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曹操的夜宴设在洛阳城西一家不起眼的酒肆。董锐刚踏入包厢,便闻到浓重的酒香混着烤肉味。曹操己换上常服,见他进来,立刻起身笑道:“公子肯赏光,真是令小店蓬荜生辉。”
“孟德兄客气了。”董锐扫了眼桌上的酱牛肉和烫好的米酒,心中暗忖:这曹操果然精于算计,挑的地方偏僻,显然不想引人注意。
几杯酒下肚,曹操话头渐转:“公子可知,近日相国权势日盛,朝堂上下多有非议?”他压低声音,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昨儿个,我还听王允那老贼在背后嘀咕,说相国废立之举是‘乱臣贼子所为’。”
董锐握着酒杯的手一顿。王允是汉臣领袖,曹操此刻提他,必有深意。“哦?王司徒竟有此等言论?”他不动声色地反问。
“可不是嘛!”曹操灌下一口酒,咂吧着嘴道,“不过依在下看,相国虽行事霸道,却是真心为大汉社稷。不像那些酸儒,只知空谈忠君,却拿不出半分退敌之策!”他突然凑近,压低嗓音,“公子,不瞒您说,我近日得了一神兵利器,削铁如泥,正想献给相国,以表忠心呢。”
董锐心中“咯噔”一下。献刀?难道是历史上曹操刺杀董卓的那把七星刀?他不动声色地观察曹操的表情——那看似坦诚的笑容下,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哦?是何神兵,竟让孟德如此看重?”董锐故意追问。
曹操嘿嘿一笑,从靴筒里抽出一柄短刀。刀鞘以精钢打造,镶嵌着几颗黯淡的宝石,虽不起眼,却透着一股寒意。他拔出刀刃,只见寒光凛冽,刃口薄如蝉翼。“公子请看,此刀名为‘七星’,是我偶然得之的宝物。”
董锐接过刀,入手冰凉。他知道,这就是改变曹操命运的关键道具。历史上,曹操借献刀之名行刺,失败后连夜逃出洛阳。如今这刀到了自己手里,剧情会如何发展?
“好刀!”董锐赞了一句,将刀还给他,“孟德有心了,家父若得此刀,定会大喜。”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却又迅速掩饰过去:“能为相国效力,是在下的荣幸。”他顿了顿,又道,“公子,实不相瞒,我近来听闻一些风声——有人想对相国不利。您身为公子,可要多加小心啊。”
这话看似关心,实则在试探。董锐心中冷笑,面上却做出感激之色:“多谢孟德提醒。只是不知,这想害家父的人是谁?”
曹操眼神闪烁,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唉,朝堂之上,人心难测啊。公子只需记住,防人之心不可无。”他不再多言,转而大谈兵法韬略,言语间尽显枭雄本色。
酒过三巡,曹操己有醉意,舌头也开始打结:“公子……你可知,我为何总往你府里跑?不瞒你说,我瞧着你……和相国不一样。你有远见,有气度,日后必成大器!”
董锐心中一动。曹操这是在给自己铺路?还是真心结交?他看着眼前这个矮个子男人,突然意识到,历史的齿轮己经开始偏移。如果曹操没有刺杀董卓,那后续的十八路诸侯讨董、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否都会改变?
“孟德兄谬赞了。”董锐打了个哈哈,“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府了。”
曹操连忙起身相送,走到门口时,突然抓住董锐的手,眼神锐利如刀:“公子,若有一日,我曹操做出什么‘大逆不道’之事,你……会如何?”
董锐心中一凛,面上却笑道:“孟德兄喝醉了。天色己晚,早些歇息吧。”他不动声色地抽回手,转身离去。
走在回府的路上,董锐望着天上的残月,心中思绪万千。曹操献刀的计划,他该如何应对?阻止他,会不会改变历史的走向?放任他,董卓若死,自己这个“长子”又该何去何从?
夜风渐冷,吹得他打了个寒颤。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早己不是那个旁观者,而是深陷这乱世棋局的棋子。而第一步,就是要在曹操动手前,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