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降临,景泰殿内。
宗室勋贵和文武百官,都带着家眷子女来参加今天的宴会。
各国的使者也都早早的到了,
后宫的位置上,丽太妃和李太嫔带着大公主和二公主坐在相邻的两个位置。
大夏国公主都是在出嫁前,才会被皇帝赐下封号的。
在这之前没有封号,只能按照排行来称呼几公主。
像福安长公主那样,一出生就被赐下封号的,那是因为极其受皇帝宠爱,又是皇后嫡出。
自从先皇走后,丽太妃和李太嫔两个因为生的都是公主,倒是走的近了。
二人常常带着两个公主在一起玩,或是一起带着公主去太后那里请安。
端玉太贵妃和秦王是跟着皇上和太后一起进来的。
等到皇上和太后坐下后,众人见过礼,皇上对各国使者的到来,表示欢迎之后,晚宴就开始了。
进宝公公一声令下,宫人们鱼贯而入,开始上菜。
坐在下面的南楚使者,在皇上一行人进来的时候,就盯着秦王仔细打量。
他们到大夏京城这些天,已经知道当今皇上,把闵州赐给秦王做封地了。
闵州和他们南楚是相连交界的地方。
那里的大青山脉三分之二属于大夏,还有三分之一是属于南楚。
所以他们格外关注秦王。
毕竟那块地方偏僻,离着京城较远,原本大夏朝廷,对它的管辖也比较放松。方便他们南楚在那的许多动作。
想着他们南楚在两国边境的地方做的事情,齐王的眸色渐深。
以后那里是秦王的封地,他们要知道秦王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否对南楚在两国边境的计划有什么影响。
如果是个不好糊弄的角色,还是得想办法除了才是。
南楚这次派来的使者,是南楚皇的弟弟,南楚齐王。
年约三十五六的样子。是南楚皇室的实权王爷。
他仔细打量了秦王一番,见他不过一个九、十岁的孩童的样子,唇红齿白,一脸的稚气。
除了个头比一般同龄的人稍微高了些,没有看出有什么特别处。
心中想着【本王真是多虑了,这秦王不过是个孩子,在这京城的富贵窝里长大的,去到闵州偏僻贫瘠的地方,没准儿住几天就要哭鼻子跑回京城了。
对南楚的计划有什么影响。论能力心智怎么能和本王相提并论,本王怎么也比他多吃了二十多年的饭。】
殊不知,就是这个他一眼看不上的孩子,后来差点让南楚灭了国。
端玉太贵妃听到他心里的话,心想南楚国不老实啊,不知他们在边境有什么动作,看来得派人过去查看才行。
端玉贵太妃自从进到大殿,就发现了南楚国的使者,那盯在秦王身上打量的目光。
她便集中心神,格外留意起南楚使者的心里。
作为一个母亲,最关心的永远是自己的孩子,她怕南楚人对秦王不利,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也要提前杜绝。
所以别看她此时坐在太后下首,和太后寒暄着,其实注意力都集中在南楚使者身上。
南楚使团所有人的身份资料,在他们到达京城的第一天,玉贵妃就吩咐紫衣去查过了。
毕竟将来澈儿去了闵州,少不得要和南楚国的人打交道。
多了解些将来总不至于被动。
南楚齐王目光扫到勋贵那边,坐着的镇宁侯一家。
镇宁侯府除了还在北地军营的世子,一家人都来了。
镇宁侯和和冯二、冯三坐在一群勋贵之间,那一身在战场上历练出来的气势,即使是身穿锦袍也掩盖不住。
南楚齐王目光一顿。大夏镇宁侯,秦王的外祖家,镇守大夏的北地边境。
几个月前大败北狄,将北狄人都赶到沙漠边缘了。
是个厉害人物。
南楚齐王看到镇宁侯,对于刚才的判断又有些动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