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鼠要修仙
一人一鼠要修仙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一人一鼠要修仙 > 第55回:潜学苦修

第55回:潜学苦修

加入书架
书名:
一人一鼠要修仙
作者:
凯中堪舆
本章字数:
4536
更新时间:
2025-06-30

藏经阁“医典”的书架上不仅有常见的《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黄帝内经》等官方或流传甚广的版本,更有许多标注着“嵩山本、“伏牛本”、“某某禅师手录”的抄本或孤本。丁天赐随手取下一本标注为“玄苦禅师手录·嵩洛草药异闻”的册子,翻开一看,里面不仅图文并茂地记录了嵩山、洛阳一带特有的草药形态、药性,更详细记载了玄苦禅师行医数十年间遇到的特殊病例、用药心得,甚至还有对一些草药在特定环境,例如瘴气之地、古战场遗址等地方药性变异现象的观察!

他尤其留意那些关于“灵识损伤”、“邪秽侵体”、“异兽疗养”的零星记载。虽然少林僧侣接触异兽的案例不多,但佛门对于精神、神识的研究颇有独到之处,一些高僧关于“禅定安神”、“愿力驱邪”的论述,结合他自身的医道上的理解,为他温养毛球提供了新的思路。

接下来的日子,丁天赐的生活变得规律而充实。每日上午去藏经阁浏览医典,埋首于浩瀚的医书典籍之中。从本草辨识到方剂配伍,从疑难杂症到金针砭石之术,他如同干渴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少林千年积累的医学智慧。

下午与刘庆一起练武,少林武学博大精深,拳、掌、刀、剑、枪十八般武器,铁布衫、金钟罩各式硬气功,易筋经、洗髓经、大般若功等功法,除了一些少林规定禁止外传的,丁天赐均有涉猎学习与修炼。

傍晚则为灵鼠毛球作灵力疏理,感知其体内经络,设计功法运行路线,晚上则开始自我的修炼,打通头部经脉。

头部经脉起于督脉风府分左右,走风池,脑空,承灵,正营,目窗,阳白,承泣,地仓,终于承浆与任脉交会,而左右承灵又分出一路支脉与百会穴会合,增加风府、承浆与左右承灵西个主穴气旋,一旦贯通头部经脉,丁天赐体内将总共形成一大三十小气旋储存灵力,为他在以后的修行与战斗中提供强大的支持。

对于毛球,现在丁天赐正在为它设计二境功法,就是仿人类的任督二脉进行设计,经过几个月的时间,丁天赐也基本上完善了,还欠最后的核实与修正。

一日,丁天赐在藏经阁翻阅一本名为《南疆虫瘴考》的残本时,目光被一段描述深深吸引:尸瘴蛊母,性极阴邪,存反噬之力,一旦反噬,伤及灵识,更蚀生机。

然天地万物相生相克,在阴阳交错的地会有阴阳池,阴阳池中一般育有二花,一为“赤火黄金莲”。它生于烈焰之中,花瓣金黄璀璨,却蕴含着极寒的药性。二为“冰灵彼岸花”,它生于寒池之中,花瓣冰晶奇幻,性如魂果,却蕴含着火热温养的药性。若得“冰灵彼岸花”则可中和解除尸瘴蛊母之后患。

而根据毛球所言,它现时似乎并不存在那邪蛊母虫反噬的阴秽死气。估计是得益于达摩洞的禅意所助洗涮清净了,不过这冰灵彼岸花的描述,无疑给他指明了一个方向,毛球的成长中若能寻得冰灵彼岸花与赤火黄金莲,或者会有很大帮助。因此,丁天赐将这段记载牢牢记在心中。

有时候,毛球也会自行外出玩耍,但多是在晚上丁天赐开始修行之后。且每天清晨也会准时归来,当看见丁天赐醒来,它会立刻发出兴奋的“唧唧”声,后腿一蹬,如同离弦之箭般窜了过来,几下就攀上了丁天赐的肩膀,用小脑袋亲昵地蹭着他的脸颊,将一晚的玩耍在“唧唧”声中通过心神感应简单分享给丁天赐。

丁天赐笑着将它捧在掌心,感受着它蓬勃的生机和依恋,心中充满了温暖与力量。他轻轻点了点毛球的小鼻子:“小家伙,今天精神很好嘛……”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如此又过了两个多月,终于丁天赐的头部经脉完全贯通,正式成为三境九转修士。一大三十小共三十一个气旋为他储存着庞大的灵力,按丁天赐的估计,每五个小气旋中储存的灵力就相当于下丹田中大气旋的储存量。因此,丁天赐一人的灵力就等于普遍七个修士的灵力储量了。

当这三十一个气旋完全储足灵力,丁天赐将成为三境大圆满修士,若要再晋升就需要渡魔境劫了。

这魔境劫,对修行者而言,实乃一场凶险至极的考验。无数修士终生无法跨越此关,纵有迈进者,亦常深陷其中,首至寿元耗尽。故此,世间修行之人亦将其称为“妄境劫”。

此劫更被视作仙凡分野之界。若能破开魔障、历劫而出,修行者便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从此与凡俗区分,被尊为“人仙”。

这奇异劫境何以名为“魔境”或“妄境”?盖因修行者于此劫境之中,可随心演化,一切恍如梦幻,此即魔境、妄境之玄妙。因己证入此境,便相当于掌握了一门神通,可推演一切的神通。

此劫有真堪破与假堪破,有人可以很快,但有人或要历经多年劫难,但期间一首需持守本心,行止如常,自然而然地破境而出,方为真堪破。而假堪破……往往必然是自以为是的堪破,最终结果是耗尽寿元而亡。

若有人向你解释魔境真相,或指点在何种情形下该如何做方能堪破,皆是徒劳。此类言语,反成累赘,只能是徒增障碍。

为何?因为在真正的魔境劫中,越是刻意行事,为破境而破境,只会是由一妄境堕入另一妄境,从一魔境陷进另一魔境,永远在其中沉沦。

譬如,有人听闻魔境玄妙,便开始设想:一旦身入此境,当如何行事方能破魔而出。此般念头,便是“知见障”,而这知见障,恰恰最为难除。

因此,作为师长者,一般只点醒弟子:此关,如梦,一场心想事成的大梦。却绝不会告知弟子破境之法。因为一旦说出,往往反会成最大困扰。

而作为师长者更不会主动询问弟子魔境经历,因为一旦问,反会令后辈不知是否己历劫,自己是否还在劫中。

当初闲谈各劫境之时,师父高飞对魔境劫亦是轻描淡写,仅以一句告诫丁天赐:“一场心想事成之梦。无论现实或梦中、无论能否分辨,皆应行止如常。”那时丁天赐刚十五岁,未曾深究,故对此劫难的认知,终究浅显。丁天赐此时回想昔日师父之言,亦知魔境劫凶险非常,否则也不会被誉为仙凡之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