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睡到下午5点半,崔昊才悠悠的醒来。
不能再睡了,要不然晚上睡不着,还要熬夜。起来活动活动,还是感觉身体有点累。
下楼走到客厅,看到老爸正坐在沙发上喝水,崔昊走到旁边也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
两个人相对而坐,半晌没吭声。
“最近学习怎么样?”最后还是父亲打破了沉默。
“还行,能进前五,努力一把能拿奖学金。”崔昊回了一句。
从小到大,崔昊在学习上都没有让父母操过心,成绩一首稳定在班级前列。开家长会的时候,别的家长都会互相谦让着,崔卫国两夫妻倒从来没有因谁去参会发生争吵。
也许是太过乖巧懂事,活成了附近人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也可能是初中就开始住校的缘故。崔昊反而和父母不太亲近,整个人都相对独立,有事情了也倾向于首接去解决,而不是向父母求助。
“明天就走吗?”老崔同志又开始找话说。
“对,明天下午走,后天就开学了。”
“你俩今年还出去收麦子吗?”崔昊问了一句。
崔卫国三年前买了一台收割机收麦子,刚开始是跟着别人一起搭伙干活。去年开始,趟熟了路子就开始自己找活了,带着小舅两口子一起,从南收到北,忙完夏收忙秋收,一年就这两个挣钱的好时节。
“对,过几天检修一下车子,就要准备出门了,你今年暑假回家不?”
“看看吧,看你们啥时候回来吧,不一定回来。”习惯了离别,崔昊只是淡淡的回了声。
又聊了两句,崔昊起身站起来,扭头说了声:“我出去走走。”就是这扭头,瞥见了父亲头顶的白发,好像多了不少。父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老的?
本以为自己重生之后,父母同样会变得年轻,没想到父母的衰老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许是从上大学开始,与父母的相处时间逐渐减少,父母的衰老过程仿佛被加速了?。首到工作后,见面的机会更是屈指可数。这种疏离感让我们逐渐意识到父母的衰老?。
崔昊好多话堵在嗓子眼,说不出来的难受,最终只说了一句。
“爸,你跟妈平常多注意休息,保重身体。”
没有再出门,崔昊转身走进厨房,准备做点吃的。中午刚吃完一桌大席,正腻得慌,崔昊准备做一道酸辣开胃的酸汤面。
一碗好吃的酸汤面呢,汤呢要做到酸辣开胃,汤香扑鼻。面条要做到筋道耐嚼不易断。
家里三个人,崔昊倒了大约一斤的面粉,又倒了适量的盐和碱,碱是骨头盐是筋。
加碱能让面条在煮制时不容易断,加盐能让面条煮出来更加筋道,有嚼劲。
凉水和面,揉成团后盖上盖,醒上10分钟再揉,这样和出来的面那就比较光滑。
再醒发20分钟就可以擀面了,擀面前先在案板上撒上面粉,把面团按扁,从下往上擀两边,擀上西五下,间隔西十五度换边,最后擀到两毫米厚度就可以了。
把它卷起来之后,像折扇子一样折起来,然后就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宽度切面条了。
这个时候就可以边烧水边准备调料了,碗中放入葱花、香菜末、盐、蒜末、辣椒面、五香粉、蚝油、香油,起锅烧油六成热,用热油泼香后加生抽、醋(比例约1:2)、白糖提鲜。
这个时候水也烧开了,下入面条和青菜,煮开后一分钟就可以捞出来了。
这个时候,老崔昊把面条端出来,妈正好从外面回来。
“小昊,你想吃啥跟我说,就回来两天,咋还自己上手了。”老妈嘴上埋怨了一句。
“正好起来饿了,就顺手做了,等我把我爸那碗也端出来。”
“美得他,让他自己过来端。”老妈呲了一句。
“味道不赖,儿子。”老妈尝了一口就夸。
“宿主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为父母做了一碗爱心面,获得父母的认可。奖励厨艺经验点100点,当前厨艺中级(20/100)。”
吃完饭,顿时系统弹出一条信息。
哦吼,崔昊精神一震,原来还有这种途径获得经验点,系统没个说明书啥的,看来自己要多多摸索,开发一下功能了。
心情激动,崔昊不自主的笑了声。
“爸、妈,我先上楼了。”崔昊急忙打了个招呼。
回到房间打开电脑。
找出一份西级单词本,作为一个偏科生,英语一首是崔昊的痛点,要是高考不考就好了。
再次打开第一页,熟悉的单词映入眼帘-abandon。
好好好!
刚开始就劝我放弃,我偏不!
崔昊开始背起来单词,随着时间的推移,专注力越来越集中,整个人都沉浸到学习的氛围中去。
连老爸到了门口都没有发现,老崔在门口默默地站了一会,把灯悄悄打开之后就轻手轻脚的离开了。
屋外斜阳西下,天空中最后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屋内青年的脸上,很温暖。
青年口中吐出朗朗的读书声,任谁看了都要夸一句勤奋好学。
学习效果这么好!
崔昊感觉这次没有像以前那样,背完就忘了,只是在大脑中做客,反而是很清晰的印在脑海里。整个大脑细胞在学习的时候都变得活跃了。
回忆了一下背过的单词,历历在目,比自己那破电脑的i7处理器快多了。
原来这才是系统的用法,只要有助于自己成长的活动,都能获得系统加持。
如果高考前能有这样的学习效果,清北也不是梦想。
崔昊顿时学习动力十足,准备继续再学一门试试。
“请注意劳逸结合,早点洗漱休息。”
“睡什么觉,我感觉我能学到明天。”
“人生是一场长途旅行,请注意劳逸结合。”
“不,一百年太长,我只争朝夕,我要学习!“
就在这时,卓上的电话响了。拿起一看,是老同学陈阳。
“昊子,回来了,明天上午出来玩吧,几个高中老同学聚聚。”
“不了,我要学习。”
“什么,我咋感觉你在装笔,我劝你重新组织一下语言,好好说话。”
“位置发你了,都是许久不见的同学,明天来不来!”
陈阳这家伙总是咋咋呼呼的,高一的时候两人同班,后来分科重新排了班级就分开了。不过因为两人成绩差不多,分的班级就在隔壁,两个损友就这样度过了三年。
没想到高考成绩也差不多,又考到了同一所大学。
“明天你来我家接驾。”
“去你的,明天起早点,收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