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端方的太子殿下心中自是十分高兴的,自己看着长大的小姑娘,哪儿哪儿都十分合自己的心意。
在她十三岁这一年皇后就请了皇室的一位老王妃上门去求娶,李家矜持了一番就同意了。
京城的贵女们不知道撕烂了多少帕子,世家的少年郎君们也都扼腕叹息。丝毫不影响二人定下亲事。
自此,她就以准太子妃的身份出入皇宫。待到及筓时宫里就开始走三书六礼,准备大婚。等到太子及冠上书六礼刚好走完。
大婚那天,十里红妆京城万人空巷,她坐着太子妃的凤辇,身穿正红绣金凤的太子妃婚服,由太子亲迎,走皇宫正门明德门进的皇宫。
只有皇后和太子妃大婚才能走明德门,其他妃嫔入宫只能走偏门。
而她是大夏迄今为止第一位走明德门抬进宫的太子妃。其他历代太子妃皇后都是婚后受封的。
为此,负责太子大婚事宜的礼部和内廷司,无旧例可循,只得参考了前朝甚至前前朝的历史,再增减一番由太子和皇上定夺后才定下所有章程。
可以说她是大夏后宫史无前例第一人。
那样盛大的开局,本该端坐凤座的人,转眼却落得在这深山里带发修行下场。
时也,命也。
送走镇宁侯夫人的静尘居士李如意,抱着锦盒回到里间起居室关上门,打开锦盒一阵浓郁的参味扑鼻而来。
只见盒子里躺着一支粗壮的人参,参须完整,看芦碗少说也有百年参龄。
盯着人参看了一会儿,小心翼翼地拿出人参放到一边,伸手到盒子里摸索着,果然有夹层。打开夹层,从里面拿出一张折好的纸。
打开来,只见上面写着:柒玖、叁壹、伍贰……不大的一张纸写满了。
李如意一时不得其解,究竟是何意。
思索了半晌,忽然想起在京城时,有次参加长公主府的赏花会,她们几个云英未嫁的姑娘在公主府的湖心亭里闲聊。
有位刚定婚的姑娘,和身边的闺中蜜友说起,与未婚夫往来的信件被家中庶妹偷看了,并告到家中长辈那里,被长辈禁足了一个月并罚抄女戒。
她们都是家中嫡女,便在那里一起声讨庶姐庶妹什么的最讨厌了。明明自古以来就嫡庶身份有别,却常要和家中嫡出的姑娘攀比。
恨不得时刻盯着家中嫡出姐妹,抓到她们出错处,然后踩上一脚,来证明自己。
然后有位看上去很文静的姑娘,教给她们一个秘密通信的方法,说是叫什么莫斯密码。她当时也听了一嘴并记住了。
但从来没有使用过,因为她和太子之间的通信有太子身边的暗卫负责传送。别人根本不可能看到。
况且,她也没有什么能进出她房间的庶姐庶妹。
她记的当时镇宁侯府的大小姐冯珠玉,如今的玉贵妃也在场。当时那两个姑娘还羡慕她们俩,家中清净,兄弟姐妹都是一母同胞,没有庶出的。
镇宁侯夫人带来的这封信出自谁手不言而喻了。
掩下心中的急切,将那张纸叠好放入袖中藏好,叫来门外的锦绣。
“锦绣,去帮我找一本《大夏游记》来。”
为何是《大夏游记》,因为她听冯珠玉说过最喜欢读的一本书就是《大夏游记》。坐在家中就能欣赏大夏各地的风俗人情,四时风光,特色菜肴。
还说她去江南外祖家探亲时,特地去寻找了书中写到的各种江南时令菜肴和茶点。果然与作者写的一样美味。
还说书中描写的北地风光很真实,可见写书的作者是真的去过北地的,因为她也在北地生活过。见识过北地的朔风,落日,孤烟。还有北地彪悍的民风,成群的牛羊。
引得一干从小到大连京城都没有出过,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京郊的庄子上的姑娘一阵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