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之凡事讲理
小巷人家之凡事讲理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小巷人家之凡事讲理 > 第47章 钱的味道

第47章 钱的味道

加入书架
书名:
小巷人家之凡事讲理
作者:
青山皓
本章字数:
4192
更新时间:
2025-01-27

其实啥时候都别小看能当领导的人,都是人精,厂领导和街道现在也就看明白了。老大一家可不是真的想赡养老人,而是老大一家吃了这么多年亏,不想再吃了。总不能好事让你们占尽了吧?

不过他们回头想想也是,老大一家也真的一直在吃亏。该给不该给的,都给了。到现在还在每月给十五块,这一般人能做到?而且还承诺会一直继续给下去,并不要这房子,谁家儿子能做到这份上?

这协议,其实就是他们给自已的一份保证。不能好处一个儿子拿光了,另一个儿子要管养老,管生病,还管伺候吧?没有这规矩。

于是欣然的都签了字,盯着庄赶美签上字,图南让庄超英签了字,还骑车,送干部们回去,并盖了公章。

之前他就是一口气抄写了四份,有印蓝纸,他都没用,因为他怕会印不清,也怕会有褪色的可能。于是也不怕麻烦,每一份都是清清楚楚用的蓝黑墨水。这是这会财会专用,因为会随着时间变色,事后别想修改,会颜色不一致。

所以刚刚大家都是亲笔在每一份上,都签了字的。盖好章,给了厂里、街道各一份留存。这会还没公证处,但这样带公章的,到哪儿,也是有法律效应的。

没有写三分之一的工资,而是写明数值,也是图南玩的小花招。要知道一个准确有数值反而更有冲击力,让领导们知道他们家付出了什么。

二是他是知道工资会涨,而且不是像现在这样,一个月拿三十六块,十几年都不带涨的。回头涨了,庄超英爱加就加,不加,老头他们也没法。而且加多少就随心了,真的写三分之一,图南是觉得有点过分的。

图南回到老庄家,把剩下的两份协议,让他们兄弟一人一份。就带着庄超英回家了。

现在,每月图南去送钱,因为他到处跑工地,能顺便。图南有个本子,每一次都让庄父签个字,说回去好和庄超英报账。庄父不签,他就不给。每个月都能把庄父气个半死。可又没法子!再闹下去,庄赶美在厂里都混不下去了。

而且庄父和庄母能不知道小儿子远不如长子吗?可是他们对小儿子付出太多了,这时抛下他们,他们心有不甘。

再说他们也害怕,他们之前能拿捏长子,黄玲和孙子看庄超英的份上,不和他们计较,但是现在,庄超英和他们也起了间隙,没那么听话了,黄玲和孙子能再给他们好脸?看图南找这么多,把小儿子死死的踩在脚下,他们就觉得胆寒。所以只能咬牙坚持要和赶美一块。

但是,不得不说,这个协议签了,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庄超英,而是庄父庄母,他们对庄赶美的身份其实被固定了下来。

图南每月来送钱,庄超英会不时的来看看,这都让庄赶美不敢乱来。这对两位老人,其实也是一种保障。不过,他们不会感谢图南罢了。

而庄超英只要不见父母,他的头脑就是清醒的。他觉得有协议,他也没有不管父母,重点是让赶美好好孝顺父母,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而没有庄家人的掺和,黄玲他们日子也觉得好多了。她现在才知道,自已之前是错的,含糊才是对彼此的伤害。

一家人在院子里种蛇瓜,倒是让小巷众人看到了一幅其乐融融。过了两日,图南也找到一株很好的品种的葡萄藤回来,种在了一块。

筱婷和林栋哲就很开心的没事过来帮忙浇浇菜,希望葡萄能快点长大。

而藤没长起来,图南终于开始小升初的考试了。和二代安排工作时,顺便提到时,二代都嘲笑起他了,说他平日里装个小大人,结果小学还没毕业。

图南都不理他,还是保持着自已的节奏。哪怕考试当天,也是考完了,还会去跑跑工地,坚决不能耽误他的人生大计。

而他们的客制化彩电生意非常好,林武峰的手速都上来了,他还是不敢找小工,但图南找了李一鸣和他表叔,下班过来兼职,没别的活,就是让林武峰教他们拆电视。把坏的元件放一边,其它好的,分文别类的放在固定的盒子里。

这活不难,就是要心细。两人也都感谢图南对他们的关照,他们现在比起其它一起下乡的同学们,不知道强到哪去了,而且图南是给钱的。按日节,拆台电视就给,不能拆坏,拆坏的和烧坏的可是有明显的区别。

两人自不是那偷奸耍滑的,做得极认真,开始两天都拆不了一台,但是和林武峰一样,手速是练出来的。把电视拆完了,他们就帮着清洗元件。每天这个,图南给一块。弄得他们晚上干几个小时,比上班赚得还多。弄得他们每天也忙得开心。

林武峰看了他们一段时间后,就专心组装电视机了,原本他们弄回来的,都是成色不错的,而林武峰是爱钻研的,把每个元器件都弄清楚了,没事还琢磨一下,人家电路板的问题。

他组装得也好,工作室干干净净,该用银焊的,他绝不用锡,所以他们的电视拿出去,甩了此时国产好几条街(78年,国产彩电还是二色的,我国自行研制。)其实就算拿全新的原装进口来比,也不遑多让。所以他们卖得比新的进口还贵,真不是黑心,而是真的值这个价。我们除了独一无二,还质量好。重点,我们不要票,有钱就能买。

这时,林武峰才知道苏州这会的有钱人真多,只是之前没让他们知道罢了。

当然,一个二十一寸,加上大木头柜子一包,打开,九寸、十二寸黑白的怎么比?再还有个攀比,差不多的人家,你们家有了,我们家怎么办?孩子不得哭?咬牙也得买。

而亲戚串亲戚,周边的有钱人也跑来了,包括沪市都有人得了消息,找了过来。价格虽说有点贵,但是独一无二的。这让沪市的二代们如获至宝,他们一向走在时代的前沿,必须要和别人家拉开距离。他们是能买到进口彩电的,但那可不能体现他们的品味。当然,重点是,他们闻到了钱的味道。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