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赵高听到嬴政的这番话,心里的绝望逐渐蔓延至全身,整个人在地。
他跟随嬴政几十年,从未见过那样冰冷绝情的眼神。
“来人,将这条老狗推出去五马分尸,剁成肉泥!”
嬴政满眼都是厌恶。
他恨透了赵高,之前徐福一事,他己经网开一面,放赵高一马,可没想到这个狗东西野心居然这么大,不仅颠覆大秦的政权,还成为秦朝灭亡的罪魁祸首。
几个大秦锐士疾步而入,二话不说便把赵高拖出殿外。
他们心里也全是恨。
大秦帝国是他们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多少兄弟袍泽死在了战场上,最后却被赵高给断送了。
“陛下饶命啊!奴婢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求陛下开恩啊。”
赵高还在拼命求饶,可嬴政这一次再也没有心软。
很快。
大殿上便没有了动静。
“胡亥!”
嬴政目光忽然又盯向胡亥。
此刻的胡亥早就吓得六神无主,跪在地上拼命磕头。
“父皇,儿臣是冤枉的,都是赵高平日里教唆儿臣争夺皇位,跟儿臣没有关系啊。”
胡亥哪里还有心思替赵高隐瞒,想尽一切办法把锅甩出去。
听到胡亥的解释,大殿内的群臣百官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原来赵高真的在暗地里窜连皇子,意图谋反啊。
他们刚刚还对仙人说的话有所怀疑,可现在终于明白,仙人果然知晓未来。
嬴政气的浑身发抖,他是多么不想相信天幕上说的那些话。
可胡亥这个畜生却硬生生打碎了他仅存的一丝幻想。
“拉出去,斩首!”
嬴政挥挥手,决定大义灭亲。
他不可能给大秦留下任何一丝一毫的后患。
谁敢让大秦灭亡,他就要谁死!
即便是自己亲生儿子,也照杀不误!
“父皇饶命啊!我可是你的儿子。”
胡亥嚎啕大哭,悔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听赵高的那些胡言乱语,起了争夺皇位的心思。
可他再怎么挣扎求饶也没用,大秦锐士立刻进殿将他给拖出去斩首。
处决完赵高和胡亥后,嬴政疲惫的坐在龙椅上。
“朕用人不明,险些断送祖宗的江山社稷,多亏了仙人明示,避免了我大秦亡国。”
“从今日起,仙人便是我大秦祖神,受我大秦万民香火。”
嬴政真心感激秦牧。
要不是他的话,或许大秦帝国真的会断送在这两个畜生的手中。
“陛下圣明。”
百官纷纷高呼。
嬴政面无表情:“蒙毅,去把扶苏叫回来。”
“是。”
蒙毅匆匆而去,片刻后,带着扶苏走进大殿。
嬴政看着自己的长子,忽然觉得顺眼许多,比起胡亥和赵高,他至少像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传旨,即日起册封长公子扶苏为太子,李斯、蒙恬、王翦为太傅,辅佐太子处理朝政。”
以前嬴政之所以迟迟不立扶苏为太子,就是想再多磨练磨练他的性子,让他经历的多一些,日后治理国家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但现在,嬴政的想法变了。
太子之位一日不落实,就会让有心之人钻空子,赵高和胡亥就是典型的例子。
“臣等遵旨。”
李斯、王翦、蒙恬拱手谢恩。
李斯暗自松了口气,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感觉自己像是重获新生似的。
蒙恬更是如临大赦,刚刚秦牧说他被逼自杀的时候,把他都听懵了。
以他的忠心程度,如果赵高真的假传圣旨的话,他肯定会毫不犹豫的自杀。
仙人这是间接的救了他一命啊!
而这时。
天幕上,秦牧再次开始首播带货。
“家人们,刚刚主播说到一些历史上的事情,看到有很多人感兴趣。”
“既然提到历史,在这里主播多说几句,我华夏的历史悠悠璀璨,无数先贤凝聚了超凡脱俗的智慧和经验。”
“那么主播今天想给大家推荐一套丛书。”
说着,秦牧将一套丛书推到镜头前,介绍道:“了解历史的家人们都知道,西书五经是咱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典籍的思想,铸就了我们华夏的灵魂。”
“历史上的朝代都是外儒内法,儒以载道,法以治民,而西书五经就是儒家经典中的经典。”
“今天给大家上一个福利,原价299的一套西书五经,现在只需要79.9,就可以带回家。”
唰!
当嬴政听到秦牧说到外儒内法,儒以载道,法以治民的时候,猛然从龙椅上站起来,震惊无比的看着天幕。
他瞬间福至心灵,许多曾经想不通的事情,一下子全部开窍了。
当初,大秦刚刚一统六国,建立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大一统国家。
帝国看似光鲜亮丽,可背后却隐藏着无数危机。
其中困扰嬴政最大的一个危机,该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来治理这个国家。
要知道。
在大秦之前,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是大一统的王朝,夏商周全部都是分封制的帝国,他们治国的标准就是放权给分封的王,让他们各自治理自己的封地。
而那些分封的君主,也有样学样,将治理的权力下放给士大夫。
这样权力层层下放,如何治理当地,全靠他们个人的意志,完全不受上面的约束。
可嬴政建立的大一统国家,从地方到朝廷,都需要受到皇帝的制约。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集权制帝国,没有任何经验可以让嬴政学习。
他只能一步步的学着如何当皇帝,如何治理一个大一统的国家。
在这期间,嬴政也做过很多受人非议的行为,比如说焚书坑儒。
这样的行为正是体现了嬴政内心的挣扎,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学说,什么样的标准去统一思想。
但今日,秦牧随口说的一句话,却让他醍醐灌顶。
外儒内法!
儒以载道,法以治民!
这正是嬴政苦苦追求的治国之道!
大一统的帝国,所追求的从来不是一家之言,而是相辅相成!
儒家看似毫无用处,可他们的学说却是百家当中最能感染人们思想的。
儒家讲究的仁义礼智信,不正好可以用来约束百姓,让他们走上正道吗?
当然,这只是最理想的情况,老百姓都是人,只要是人,就有自己的思想,就有好有坏。
那么坏人或者是犯罪的人,就不能再用儒家的仁爱学说处理,而是要以法治人。
这样双管齐下,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
“朕悟了!朕悟了啊!”
向来沉稳的嬴政,忽然在大殿上手舞足蹈,兴奋的像个40岁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