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初,吴晓琴丈夫的母亲去世后,两个小姑子年纪尚小,正是吃二堂嫂的奶才得以长大。
三堂哥是叶永强,三堂嫂是林雨,二人仅育有一个女儿,今年四岁,名叫叶思佳。
在书中描述的叶二叔这一大家子里,数三房这一家的日子过得最为红火。
这背后的原因得从三堂哥的媳妇说起,他媳妇是个知青。
后来,高考恢复的消息如同春风一般吹遍了大地,这对于无数渴望知识改变命运的人来说,是一个天大的机遇。
三堂嫂听闻这个消息后,她毫不犹豫地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备考之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考上了位于京市的一所知名大学。
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她喜极而泣,那是多年梦想成真的喜悦。
之后,她告别了生活多年的乡村,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前往京市。在京市稳定下来后,她立刻把自已的老公和孩子都接到了身边。
三堂哥来到京市后,凭借着自已敏锐的观察力,很快就发现了隐藏在市井生活中的商机。
他注意到,京市的人们生活节奏快,很多人都没有时间精心准备早餐,常常是在街边随便买点吃的应付一下。
于是,他决定从早餐生意入手。刚开始的时候,他只是在街边摆了一个小小的摊位,卖一些简单的早点,比如热气腾腾的包子、油条和豆浆。
每天凌晨,他就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准备食材、制作早点。虽然很辛苦,但他从不抱怨。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做的早餐因为味道好、分量足、价格实惠,渐渐在附近有了名气。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光顾他的摊位,生意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好。
吴晓琴脚步轻快地走到叶二叔家的院门口,刚一露面,院子里欢快玩耍的几个小孩子就映入了她的眼帘。
只见那里面有她可爱的小姑子叶梓琳,小姑娘扎着两个小辫子,随着她蹦蹦跳跳的动作,辫子一甩一甩的,就像两只活泼的小精灵。
还有二堂哥家虎头虎脑的小子叶云青,正拿着一个自制的小弹弓,跑来跑去地追着什么。
大堂哥家的小女儿叶盼盼也在,她穿着一件略显破旧但洗得干干净净的小花袄,正蹲在地上摆弄着一些小石子,嘴里似乎还嘟囔着什么有趣的儿歌。
三房家的叶思佳也在其中,小丫头粉嘟嘟的,睁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
这个时候,大人们都去地里劳作了,到了上学年纪的孩子们也都在学校里认真学习,而年龄稍大一些又不上学的孩子,也都跟着大人去挣工分了,偌大的院子里就剩下这些天真无邪的小不点在自由自在地玩耍。
叶梓琳正玩得起劲儿,一转身,就瞧见了站在院门口的嫂子。
她那张小脸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她迈着小短腿,快速地朝吴晓琴跑了过来,一下子抱住了吴晓琴的大腿,仰起红扑扑的小脸,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奶声奶气地说道:“大嫂,你回来了啊?”
“对啊!”吴晓琴笑着回答,目光温柔地落在叶梓琳身上。
小丫头瘦瘦小小的,一双大眼睛却格外引人注目,就像两颗黑宝石般镶嵌在她那巴掌大的小脸上,透着一股机灵劲儿。吴晓琴心想,这孩子要是再好好养养,日后肯定是个漂亮的小美人呢。
本来吴晓琴是想把小丫头抱起来的,可她两只手都拿着东西,实在腾不出手来。于是,她只好微微弯下腰,用空着的那只手牵起叶梓琳的小手,往院子里走去,准备去找二叔母。
其他几个正在玩耍的孩子看到吴晓琴来了,都很有礼貌地跟她打招呼。“四婶婶。” 他们稚嫩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响起。
叶梓晨虽然是叶家大伯的儿子,在叶家这一辈的孩子里排行老四。
吴晓琴听说,在叶梓晨之前,原本还有一个哥哥,只是那孩子运气不好,在一次生病的时候,病情太重,没能抢救过来,后来才有了叶梓晨。
就在这时,屋里的二叔母听到院子里孩子们的说话声后,便从屋里走了出来。
“晓琴啊!你从镇子里回来了?”二叔母一边用围裙擦着手,一边笑着问道。
“嗯,二妈,我回来了。” 吴晓琴回应着,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
吴晓琴笑着撒开了牵着叶梓琳的小手,然后把手伸进了衣兜兜里,看似在兜里摸索,实则是从空间里取出了一把大白兔奶糖。
她轻轻地将糖放在叶梓琳的小手里,温柔地说道:“给,拿去和小伙伴们一起分着吃。”
孩子们一看到奶糖,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一个个小嘴巴微微张着,嘴角似乎都有亮晶晶的口水在打转,那馋样儿简直可爱极了。
二叔母的目光从孩子们身上移开,落到了吴晓琴手里提着的大篮子上,眼中满是好奇,她热情地说道:“快进来。”
吴晓琴便随着二叔母走进了屋子。刚一进屋,二叔母就迫不及待地问道:“你这大篮子里装的是啥东西呀?”
吴晓琴把盖在篮子上的东西拿开,露出了里面的棉花和布,说道:“这里装的是棉花和布。”
二叔母凑近一看,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伸手摸了摸棉花和布,说道:“这你在供销社买的吗?这质量可比我上次在那儿买的好多了呢。”
吴晓琴刚想说是,可脑子里突然一转,话到嘴边改了口:“不是,我…… 我去了别的地方买的。”
她可不想因为这事儿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毕竟这棉花和布的质量好得有些特殊。
听到吴晓琴这样回答,二叔母瞬间就明白了她话里的意思,脸上浮现出担忧的神色,拉过吴晓琴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哎呀,晓琴啊,那种地方以后可千万别再去啦,你知道吗?那地方鱼龙混杂的,你一个姑娘家,万一出点什么事儿,可咋办呐?太危险啦!”
吴晓琴看着二叔母关切的眼神,心里暖暖的,连忙点头应道:“好的,二妈,我都知道了,您就别担心了。”
“你瞧你拿的这些棉花,量可不少呢,拿来给梓涵和梓琳做衣服、裤子是足够啦。还有你这布,花色选得真不错,看着就鲜亮,孩子们肯定喜欢。不过,这布你是不是买多了呀?”二叔母一边翻看着篮子里的东西,一边说道。
“二妈,我不是只打算给他们做一身衣服。我寻思着,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衣服容易破,也容易小,就想给他们每人做两身衣服。您看看这些棉花,够做两身不?”吴晓琴满脸期待地看着二叔母。
“够了,够了,你就放心吧,有二妈在呢,肯定给你做好。”二叔母拍着胸脯保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