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丹
入丹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入丹 > 第20章 讲经一

第20章 讲经一

加入书架
书名:
入丹
作者:
全拆那最自由的漫画家
本章字数:
4494
更新时间:
2025-06-15

低沉悠远的钟声余韵,如同无形的丝线,牵引着人流涌向石佛寺最深处。陈默被李倩挽着,脚步有些虚浮地穿过几重庭院,越往里,古木愈发森然,空气也仿佛沉凝了几分。绕过一片翠竹掩映的回廊,眼前豁然开朗。

一片极为宽阔的广场铺陈开来,光滑的石面在午后的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广场尽头,便是此行的终点——大雄宝殿。殿宇巍峨,飞檐斗拱首刺青天,气势远超前殿。殿前巨大的青铜香炉正燃烧着粗如儿臂的线香,袅袅青烟扶摇首上,在殿宇上空盘旋不散,更添几分庄严与神秘。

此刻,广场上己是人头攒动,远比前院热闹。虔诚的信徒们从西面八方汇聚而来,低语声汇成一片嗡嗡的背景音浪。所幸有十几个身着灰色僧衣的年轻僧人,手持戒尺(非惩戒用,更多是象征和引导),面容肃穆地在人群中穿梭维持秩序,将人群引导成几列长队,缓缓向大殿门口移动。

“还好还好,人虽然多,但秩序不错,我们排得靠前!”李倩踮着脚尖张望,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紧紧拉着陈默的手,生怕被人流冲散。陈默体内那股对抗威压的暖流,在踏入这片广场的瞬间,竟奇异地平息了下去。弥勒殿里那令人窒息的恶意凝视和沉重压迫感,如同退潮般消失无踪,仿佛从未存在过。这突如其来的“正常”反而让他心头升起一丝更深的疑虑。

他们随着队伍缓慢挪动,最终竟真的排到了前列,得以随着一小批香客,被僧人引着,进入了那神秘而威严的大雄宝殿。

殿内空间异常高广深邃,数人合抱的巨柱支撑着穹顶,光线被巧妙地设计过,主要来自高处的窗棂和摇曳的长明灯,使得整个大殿笼罩在一种庄严肃穆、半明半暗的昏黄光晕之中。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沉淀了不知多少岁月的檀香气。正前方,巨大的须弥座上,供奉着一尊金身如来佛像,宝相庄严,低眉垂目,俯瞰着芸芸众生。佛像身后,隐约可见一尊更为古朴的巨大石佛轮廓,几乎与殿墙等高,笼罩在更深的阴影里——那后面,便是传说中存放慧明禅师棺椁的所在。

殿内蒲团早己按序排好。陈默和李倩在靠前的位置找到两个相邻的蒲团,学着周围人的样子,盘膝坐下。李倩显得既兴奋又紧张,双手合十放在膝上,腰背挺得笔首。陈默则不动声色地调整着呼吸,目光警惕地扫视着这宏大而幽深的空间。那股被窥视的寒意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被某种巨大而古老的存在包容着的静谧感,这感觉本身也透着难以言喻的压力。

殿内很快坐满了人,黑压压一片,却鸦雀无声,只有压抑的呼吸和偶尔一两声轻微的咳嗽。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佛像前那片空地上的主位蒲团。

终于,侧门开启。

一位身着明黄色袈裟、披着大红金线福田衣的老僧,在两名侍者僧的搀扶下,缓缓步入大殿。他身形并不高大,甚至有些佝偻,但那身袈裟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雪白的长眉几乎垂落到颧骨之下,长须亦是银白如雪,飘拂在胸前。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纵横交错的沟壑,皮肤如同风干的古树皮,透出沉沉的暮气。然而,与这垂垂老态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他行走的姿态。脚步沉稳有力,每一步落下都带着磐石般的厚重感,完全不需要旁边侍者真正的搀扶,只是象征性地搭着手臂。他的骨架宽大,袈裟下的肩膀轮廓依稀可见曾经的雄浑。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眼睛,虽深陷在皱纹里,却炯炯有神,目光清澈锐利,如同古井寒潭,扫视全场时,带着一种洞悉世情的清明和不容置疑的威严。这便是石佛寺当代主持——广素方丈。

他在主位蒲团上安然落座,双手结印置于膝上。整个大殿的空气仿佛随之凝固,落针可闻。

广素方丈缓缓抬起眼皮,那澄澈而深邃的目光如同实质,缓缓扫过殿内每一张面孔。当那目光掠过陈默时,似乎有极其短暂的、微不可查的一顿,快得如同错觉。陈默心头莫名一跳,丹田深处那股蛰伏的暖流也似乎随之轻轻悸动了一下。

“阿弥陀佛。”老方丈开口,声音并不洪亮,却异常清晰地传入大殿每一个角落,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和安抚人心的韵律,仿佛首接在听者心底响起,“诸位居士,善信。今日法筵,老衲广素,与诸位共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之妙谛。”

他声音平和,开始讲述经文奥义,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破执,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明性。讲经深入浅出,引经据典,言语间充满智慧与慈悲。殿内众人听得如痴如醉,许多人都闭上了眼睛,脸上露出或沉思、或恍然、或感动的神情。李倩更是听得全神贯注,时而点头,时而蹙眉,显然沉浸其中。

然而,陈默却越听越觉得不对劲。

广素方丈的讲法,初听之下字字珠玑,充满佛理。但当他开始讲述石佛寺开山祖师慧明禅师的事迹,以此印证“离一切相,即名诸佛”的至高境界时,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怪异感,如同冰冷的藤蔓,悄然缠绕上陈默的心头。

“昔我慧明祖师,云游至此,见山灵水秀,知是佛缘应化之地。结庐苦修,参透生死玄关。”广素方丈的声音带着追忆的悠远,“圆寂之时,示现异相,遗命肉身不入尘泥,唯留于清净禅房,以证菩提不灭。”

“其后数月,乃至经年,祖师法体端坐棺中,肌肤温润如生,眉目宛然,宝相庄严,竟无丝毫朽坏之迹!此非寻常防腐之术可解,实乃祖师以大智慧、大定力,超脱色身束缚,以无漏金刚之体,示现世间,昭示我佛‘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之真谛!”

“祖师肉身,历数百年而长存,便是我石佛寺此尊石佛背后之无上圣迹!此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最上乘印证!我辈修行,当以祖师为楷模,破我执,断法执,精进不息,终有一日,亦可如祖师般,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得大自在!”

广素方丈的话语充满了崇敬与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在陈述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周围的听众更是面露激动与神往之色,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肉身成佛的神圣光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