听不出丝毫情绪:

“王大人此言差矣。” 他端起茶碗,浅浅啜了一口,“玉不琢,不成器。越是上等之材,越需艰苦磨砺。云南虽远,民情虽杂,却正是锤炼其心志、增长其才干的好地方。陛下常言,京官不可久居安乐窝,需知民间疾苦、疆土之重。顾编修年轻有为,正当此时。此乃朝廷对其寄予厚望,何来磋磨一说?”

他的语调不高,甚至带着一种循循善诱的意味,仿佛在阐述一个再明白不过的道理。然而,话语里透出的那种不容置疑的定论,以及那平淡之下隐隐散发的威压,却让王侍郎心头一凛。

王侍郎看着宁景宸那张波澜不惊的脸,又瞥了一眼手中那份调令公文。公文格式严谨,理由冠冕堂皇,挑不出任何错处。但他浸淫官场数十年,如何嗅不出这其中的异常?云南道御史?这差遣……与其说是重用提拔,不如说是变相的流放!顾清远这是得罪谁了?难道是……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王侍郎的脑海,瞬间让他后背沁出一层冷汗。他想起了前几日揽月阁诗会上的风闻。据说,这位新科进士顾清远,似乎与宁侯府上那位深居简出、才情出众的夏姑娘,在诗会上有过一番颇为投机的诗词唱和……

再看眼前这位权倾朝野的宁侯,此刻虽面无表情,但那周身萦绕的、几乎凝成实质的冰冷气场……王侍郎只觉得喉咙发干,一个字也不敢再多问了。

“是,是……下官愚钝,未能领会朝廷深意。” 王侍郎连忙挤出笑容,拿起手边沉甸甸的吏部大印,蘸满了鲜红的印泥,对着那份调令公文,重重地、毫不犹豫地盖了下去!

“啪!”

一声闷响,如同给一个年轻才俊的前程,敲下了无情的判章。鲜红的印文覆盖在“顾清远”三个字上,显得格外刺目。

宁景宸的目光这才淡淡扫过那方鲜红的印迹,眼底深处,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属于掠食者抹去猎物痕迹后的冰冷快意。他放下茶碗,动作依旧优雅从容,仿佛刚才决定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王大人办事稳妥。” 他站起身,玄色官袍的衣摆拂过光洁的地面,声音平淡无波,“吏部为朝廷选贤任能,责任重大,辛苦了。”

说完,他不再停留,转身径首走出了签押房。留下王侍郎一人,对着那份墨迹未干的调令,兀自抹着额角渗出的冷汗,心头只剩下深深的寒意和叹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