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一愣,随即心中一喜,毫不犹豫地回应:
“激活!”
【叮!“古董鉴别”技能激活成功,鉴别方法加载中……】
李阳只觉得眼前一亮,脑海中瞬间涌入大量的知识,各种关于古董鉴别的技巧一一浮现。
——纸张鉴别:古代宣纸纹路细腻,摸上去有一种温润的手感,而现代仿制的宣纸则偏光滑,表面质感不同。
——落款与印章:名家字画的落款讲究笔力和章法,印章则要看印泥的年代感,真正的古印泥一般偏暗红,现代仿制的大多鲜艳刺眼。
——画风与技法:每个画家的风格和技法都有独特的痕迹,比如唐伯虎的山水画注重墨色层次,草木间的细节生动,而仿品往往细节粗糙。
——气味判断:古董字画放置多年,会带有一种淡淡的陈旧气息,而仿制品则多了股新纸的味道。
——显影观察:用火光或阳光照射,观察字画的水印纹路,真品的水印自然,而仿品的水印往往排列生硬。
李阳脑海中这些知识清晰无比,就像是亲身研究了几十年的经验积累。
他嘴角微微扬起,眼中闪过一抹兴奋:“有了这技能,今晚说不定能捡个大漏。”
迈步走到刚才那摊位前,目光淡淡地扫过摊上的字画和物件。
他弯下腰,随手拿起桌上的一卷画,看似随意地展开,心里却暗暗运用刚学到的技能开始鉴别。
画卷上的内容是一幅山水画,落款写着“唐寅”,印章也是一枚古色古香的朱红印章。
“这幅画是唐伯虎的真迹?”李阳装作好奇地问了一句。
摊主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嘿,您可真有眼光!这幅画我可是从乡下收来的,保证是真迹!不过嘛,您也知道这种东西值钱,便宜不了。”
李阳心里冷笑,嘴上却不动声色:“哦?乡下收来的?你这画我瞧着,纸挺新的啊。”
他手指轻轻抚过画纸,果然如刚才系统提示的那样,这纸张的纹路偏光滑,触感不像老纸,反倒像是现代仿制的。
“哎哟,您这就外行了吧?”摊主脸一板,开始忽悠,“这画保存得好,纸新点儿怎么了?唐伯虎那年头用的就是这种宣纸!”
“是吗?”李阳笑了笑,抬手把画卷对着火光照了照,果然看到纸张上的水印纹路排列得生硬,毫无自然感。
“行了,这画连个像样的仿品都算不上。”李阳随手把画卷往摊位上一扔,转身就走。
摊主脸色一僵,冷哼一声:“不识货!”
李阳懒得搭理他,继续往前走。刚走到一个稍大些的摊位前,他的目光被一幅卷轴吸引住了。
这幅画是一幅仕女图,画中女子眉目如画,衣袂飘飘。落款写着“仇英”,旁边还有一枚暗红的印章,画面上隐隐透着一丝古韵。
“这幅画不错。”李阳心里一动,蹲下来仔细观察。
摊主是个五十岁上下的老头,叼着一根旱烟,见李阳感兴趣,咧嘴一笑:“小伙子,这画可是好东西,仇英的真迹!你要是识货,咱们可以好好聊聊价格。”
李阳不动声色地拿起画卷,轻轻展开,仔细观察了画面细节。他发现,这幅画的笔法细腻,线条流畅,尤其是仕女的眉眼,栩栩如生,确实不像普通的仿品。
他又用手指轻轻触摸纸张,感觉到纸纹细腻温润,确实像是老纸。再用火光照射,发现画纸水印自然,纹路无破绽。
“这画……八成是真的!”李阳心中一喜,但表面依旧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老爷子,这画多少钱?”李阳随口问道。
“你要真想要,三十块,不能再少了!”摊主开口。
“三十块?”李阳心里暗骂一声黑心,但脸上却露出一抹不屑,“仇英的画才三十块?你当我傻呢?”
摊主被怼得一愣,连忙陪笑:“嘿嘿,这不是鬼市嘛,便宜着卖!小伙子,别跟我抬杠,三十块绝对值!”
李阳冷笑一声:“十五,爱卖不卖。”
摊主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嘴里嘀咕着:“十五块?这不是打劫吗……”
见摊主犹豫,李阳站起身作势要走:“算了,您留着吧,我再去别的摊看看。”
“哎哎哎!”摊主急了,连忙拦住李阳,“小伙子,别走,二十块,不能再少了!”
李阳嘴角一扬,掏出二十块钱递过去:“行,成交。”
拿到画后,李阳把它小心地放进帆布袋,心里一阵窃喜:“不管是真迹还是精品仿品,二十块绝对不亏!”
……
夜色渐浓,鬼市里人声鼎沸,火光摇曳,映得整个老街透着几分神秘和诡谲。
李阳站在摊位前,左手提着帆布袋,右手随意地着摊主刚递过来的那卷《仇英仕女图》,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
这幅画若是真迹,价值千金;即便是仿品,也因其技法高超,值得收藏。
今晚这一趟,已然不虚此行。
正当他准备继续搜寻时,前方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低声的惊叹和议论。
“啧啧,这釉色,这纹路,怕不是宋代官窑的真品吧?”
“你瞧这光泽,温润如玉,绝对是好东西!”
“嘿,别瞎说,官窑真品哪儿能这么容易碰上?这底款模糊得邪乎,怕不就是个仿的吧!”
人群逐渐聚拢,围着一个摊位议论纷纷。
李阳眉头微挑,顺着声音走过去,只见摊位中央摆着一只青釉瓷器,釉面莹润,表面隐隐显现出细密的开片纹路,釉色青翠欲滴,带着几分岁月沉淀的古韵。
瓷器造型规整,胎质紧密,釉下纹饰隽永,整体看上去确实别有一番古意。
摊主是个五十多岁的精瘦汉子,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外套,正得意洋洋地向周围人介绍:
“各位,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宋代官窑瓷器!釉色、开片、造型,样样都对得上宋代官窑的规制。
这要是放在古玩行里,没个几百块根本拿不下来。可我呢,便宜着出了,八十块,谁要谁拿走!”
“八十块!”人群里有人倒吸一口凉气,“这可是两个月工资啊!”
李阳听到这话,心里暗笑。
八十块虽然不便宜,但若真是宋代官窑瓷器,那价格可谓捡了天大的漏。
他挤到人群前,仔细打量起瓷器。
就在这时,人群忽然一阵骚动,只见一个身材矮小、满脸皱纹的老人拄着一根黄花梨木拐杖,缓缓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