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之凡事讲理
小巷人家之凡事讲理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小巷人家之凡事讲理 > 第22章 一床棉被盖不和

第22章 一床棉被盖不和

加入书架
书名:
小巷人家之凡事讲理
作者:
青山皓
本章字数:
4188
更新时间:
2025-01-21

这时,图南已经回屋去了,他忙着呢。筱婷也到图南的屋里来看书了,早上功课做完了,这会也没什么可玩的。于是每天,她晚上就和大哥一块听大哥念报纸,然后看大哥画画。

而楼下,黄玲去厨房收拾了一下,也坐在柴火炉边上学起习来。

解放之后,国家就很重视自学教育,因为没有那么大的资源覆盖到每个人,但是国家文盲率又在那儿摆着,所以就有了多种多样的自学形式。当然六十年代中后期,大多也就没了。

但像黄玲这样的产业工人,都是有专门的职工夜校的,他们有中专、技校,当然也就高中文凭的培训考试。虽说十年里有点懈怠了,但是他们是从职工子弟幼儿园到高中都有大型国有企业,再懈怠,这些学校可都没停过。

只不过之前黄玲家务太重,虽说现在家务也多,不过,图南现在很能帮得上忙。比如带筱婷这事,她就不用操什么心的。

还有就钱,她调岗后,工资是比以前少了点,但他们奖金不少,她们还做了保温袋,也是记件的;再说图南在队里有部分的奖金,由黄玲来领,这远远的超过之前黄玲手上能拿到的钱。不得不说,有钱和没钱真有质的区别。她好像就没了之前那种紧迫感。

于是图南说她调了岗,是干部编制了,就得有点管理水平,回头让下头人鄙视就不好了。黄玲一听也是,就拉上了宋莹一块去厂职工夜校报了名。宋莹虽一直说自已不爱学习,可是现在,也是真的感受到了学习能改变生活,于是老实的跟着了。

他们这种老职工,去不去的,也无所谓的,只要参加考试就成了。当然,他们有空还是会去,现在不用熬夜了,感觉身子都轻快多了。

于是,庄超英进来,就看到家里很安静,黄玲在看书。而孩子们应该在楼上,不过听不到声音。

黄玲在认真的学习,根本不看庄超英。之前她要靠着庄超英一块养孩子,曾经的恨都被她拼命压抑住了。

而上回在婆家的事后,她突然觉得,她有了依靠。她的儿子能扛事了。虽说那天也没吵没闹,但那天她就觉得很开心。那是她在婆家过得最好一次。

现在庄超英回来了,她本来也是欢喜的,毕竟他们之间又没吵没闹的,只是这一段觉得有他没他也没差罢了。

但是刚回来,庄超英就在楼上喊要自已父母来看时,黄玲就不想说话了。不过当着宋莹他们,她一直忍着,原本想着等宋莹他们走了再谈。结果庄超英就对着儿子去了,这就是黄玲不能忍的,她突然灰心了。

对,灰心了,这几个月,这个家有没庄超英有差吗?她甚至没再问庄超英拿钱,而庄超英也没给,就心安理得的在家里吃喝。现在还端着一家之主的样子,谁给他的底气?

庄超英看看没人搭理自已,也觉得没脸,自已去厨房打水洗洗了。现在他一点也不觉得房子大好了,这时,屋里安静得跟棺材一样了。之前一家人一块泡脚,一起说话的温馨,让他怀念起来。

不过,庄家人的习惯,一床棉被盖不和,大家最终还是什么也没再说什么。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而庄家不知道的是,在他们不远的李一鸣家,此时正高朋满座。

周边的邻居们没来看庄超英,高考是很重要,但是离这些邻居们还是太远了。房子改造对他们来说,就比较现实了。于是全聚在李家,问关于三产队,和改造房子的事。

三产队搬出了厂区,然后之前那些谁都不要的懒汉,笨婆娘现在竟然都抖起来了,这就给这些老员工们极大的冲击。

像宋莹这样刺头,去三产,他们觉得是分房的后续,提干算什么,这时,工人与干部分界不明显,去三产,那就是发配。

之前还被人说,“看到没,技术好有什么用,得罪了厂领导,能有什么好果子吃。”还自作聪明的说,“这就是明升暗降,任谁也不能说厂领导打击报复。”

至于说黄玲和老吴也去负责了,大家就觉得,‘只怕是厂里觉得这俩是老实人,于是才让他们去管管事,不然,那破地方,谁肯去啊,特别是还有宋莹那样的刺头。’

然后,三产队被清出了厂区,大家更是嘲笑居多,‘看到没,厂里有多么不待见三产啊,都不让他们进厂区了。这就是扫地出门!’

再然后,说三产绑拖把都发财了,那些又懒又笨的家伙,一下子拿的钱也不比一线纺织工少,这就让大家就有点混乱了。

再然后,就看着黄玲他们搬家,这三家的房子揭开了面纱,然后厂里出了公告,想改造的,也可通过房产科申请,然后去三产施工队排队,自费改造。

要改造房子,得经过房产科这个,他们觉得合理,因为房子是房产科管的,每月工资里是会扣房租的。但是还要自费找三产队来做,他们就有点不安心了。所以,他们都集聚到前头李一鸣家了。

当然他们是可以找老吴,找黄玲的。但是之前参观过两家之后,他们就都不太愿意去这两家了。就觉得他们和自已不同了。哪不同,他们也说不清了,就是觉得很不舒服。至于说宋莹,他们就没想过,宋莹脾气差,大家习惯的躲她远远的。

于是他们宁可进入和他们差不多的李一鸣家。虽说也昏暗、紧凑。但他们觉得很自在。真的到庄家,他们都不知道自已该坐在哪。更不要说嗑瓜子、吃零食了。

当然,他们找李一鸣也是想打听一下内幕。老吴、黄玲是干部了,在三产队管事,他们说的,这些邻居们天然的觉得不可信。

而李一鸣在三产队做学徒,邻居们就觉得他们是一国的了。从李一鸣的嘴里,也能听到更加真实的情况。

对,李一鸣在三产队做学徒了。不是临时工,当然,也不是正式工。就是解放初存在的学徒工,介于临时和正式的之间。拿学徒工资,但三年后是可以转正的。当然,前提是,你表现不错。目前,全厂就李一鸣和他表叔两个学徒。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