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逆袭从军功章开始
我的逆袭从军功章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我的逆袭从军功章开始 > 第15章 归零之后崛起

第15章 归零之后崛起

加入书架
书名:
我的逆袭从军功章开始
作者:
爱吃海带醋的艾瑞
本章字数:
9026
更新时间:
2025-06-20

西京城的风波,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在荡涤污浊、卷起滔天巨浪之后,终归渐渐平息。媒体的喧嚣褪去,法院的警戒线撤除,焦黑的废墟被推平,新的楼盘广告牌覆盖了昔日“火神”的火焰王冠。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肃杀的余味,但更多的是尘埃落定的疲惫和劫后重生的空旷。

李卫东的轮椅碾过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光洁如镜的地面,发出低沉的嗡鸣。巨大的落地窗外,是铅灰色的北方天空和远处跑道上起降的钢铁巨鸟。他穿着简单的夹克,左腿的支架隐藏在宽松的裤管下,依旧能看出些许僵硬。脸上少了些战场和法庭淬炼出的锋锐戾气,多了几分沉淀后的平静,只有那双眼睛,在平静深处,依旧燃烧着不灭的星火。

手机震动。越洋电话的信号带着轻微的延迟。

“落地了?”方明远的声音传来,带着长途通话特有的沙哑和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那场惊心动魄的“弑师”审判,如同抽走了他半生的精气神,但声音底子里的那股力量感仍在。

“嗯,刚过边检。”李卫东的声音平稳。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只有细微的电流声。“好。”方明远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苍茫,“西京这潭水…清了,也浅了。西北政法,太小,终究装不下你蹚出来的那条路。”他顿了顿,仿佛在斟酌词句,“出去看看。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更复杂的规则。用别人的游戏场,磨你自己的刀。刀…不能钝。”

没有多余的叮嘱,没有煽情的告别。只有一句沉甸甸的“刀不能钝”,像一块磨刀石,隔着万里重洋递了过来。

“明白,方老师。”李卫东握紧了手机,指关节微微泛白。他看着窗外一架腾空而起的波音777,巨大的引擎轰鸣仿佛穿透玻璃,震动着脚下的地面。“刀…磨快了,就回来。”

电话挂断。忙音在耳边萦绕。李卫东摇动轮椅,汇入熙攘的人流。背影融入巨大的航站楼,渺小却带着一种破茧而出的决绝。身后是尘埃落定的故土与恩仇,前方是深不可测的异国熔炉。

---

三年后。纽约大学法学院(NYU)斯特恩商法图书馆。巨大的穹顶高远深邃,如同知识的星空。冰冷的白光从高高的天窗倾泻而下,照亮一排排顶天立地、如同钢铁森林般的深褐色书架。空气里弥漫着旧羊皮、油墨和中央空调过滤后的、一丝不苟的洁净气息。安静得能听到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和自己轮椅轮子碾过地毯的微弱摩擦。

李卫东坐在靠窗的位置。窗外是曼哈顿下城令人窒息的钢铁丛林,玻璃幕墙在冬日惨淡的阳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光。他身上的旧夹克换成了剪裁合体的深灰色羊绒衫,左腿的支架依旧存在,但隐藏在挺括的西裤下,不仔细看己难察觉。脸上褪去了最后一丝青涩,线条更加硬朗,下颌线绷紧,带着一种被高强度知识淬炼后的冷静与疏离。

他的指尖划过面前摊开的一本厚重典籍的烫金书脊——《美国反垄断法:理论与判例精要》(U.S. Antitrust Law: Doe and Practice)。书页边缘密密麻麻贴满了彩色索引标签,空白处是各种颜色的笔迹:冷静的蓝是法条注解,沉郁的暗红是批判性质疑,凌厉的黑是案例关联箭头。旁边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开着一个复杂的金融模型,曲线图和数据流无声地滚动。

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影子。他微微蹙眉,目光穿透书页上繁复的英文术语和判例逻辑,仿佛在拆解一个无形的精密武器。在这里,法律不再是西北政法阶梯教室里充满人情温度的血肉之躯,而是一套冰冷、高效、如同精密仪器般的规则体系。每一个判例,每一个法条解释,背后都牵扯着千亿级的资本博弈和看不见硝烟的全球战争。

“Li?”一个温和的男声在身旁响起。是导师安德森教授,一位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如鹰的犹太裔法学权威。他手里拿着一份装帧精美的文件夹。

李卫东抬起头,眼神瞬间从书页的深海中抽离,恢复了礼貌而专注的平静:“Professor Anderson.”

安德森教授将文件夹放在他面前,封面上印着醒目的烫金橡树徽标。“Golden Oak Capital(金橡树资本)的正式聘书。亚太区高级合规总监。年薪、期权、权限…都远超我们的预期。”他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他们看中了你在跨境并购监管和反垄断风险规避方面的独特洞察,尤其是…对新兴市场‘潜规则’的穿透力。”他特意加重了最后几个字,意有所指。

文件夹里,是印制考究的Offer Letter。那一串串的数字,代表着曼哈顿顶层公寓、私人飞机、全球资本市场的核心话语权…这是无数华尔街精英梦寐以求的王座。

李卫东的目光在那些数字上平静地滑过,没有激起一丝波澜。他合上文件夹,没有立刻回答,只是望向窗外。曼哈顿的灯火次第亮起,如同地上星河,冰冷而璀璨。在这片星河的倒影里,他仿佛看到了西京城郊那片被推平的焦土,看到了梧桐巷书房里袅袅的檀香,看到了病榻上那本深蓝色的《刑法》,看到了王强那张麻子脸上混不吝的笑…

深夜。纽约上东区公寓的落地窗外,城市灯火彻夜不眠。李卫东站在窗前,手里握着的不是红酒杯,而是一部老旧的卫星电话。他拨通了那个烂熟于心的、跨越半个地球的号码。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传来王强带着浓重睡意和惊喜的咋呼声:“喂?东哥?!这大半夜的…美国那边是白天吧?啥指示?”

“麻子,”李卫东的声音透过电波,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度和紧绷,“老家…那半亩辣椒试验田…怎么样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更大的音量,睡意全无:“我靠!东哥!你总算问这个了!牛逼大发了!你寄回来的那啥…啥‘死神之吻’、‘卡罗莱纳死神’的种子,真他娘的够劲!第一茬儿下来,差点没把农科所那帮戴眼镜的专家给辣进医院!现在改良到第三代了!辣度可控,香味更足,抗病还强!咱自己育的种!绝对独一份!就等你回来开干了!”

王强的声音兴奋得劈了叉,隔着太平洋都能感受到那股混着泥土味和辣椒劲儿的蓬勃生命力。

李卫东静静地听着,嘴角极其细微地向上弯了一下。冰冷的城市灯火映在他深不见底的眼瞳里,那簇沉寂了三年的火焰,在王强咋咋呼呼的描述中,被那遥远故土的辛辣气息,悄然点燃。

他挂断电话。窗外的曼哈顿星河依旧璀璨,却再也无法倒映在他眼中。他拿起桌上那份印着金橡树徽章的华丽聘书,看也没看,随手丢进了角落的碎纸机。机器发出低沉的嗡鸣,将那份无数人渴求的前程,绞成了细碎的纸条。

他走回书桌,拿起那支陪伴他走过战场、法庭、病榻、异国他乡的暗红色钢笔。笔尖悬停在空白的便签纸上,停顿片刻,然后,力透纸背地写下两行字:

**“Accept my deepest appreciation, but I must dee. My roots call me home.”**

(“深表谢忱,然必须婉拒。吾根在故土。”)

---

三年又三个月。西京新落成的国际机场T5航站楼。巨大的钢结构穹顶如同振翅欲飞的鹏鸟,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下,明亮而充满未来感。一架线条流畅、银灰色的湾流G650公务机,如同优雅的隼,稳稳地滑入专属停机位。引擎的轰鸣声由强转弱,最终归于寂静。

舷梯缓缓放下,与光洁的地面精准对接。

舱门打开。一个身影出现在门口。

深灰色的意大利顶级定制西装,包裹着挺拔而略显清瘦的身形,每一个褶皱都透着低调的奢华。同色系的羊绒大衣随意搭在臂弯。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露出的额头和更加深刻硬朗的轮廓。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镜片后那双眼睛,深邃如古井,沉淀着跨越重洋的风霜与洞悉世事的冷静,唯有最深处,跳动着一点久违的、锐利如初的光芒。

他步下舷梯。步伐沉稳,每一步都踏得异常坚实。只有最熟悉的人,才能从那几乎难以察觉的、左脚落地的些微新重感中,窥见那场雨林血战和仓库大火留下的永恒印记。

停机坪上,一辆崭新的黑色迈巴赫旁,王强早己按捺不住。他一身骚包的亮蓝色西装,头发梳得油光水滑,麻子脸因为激动和笑容挤成了一朵盛开的菊花。三年商海沉浮,他身上的市侩气被磨掉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着精明和底气的油滑。他身后,西名穿着统一深色制服、神情干练的年轻职员,拉着一条醒目的红色横幅:

**“热烈欢迎李卫东董事长回国!”**

横幅下方,是全新的“战旗”食品集团LOGO——主体不再是抽象的金色军功章,而是由无数道锐利线条构成的**半枚烧融变形、边缘却浴火重生般淬炼出璀璨金边的军功章残骸**!它以一种更加现代、更加凌厉、带着伤痛与不屈的姿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霸气尽显!

李卫东的脚步在迈巴赫前停住。目光扫过横幅,落在那枚全新的、充满力量的LOGO上,最后定格在王强那张笑成菊花的麻子脸上。镜片后的眼神,平静无波,嘴角却极其细微地向上勾起一个难以察觉的弧度。

“东哥!”王强一个箭步冲上来,想拥抱,又碍于李卫东一身昂贵的行头,手伸到一半改成用力拍他的肩膀,声音激动得发颤,“可算把你盼回来了!这排场!这飞机!牛逼!太牛逼了!”

李卫东抬手,轻轻拂开王强过于热情的手掌,动作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自然疏离。他的目光越过王强,投向航站楼外西京城崭新的天际线,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机场的风声和引擎余音,带着一种淬火归来的冰冷与笃定:

“少废话。人呢?”

王强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拢,麻子脸绷紧,小眼睛里射出精明的光,压低声音:“按你吩咐,都‘请’到会议室了。金橡树亚太的CEO,带着俩副总裁,一个法务总监,阵仗不小。还有…”他凑得更近,声音压得更低,“姓赵的那个老狐狸,也来了,打着‘叙旧’的旗号,估计是想探探虚实。”

李卫东微微颔首,脸上没有任何意外。他拉开车门,动作利落地坐进迈巴赫宽大舒适的后座,将臂弯的大衣放在一旁。

“走。”他吐出简洁的一个字,目光透过深色的车窗,望向市区方向,眼神锐利如即将出鞘的军刀。

迈巴赫无声地滑出停机坪,汇入机场高速的车流。王强坐在副驾,回头兴奋地搓着手:“东哥,这次回来,咱玩把大的?是不是要干翻金橡树那帮洋鬼子?你指哪我打哪!”

李卫东没有回答。他靠在真皮座椅上,闭上眼睛,仿佛在闭目养神。只有紧抿的唇线和微微绷紧的下颌,泄露着他内心汹涌的暗流。

车窗外,西京城崭新的高楼大厦飞速掠过。这座浴火重生的城市,正张开怀抱,迎接着它淬火归来的游子,也即将迎来一场新的、不见硝烟却更为凶险的资本战争。

---

**下一章预告:《资本宴上的辣椒酱》**

> 战旗集团顶层会议室,270度落地窗俯瞰新城。长条会议桌光可鉴人,空气里弥漫着顶级咖啡豆的焦香与无声的硝烟。

> 金橡树CEO约翰逊推过一份收购草案:“李先生,战旗的品牌价值我们非常认可。这个数字,体现了金橡树的诚意。” 后面跟着一串令人眩晕的零。

> 李卫东指尖拂过烫金草案,未翻一页:“约翰逊先生,战旗的核心价值,不在报表上。”他抬眼,目光如冰锥,“在你们去年试图垄断的西南辣椒原料产区,我控股了七成种植合作社。你们那份‘优化’供应链的报告,漏洞像筛子。”

> 王强适时推门而入,将一瓶贴着新军功章LOGO、鲜红欲滴的“战神”辣酱,“咚”一声墩在光洁的会议桌上!瓶身冷凝水珠滚落,辛辣霸道的气息瞬间撕裂了咖啡的醇香。

> “尝尝?”李卫东嘴角勾起淬冰的弧度,“这才是战旗的根,和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