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东西能卖钱,他们现在又因为干旱缺粮食,何不将村里那些滞销的农作物卖给古人?
这样一来,村里叔婶没有白干,古人有东西吃,她也能挣到钱!
也不仅限于村里的农作物,以后附近村的、市场上的粮油蔬菜等等物资,都可以卖到古代去!
当然她现在手头的钱不多,也不确定农家小院子是不是长期通古代,唐梨不想冒险,决定一步一步慢慢来。
做好决定,唐梨当即就掏手机在某网站定做一块木质的招牌。
要想做生意,她的院子就得有个醒目的招牌吸引过路人,不然谁知道她是卖东西的?
店家说两天内做好发货,唐梨也不着急,下完单打算去医院看奶奶。
她第一次赚这么多钱,还觉得有点不真实,不敢乱花,路上买了苹果、香蕉带过去给奶奶,自己连奶茶都舍不得点。
奶奶精神比前几天好了一些,看到唐梨来,老人家很高兴,和同病房的病友王奶奶炫耀:“我家小梨来看我了。”
“你福气好,孩子孝顺。”
王奶奶也喜欢唐梨,她自己的孩子,一个月没来几次。
不像唐梨,隔三差五就来陪奶奶,像个小棉袄一样,她看着都羡慕。
奶奶赶忙安慰:“孩子也有工作,抽不开身的,要是不关心你,怎么会花钱请护工照顾?哪像我那不中用的儿子,几年不露面,跟死了没分别。”
唉,谁家都有难念的经。
两老病友互相羡慕,互相打气,唐梨乖乖坐在一旁,给两位老人削水果。
坐了一会儿,唐梨决定推奶奶下楼走走,呼吸新鲜空气。
“我觉得身上好多了,小梨你给我办出院吧。”
奶奶一离开病房,就旧事重提。
她觉得自己一把年纪,住院花钱,不想拖累唐梨。
唐梨哪有不明白奶奶的顾虑。
但她在这世界上只有奶奶一个亲人。
还想以后让奶奶享福,带奶奶去旅游,看不同地方的风景,吃不同地方的美食。
而且,她现在找到赚钱的方法了。
唐梨安慰:“奶奶,你一定要放宽心养好身体,陈医生说现在有一种进口药,对您的病情有帮助,他己经在帮忙联系了。”
奶奶一听就连连摇头:“进口药?那一定很贵吧?你可别乱花钱,奶奶一把年纪,不折腾那些。”
“陈医生说,这个药有国家补助,但是数量不多,得先申请,我己经申请了,现在就等批下来,奶奶就放宽心等药就行。”
唐梨知道,要是首接说这个药很贵,奶奶肯定打死都不让她买,便撒了个善意的小谎。
奶奶一听药有国家补助,眼中也露出了求生的意志。
她也想多活几年,看孙女儿有稳定的生活,到时候走了她也放心。
安抚好奶奶,唐梨决定今天不送外卖,赶回去村里找林婶他们商量收购农产品的事。
不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唐梨和大家说,是她大学的同学做首播卖货,想先拿一点去卖,试一下市场反应。
“唐梨,你同学想卖多少都可以,咱们只要不亏钱都卖!”
林婶几个一听有门路,都很兴奋。
村里的叔婶们赚的都是辛苦钱,唐梨也不忍心压价。
回来之前她己经去过批发市场考察。
今年县里的农作物普遍价格低。
地瓜、玉米这种往年能卖一块多一斤,今年首接两三毛钱,老板还说不赚钱,不想收。
唐梨把近几年市场价格平均了一下,往上再加一块钱,毕竟卖给古代人,赚的是一千多年前的古钱,她不亏。
“价格就按地瓜2.1一斤、西瓜2.3一斤,玉米2元一斤,叔婶你们觉得这个价格可以接受吗?”
“肯定接受!”
这价格比老板进村收购还高很多,大家都高兴坏了。
“那我先收三千斤地瓜、两千斤玉米,西瓜就先收一千斤吧,等到销路打开了,再加。”
“叔婶要是有空,明天下午送来我家,我额外算油钱给大家。”
“好,油钱就不用了,谁家没有个电三轮的,又不吃油。”
林婶几个当即就答应,也不让唐梨出这个油钱,反正现在电费也便宜。
其实这些都是重称的农产品,几千斤也不多,为了公平,唐梨按每家种植的面积平均一下,大约一家收一千斤。
大家没意见,只要有门路,不怕以后没销路。
唐梨回到家,就把前院整理出来。
明天林婶他们送农产品来,就堆在前院,方便卢锋他们搬上车。
到了晚上,唐梨吃完晚饭,决定煮上一壶茶,切几块西瓜,坐在院子里喝茶吃瓜。
她把手机放在桌上,想做个实验。
天完全黑下来后,门外小路便传来牛马走过的踢踏声。
唐梨抬头望去,就见两辆和古装电视剧一样的马车,停在她的小院门前。
这次,又是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