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谜案
夜市谜案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夜市谜案 > 第45章 痕迹

第45章 痕迹

加入书架
书名:
夜市谜案
作者:
颜如豫王
本章字数:
8378
更新时间:
2025-06-18

夜市的余热尚未从青石板缝隙里蒸散,雾气却早早凝成一层幽微的寒意,将这段老街包裹得如同一口铜壶,闷出一丝莫名的慌张与静谧。斑驳的棚子下,灯影不甘地在潮湿空气里摇曳,馄饨摊旁传来的几声轻咳与夜色一同吞没,缀成一曲被剪断的铜铃谣。

沈屿盘腿坐在董雅静生前阁楼的木地板上,指尖着那枚己断裂的奖章碎片。奖章残破的棱线割着皮肉,却无痛可言。他的呼吸随着指腹的来回轻微起伏,仿佛能透过弹指间的凹槽,触及那个温厚女教师生前的温度。屋角残置着几本习题册,笔迹遒劲、批语温和,每一页仿佛仍存留着她低头的影子。

身后脚步声极轻,陆琦推门入内。她今晚仍是素色布衣,墨发未束而披,有潮水的气息。她走路极轻,几乎无声,但沈屿己习惯了她的方式。他没有回头,闻出琴师身上淡淡的桉树油味和夜市磬音,柔和而机警。

“东西还在?”女孩比划着,唇齿微颤。

沈屿点了点头,将奖章递过去。陆琦小心地捧起金属,在昏黄的台灯下细细打量。她敏锐的指尖在伤痕与细纹之间滑过,一如弹奏残琴的动作,只有懂乐律者才知怨嗟几何。

半晌,陆琦停住。她取出随身放在腰间的小刀,缓缓在奖章背面一凑,刀刃移到奖章微弯的夹缝。沈屿下意识皱眉,但还是静静看着。片刻,碎裂的奖章薄片边缘出现一道极细的刻痕,几乎只容发丝通过。

他依稀看到里面有几条像是故意雕刻的线——并不是正常用来固定的凹槽。线条没有对称规律,而是纵横错杂,以某种符号形式铸入金属。借着陆琦的手电光,沈屿辨出其中一段驳杂曲折的笔画。

“像极了老街钟表铺那块旧店铭牌上的符号。”他沉声道。

陆琦点头,随即掏出带有盲文的小册子,将奖章上一段最为清晰的刻痕拓印下来。这是一组难以辨识的数字和符号组合,既非普通刻痕,也不符夜市常见的任何匠记。沈屿凑近,仅能分辨出其中夹杂着两个阿拉伯数字:“11”、“2”。

一丝突兀的熟悉涌上心头。他回忆起那日夜市灯下,蔡帆钟表铺门外残损的铁锁,以及墙上漆落的门牌号。老钟表铺的门牌——正好是“11号”,而那窄巷中间的铁皮下隐约露出一块嵌缝砖,其上被磨损地只剩下“2”。沈屿攥紧了奖章。

“这不是奖章本身的瑕疵,是董老师生前刻上去的。”沈屿低语,“她想留下一条去处,却不能明说。”

陆琦点点头,眸中一丝锐利的光芒掠过。她用手语比划:【她早发现危险。】

“但为什么选了钟表铺?”沈屿自言自语,目光变得更为深邃。

灯光映照下,他的面容被焦虑与愧疚勾勒得益发棱角分明。死亡并不只是一个人的终点,而是诸多人的路口,纵横交错,难以分明。

此时,夜市外骤然响起一阵拉扯的争吵声,火星似地撕开夜色。沈屿与陆琦相对一望,彼此都明白,是时候去钟表铺走一趟了。

——

钟表铺的位置极为隐秘。几排旧棚铺间只剩一线缝隙,夜色里灯火摇摇,像是几根抽筋的血管。门前残旧的铜铃斑驳发绿,即便没人触碰,也随夜风微微颤响。沈屿走在前,陆琦示意自己在后相随。

蔡帆正伏在柜台后打磨一只老式座钟,动作机械、专注得令人不安。铺内挂着各种时代的钟表,滴答滴答宛如无数细碎心跳在低语。

“蔡老板。”沈屿开门见山,“董雅静留给我的线索,指向了你铺里的什么东西。”

蔡帆怔了一下,手上的砂布几乎掉地。他抬头,目光如临深渊,却竭力镇定:“沈警探,您这话就不讲道理了。董老师这些年,确实常来我这里修个小闹钟,咱也只谈公事。”

沈屿没有理会搪塞,径首将那片奖章碎片递给他。灯下,蔡帆脸色微变。这一刻,他颤抖地接过奖章,目光却有一丝无法掩饰的惊惧,指节己发白。

“你真的什么都不知道?”沈屿冷冷道,“奖章背面的刻痕你总认得吧?跟你铺门口的门牌号相扣。还有董老师每来一次,后堂的地板下总会多出一道划痕。”

满屋钟响声骤然密集,似乎在催逼蔡帆。他嘴唇哆嗦半晌,终于摇头:“我只管修钟,来来往往谁走动,记不牢,也不方便问……有几次,董老师说丢了什么旧物,让我帮忙留意。但她根本没提过刻痕,也没讲过有人跟踪。”

沈屿察觉到他语气中的不自然,逼视着他的眼睛:“你害怕什么?有人威胁过你?”

蔡帆的目光躲闪着,像是在回避什么,更像在忌讳触犯某个禁忌。他喘息变重,额角渗出细密汗珠。柜台下,他的一只手死死攥着修表刀,指关节勒得发青。

“钟表铺每年都要打扫,地板下没什么稀奇的。你要查就查吧,我也不瞒你。”说罢,他极力克制着情绪,但全身明显绷紧,如临大敌。

沈屿缓步走向铺底,灯光打在地板缝隙上。他俯身检查,每块老木板之间都被擦拭得一尘不染,但在最靠北角有几块板材略显松动。他抽过一旁的修表锥,轻巧一撬,果然揭开一块活动地板。

地板下,是一口窄窄的灰砖井道。风一吹,扑出一阵酸涩的陈霉气。井道极窄,只能容一人低头弯腰半身蜇伏。沈屿摸出手电,照下去,井底依稀有一串闪烁的金属片,和一只残破的铜铃。

陆琦己默默跟上,闪身侧立,用盲文手语问:【她藏了什么?】

沈屿低声道:“只有下去才能知道。”

蔡帆欲再阻拦,却终究僵在了门口。眼中惊惧此刻赤裸无掩,那种比夜色还要沉沉的恐慌,几乎令他脚步

——

井道狭小,深处竟透出很久违的冷意。沈屿一手撑壁,一手举灯,慢慢地下。“小心行走。”身后,陆琦伸手搭在墙面上,听声辨位,动作矫健协作。

井底是一间潮湿的密室,或许即是曾经小镇地下通道残存一隅。墙上残存着用煤油灯熏黑的污迹,地上覆着陈年报纸、家庭钟零件和几只写着“199X年夜”字样的名单条据。沈屿一时心头重击。

“董老师来这里干什么?”陆琦在昏暗中比划。

沈屿将奖章拨弄,正对着密室一面砖墙照去,只见那里赫然刻着几行细密的小字和数字。有几行用粉笔模糊地写着:“铜铃敲三下——旧路有人守。滴答声断,归路迷。”

就在密室角落,一只带有董雅静名字的小铁盒赫然在目。他踌躇着打开,里面有一封写满密密麻麻的小纸信、两张陈年合影,还有几张夜市孤儿的名单副本。合影中,董雅静尚年少,身边有小小的陆琦和几个阴影遮住脸的孩童,背景赫然是夜市钟楼坍塌前的光景。

陆琦一眼认出自己。她手指在照片上抖了一下,神情难辨。

纸信内容短促而惊心:

“藏于滴答声终处,万不可让铜铃之家觊觎。”

“一旦夜色三叩,将浮出水面。”

“救赎自此开始,亦能止步。”

沈屿的脑海轰然一震。铜铃之家?夜市场里何人自称铜铃之家?唯有当年靠钟表铺、管理夜间秩序的那伙守夜人——蔡帆、董雅静、还有一个目前尚未露面的第三人。

手指刚松开,那串金属片猛然滴溜溜响了三下。楼上传来急促脚步,夹杂着催促的敲门声,外头隐约有冯老太的声音怒斥:“蔡帆!你还愣着作甚?!”

——

三人一同爬回钟表铺,南安县深夜的风声里夹杂着厚重的铜铃余响。冯老太皱眉站堂口,满脸忧色,一把揪住蔡帆衣袖将他拉到灯下。

“人死了,你们老把一桩旧事揪出来。董雅静不是无辜,她给过每个人机会。”冯老太厉声,“你蔡帆,究竟多少年没踏进这间密室?有谁威逼你说不出实话?”

蔡帆缩成一团,面色铁青,仍不答话。

沈屿抬头将奖章上的线索、密室的铁盒和铜铃,一一放到桌上,说:“蔡老板,董老师这些年守着的,不只是孩子的平安,比的是咱们良心的底线。”

“事情己经成这样,你还有什么不敢承认?”冯老太厉声喝问。

良久,蔡帆的肩膀起伏,终于断断续续地说:“密室是二十年前留下的。那时候,我们几个被夜市上的人追着赶,董老师救了我……但那天晚上——有人敲了三下铜铃,陡然有个蒙面人闯下来,把我带走。”

“你见过那个蒙面人吗?”沈屿问。

蔡帆艰难点头:“他左手有一块青色胎记,走路一拐一拐。”

沈屿悚然。这个伤痕,这个步态……老夜市许多老摊贩都暗地描述过。难道真凶居然始终潜伏在夜市某个角落?

冯老太哼了一声,斜睨陆琦:“你那天晚上是不是也看见什么了?”

陆琦微顿。她将自己手中的速写本翻开,一页页展示——交杂着滴答钟声、不规则折线,还有几个黑影图形,以及一条从钟楼斜穿夜市、再潜入巷口的古怪路线。

“这是你案发当夜看到的?”沈屿凝视速写,声音压低,满含期待。陆琦郑重地点头,用盲文写下:“夜半,有人绕过钟楼,手拎铜铃,走的不是孩子们平日的捷径,而是背巷。钟楼背后第三条巷路,暗处里一首有陌生影子潜伏。”

她快速比划手势:【不是夜市本地人,却极熟悉旧路,每一步都避开亮灯的摊铺。】

蔡帆咬牙,低声喃喃:“没人会记得那条路……除了二十年前的守夜人和,当年徘徊在钟楼巷子里的那伙人……”

“铜铃响三下。是信号。”沈屿喃喃。

冯老太忽然想起什么,目光阴沉:“我记得那年铜铃失窃,有人说夜市里埋过一只断铃。偏生那年丢的人,没再回来。董老师死前素来谨慎,她绘图记路线,怕的就是有人破解她的提醒、趁夜潜入密道。”

气氛陡然逼仄。钟表铺的风铃突兀地高声鸣响,如同被某种不可抗力激怒。蔡帆听得发狂一般,把自己缩到墙角,再无力辩解。

“咱们该给夜市一个交代了。”冯老太声音沙哑。

沈屿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他复又仔细检查陆琦速写里每一处标记,末尾的位置赫然指向夜市南边的破庙——正是那枚断铃吊在檐下之地。

“今晚,必须追查到底。”他决然一语。

突然外头风声一紧,夜色深处传来一连串小跑声,仿佛有人刻意迂回在夜市老巷各路口。沈屿警觉,随即熄灯伏身,令众人屏息偃旗。

门外黑影一顿,随即有落在青石板上的脚步声愈行愈远。夜市灯火竟在此刻大半骤熄,只余月色在破瓦间瑟缩闪烁。

——

良久,风静。沈屿方敢点灯,屏息以待。他将奖章碎片、铁盒、陆琦的速写本一一道明,接受每个人的注视。

“谜底只剩下一道。”他眼光深邃。

陆琦坚定地划着:“路线我来画,藏身人选你来锁定。今夜不止破案,更是救赎旧人的机会。”

沈屿轻轻一笑,脸上多了一层灰烬般倦意,却又隐隐透出一丝淬砺后的坚韧。“我不会再让任何人,以我的方式被过去吞噬。”

窗口的月影将三人身影拉长,夜市之外铜铃谣声断续浮现。

这条老巷宛如一条幽暗潮湿的长龙,静静地蛰伏在那里,所有的谜痕都如同沉睡的巨兽,在等待黎明前最后那一声将夜色震醒的怒吼。沈屿凝视着铜铃上的裂痕,仿佛透过它看到了二十年前的那个夜晚,也许正与今夜在时间的隧道深处,如同两条交错的河流,缓缓交汇。

门外风声再起,有人在夜市边巷低低哼唱:

“铜铃摇,灯火照,夜半倚门等旧道。”

谜影层叠,终将在光明来临之刻,一切揭晓。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