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明,从讨要太子之位开始
人在大明,从讨要太子之位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人在大明,从讨要太子之位开始 > 第13章 朱元璋的考验

第13章 朱元璋的考验

加入书架
书名:
人在大明,从讨要太子之位开始
作者:
人有三刀
本章字数:
4078
更新时间:
2024-11-28

“不知道娘娘有什么打算?”

方孝儒沉默了许久,这才开口问道。

作为朱允炆的老师,方孝儒自然愿意支持朱允炆,而且朱允炆若是可以成为皇太孙之后,他们也可以尽情施展抱负,为大明带来更加繁荣的一面。

若是朱允熥成为皇太孙的话,未来可能大明就要成为那些大老粗的天下,到时,大明可能就要毁在朱允熥的手里了。

吕氏脸上一冷,眸子之中闪过杀机。

“我自然是希望朱允熥可以彻底消失了,如此我儿允炆也可以安心坐上这个位置!”

听到了这话,方孝儒心中不免倒吸一口气。

对太孙动手?这可是他想也没想过的事情。

难怪最毒妇人心。

不过方孝儒也明白, 这是最好的办法,但是……

“娘娘,我当然也想要这么做, 但是现如今朱允熥在奉天殿之中大闹一番,这个时候,想要对付朱允熥动手,恐怕兹事体大!”

“除非可以做好万全之策,不然的话,一旦消息走漏, 我们可就人头不保了!”

方孝儒凝重说道。

谋害太孙,可不是一件闹着玩的事情,一旦东窗事发, 以朱元璋的性格,必然诛连九族。

吕氏没有开口,突然站了起来, 对着方孝儒弯腰一礼,郑重说道:“先生,你是允炆的老师,我也只能相信你, 我可以向你保证,以后若是允炆可以登基的话,绝不会忘记先生的付出!”

“娘娘言重了,娘娘言重了,我作为允炆的老师,自然也希望可以帮助允炆!”

“那对付朱允熥的事情,就请先生多上心了!”

吕氏急忙说道。

随后送走了方孝儒之后,吕氏又联系了自已父亲留下的几位门人。

吕本死在了洪武十四年,长期担任吏部尚书, 再加上又是重开科考的主考官,因此在朝中也有不少门生和好友。

其中四位最为得意的门生,便是铁铉,启泰,练子宁,黄子澄,这些你们吕氏也听从父亲的遗命,笼络了四位。

同时这四位当初还是太子的侍讲,在朝中也是重臣,自然不会希望朱允熥成为皇太孙。

……

开国公府。

常升和常森听着一旁的探察之人的汇报。

他们命人调查了一下最近朱允熥做的事情, 果然很快有了结果。

“二哥, 这些事情居然是真的?”

常森此刻还是有些不太相信这些事情是真的。

如果这些事情都是真的,再联系之前朱元璋说的话, 他们两个兄弟就算是再愚蠢, 也应该知道朱元璋有了改立的想法。

大闹奉天殿不说,后来还闯入了朱元璋的御书房,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居然还亲自连夜去找了朱允熥。

并且朱元璋还是笑着离开的。

在御书房的时候,常升去求情的时候,也意味着朱允熥还在里面。

这意味着什么?

这摆明是朱元璋没有那么坚定选择朱允炆的想法了。

“嘶——”

常升深吸一口气, “没想到我去为允熥求情的时候,允熥居然就在!”

“我们还以为非常了解允熥呢,实际上我们根本不了解允熥!”

“二哥我现在明白老爷子为什么要那么说了,不管允熥为什么发生了变化,但是现在咱们已经明白了老爷子的心思了,是不是真的应该支持允熥了?”

“难怪上次蓝玉前来让我们支持, 而老爷子那边, 允熥还真的搞定了?”

常升此刻不由苦笑,想起上次蓝玉前来说的话,他们还不相信,结果只是他们太笨了。

现在皇太孙之位可不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还有可能是朱允熥的。

常森也连连点头,心中有些激动起来,自已的侄子得到了陛下的认可, 这可比他们得到了奖励还要令他们高兴。

“不过……”

常升突然有些担心起来。

“二哥,这还不过什么?”

“三弟,你别忘了, 允熥现在还在宫里,而且身边也没个人手保护,尽管老爷子认可了允熥,但是吕氏可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她儿子差点成为皇太孙,难保以后会不会狗急跳墙,对允熥不利!”

“什么?他们敢!”

常森一愣,随后双目迸射出了浓浓的杀机,要是谁敢伤害朱允熥, 他第一个不答应。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一切都是得小心,毕竟储君之争历史有之,哪一次争斗是不流血的,我们还是得小心!”

常升大有深意说道。

常森也点了点头:“二哥说的是,不过还是得尽快,只要事情下了定论了,相信他们也不敢再有所动作了!”

“嗯!”

常升点了点头。

……

次日。

奉天殿内!

殿内寂静一片,朱元璋面容肃穆,不露喜怒。

站在一边的王公公走出一步,开口说道:“微臣杜清奉旨镇守大同城,然鞑靼也速迭儿带兵南下,十万铁骑,携气吞山河之势,围困大同城, 还望陛下派兵救援!”

众多官员闻言,无不面露惊讶之色,鞑靼安分了这么久,没想到突然又出动了。

“时值秋天,也速迭儿又派兵南下,妄图夺我家大明疆土!”

“此番更是汇聚了十万兵马,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你们都说说吧,现在该如何?”

十万,这绝非小数目,而且现在大明正值稳固疆土的阶段,从哪里调出兵马,谁来增援,这都是巨大的难题。

另外这个消息从大同城传到了京都,即便是八百里加急,恐怕也过去了好几日时间。

现在大同城情况如何,谁也不知道,这要是派兵了的话,大同却已经没了,又该如何做?

这些出谋之人可都要考虑,一旦出谋失策,那就是过失。

一时间大臣们无不左顾右盼,不敢轻言出声。

方孝儒给朱允炆使了一个眼色,这是朱允炆的机会, 如此大事,只要朱允炆开口,便赢了一半。

朱允炆在这里,朱允熥自然也在这里,心中更明白, 这恐怕就是昨日朱元璋所说的考验。

看着朱元璋时不时看过来的目光,他怎么可能还不明白,正要上前一步,朱允炆已经开口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