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禅定的热身准备
大概禅的来龙去脉己经讲了,现在咱们要半实践的开始讲解了,先说定。
定就是固定,保持的意思。所谓入定,就是在某个情况下固定住了,稳固住了,不动了。这个叫做定,所以禅定,就是根据你禅的集中的程度,并且在这个程度中固定住,稳固住了,这个就叫禅定了。
为了大家有体验感,我帮大家选择一个很常用的依止,就是观呼吸,又叫做安那般那。是非常好用的依止。
什么意思呢?就是把身心集中到自己的呼吸上。为什么选择呼吸呢?
因为很多人对我反映过,我很难集中精神啊,我每天各种事情要忙,不能随时找一件事情来作为依止,比如我选择画画做依止,那么假如我现在在街上。或者在工作,总不可能随时拿起纸笔,开始练习吧?受条件限制等等这样的理由。
于是观呼吸就成了我们的首选,为什么呢?因为俗话说,人活一口气,你可以不吃饭,可以不喝水,可以不干什么。但是你不能不呼吸,你随时随地都在不知不觉的呼吸着。这样你才活着。所以不管你手头在干什么事情,总是可以在空闲引导自己专注到自己的呼吸这个动作上来,方便易行。
另外,观察自己的呼吸还有一个妙处,那就是,我们人体任何活动其实都跟神经系统有关系,也就是说,大脑和任何器官的连接,都靠的是神经,于是大脑发出信号,然后身体就开始运作执行,那么呼吸这件事肯定也是一样的,受我们神经系统影响控制的。但是我们很不容易发现其实我们在自己控制自己呼吸,总感觉自然而然,不用控制它,它自动化的就会呼吸。于是我们能猜测到这里面有非常细微的控制,我们用心去察觉,很容易让我们集中精神,因为不集中你就感受不到
好比我们在嘈杂的环境中,别人跟我们讲话,总要很大声我们才听得清,除非我们特别专心的听,不然根本听不清别人讲什么,所以用心去察觉这些细微的身体官能,是很容易让我们集中精神的方法,所以这也是一个优势。
再说,就是呼吸,是一呼一吸,好像我们的人生,一生一死,假如我们大脑生出一个命令吸气,那么我们开始吸气,然后又一个指令说呼气,于是我们开始呼气,那么这一个动作的完成,根源就是我们大脑生出了一个呼吸的念头,立刻这个念头又灭掉了,就是一生一死。一个念头的发起到消失。
这个概念相当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之所以认识到自己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总是一个个念头组成的,我要吃饭,我要喝水,我要如何如何。我们的任何行为,前提都是第一个念头,就是有个自我意识生出来。于是我们时时刻刻能感受到自己存在。也就是这个念念不断的自我意识链接在一起,于是我们知道我是我,自己是自己。所以要认识自己,在观呼吸中抓念头也是关键,就是这个我诞生的那一霎那。如果详细的感受到了这个“我”升起的过程。我们立刻就能解决一个哲学难题,就是我从何来?去往何处。
还有就是,呼吸和我们的情绪是连接在一起的,我们不管是高兴,难过,紧张,都会不由自主的呼吸急促,说明我们带有情绪,带有很强的自我因素,所以分析事物绝对有偏差。但是我们客观冷静的时候,呼吸是平稳的。综述,观察呼吸,还可以觉察自己情绪的波动。控制呼吸也可以连带着控制情绪,比如深呼吸,紧张的时候,我们不总是这样来调节自己的吗?
最后,呼吸是风的流动,也就是所谓的风遍一切处,表面是以风为依止的。但是体验是丰富的层次,第一,呼吸时候鼻子会有触感。呼吸器官有肺,有器官,还有横膈膜,这些器官的运动也同样有“触”的感受,眼睛我建议是微张,盯着鼻尖,所谓眼观鼻,为什么这样?因为如果你闭眼,可能会有梦境产生,眼前流光溢彩,让你分心,那么你还不如盯着一处,鼻子有触感,你眼睛也盯着鼻子,这样就集中到一处去了。
还有就是鼻观心,这里的心,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你的感受,就是所谓的心识,我们不用绕弯,首接理解成感受就可以。
另一层含义,是心脏的附近,胸腔的位置,也就是所谓的中丹田,为什么要观察这个地方?想想就知道了,因为人各种情绪上来的时候,比如沮丧,说我心里好难受,而且胸部真的不舒服,这个心并不完全是心脏,其实还包括横膈膜肌。你仔细想想,情绪波动,呼吸也波动,呼吸靠横膈膜控制,不规律运动,是不是会难受?所以观察这个位置,同时能观照到自己的情绪是否平稳。
好了,说了那么多理由,大家可以知道观呼吸是非常好的一个方法了吧?概念就铺述到这里。下面我们要开始禅定之旅了,一步步深入,研究体验下去。
当然盘腿有盘腿的好处,为什么呢?因为人体最大块的肌肉就在腿上,你腿如果很伸展,那么身体大部分血液都会流向腿部,滋养你的大腿肌肉。这样你头脑得到的氧料就少,容易昏沉,睡着什么的。你盘起腿来,减缓了腿部所需要的血液。那么大脑能获得更多养料。自然更容易专注一些了。这个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不是决定性的,不过如果你贫血,或者肌肉过于发达……我建议你还是盘腿打坐禅定靠谱!
所以啊,我们开始安坐了,选择安逸的姿势,选择清静的环境。开始放下平时很多想法,平时的压力啊,林林总总,开始眼睛微张看着自己的鼻尖,然后感受着一呼一吸的过程。相对比平时生活中,感受安稳一些。同时还有很多杂念,各种想法。各种感受,仅仅只是好像发个小呆的感受,这个状态,就叫做粗心住。
粗心住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呼吸还不够均匀,因为我们毕竟是在观呼吸嘛……观察呼吸很容易发现自己一会儿气粗,一会儿气细。虽然比平时五官活动少了很多,但是头脑里还是不时的感受到各种眼耳鼻舌身的感官感受一会儿冒出这个,一会儿冒出那个来。
第二,细心住。所谓细心住,就是渐渐进入状态了,进入什么状态?粗心住如果说是发个小呆,那么细心住就类似发大呆了。因为心念跑来跑去,意识,想法,跑来跑去,但是你还是一首保持观察着呼吸的话,形成了习惯性动作,习惯性关注,其他的杂念就会越来越少了。因为总有累的时候嘛……
想象一下,人大发呆的时候一般在什么时候?最常见的不就是劳累了一天,坐下来,突然什么事情也不想干,连大脑好像都不怎么转了,因为累了,什么事情也不愿意去想,好像放空了的感觉,也就是这样放空的感觉,因为毫无情绪可言。所以呼吸会变得非常的均匀,每一次的呼吸都时间都差不多,很规律。不会突然大口喘气,也不会突然断开呼吸。
也就是这种状态,一下子会忽略掉平时很多纷繁杂乱的感受,比如不会突然觉得这里痒痒,挠一挠,姿势保持不住了,换一换,一切都开始进入平稳了的状态。
细心住的特点,就是呼吸变得很均匀了,很绵长,有时候甚至会意识不到自己在呼吸,当然了,我们依止是观呼吸,肯定不可能意识不到自己在呼吸,只是说,需要更细心才能抓住自己呼吸的感觉。这个状态就叫做细心住了。
细心住当中,我们可以保持不动很久,比粗心住好多了,不会左动又动。身体也习惯了这个现在的姿势了。
这里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警觉,不要忘记,还要继续关注自己的呼吸,感受自己的呼吸,细心体验每一口气吸进来,鼻尖有多凉,横膈膜大概下降到什么位置。千万不能忘记自己在做什么。不然你就细心住也住不了,因为安逸了,平稳了,人容易不知不觉睡着。所以这里一定要反复提醒自己,正在关注呼吸,而不是无所事事,不然就不能继续深入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