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内,一片肃杀紧张的氛围。
街道上,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动,挨家挨户地仔细搜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匿刺客的角落。
每一扇门被粗暴地推开,每一个阴暗的角落都被火把照亮。百姓们惶恐不安,紧闭家门,生怕这场风暴波及到自已。
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咸阳城外的大道上,两匹快马如离弦之箭,向着北边疾驰而去。
马上之人,正是蒙恬和蒙毅兄弟。
蒙恬一脸不满,忍不住向兄长抱怨道:“大哥,为何不让我直接一箭射死李由?那家伙整日给胡亥出谋划策,坏事做尽,除掉他岂不快哉?”
蒙毅瞪了弟弟一眼,训斥道:“你糊涂啊!若杀了李由,且不说我们能否全身而退,此事必定会引发陛下的彻查。若最终查到公子扶苏身上,那可如何是好?此次行动不过是想给李由一个教训,如此一来,陛下也不会大张旗鼓地追查此事。”
兄弟俩以为自已的计划天衣无缝,正暗自得意之时,却浑然不知,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已被人详细记录,呈放在嬴政的案桌上。
嬴政看着手中关于蒙恬和蒙毅动向的密报,瞬间怒目圆睁,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这两个逆徒怎敢如此?上次打架之事与李由何干?他们竟敢这般胡作非为!” 嬴政猛地一拍桌子,愤怒地咆哮道。
这一声怒吼,仿佛要将宫殿震塌,周围的太监和宫女们吓得浑身颤抖,纷纷跪倒在地,大气都不敢出。
“赵高,拿着旨意前往边城,蒙恬和蒙毅有负圣恩,杖责二十。” 嬴政强压着怒火,对着赵高冷冷地吩咐道。
赵高赶忙应下,小心翼翼地接过旨意,快步退了出去。
这时,一直站在一旁的盖聂上前劝道:“陛下,蒙恬和蒙毅想必只是想给李由一个教训罢了。以他们兄弟二人的身手,若真想取李由性命,李由绝无生还可能。”
嬴政长叹一声,无奈地说道:“朕心里明白,可他们兄弟二人如此行事,心性尚需磨砺。朕又怎能放心将大军交付于他们手中?”
尽管嬴政将此次调查结果压了下来,不想让更多人知晓,但消息还是像长了翅膀一样,通过赵高的嘴传到了李斯的耳中。
李斯听闻自已的儿子李由被蒙恬、蒙毅兄弟刺杀,顿时怒发冲冠,心中的怒火几乎要将他平日里的冷静理智吞噬殆尽。
然而,当李由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立刻派人将父亲请到自已的房间。
李由看着父亲,神情恳切地说道:“父亲,此次之事您就当不知道,切不可追究。”
李斯眉头紧皱,满脸疑惑地问道:“为何?蒙氏兄弟竟敢如此对待你,这简直是不把我放在眼里!”
李由耐心地解释道:“父亲,这件事陛下已经刻意压下,您难道没发现陛下根本没有告知您此事吗?这表明陛下想要冷处理。依我看,责罚蒙氏兄弟的旨意此刻想必已经在前往边城的路上了。我猜,告诉您这件事的人应该是赵高吧?”
李斯闻言,眉头微微一跳,惊讶地问道:“你如何知晓?”
李由笑了笑,继续说道:“父亲,赵高这是企图挑起您与公子扶苏之间的矛盾,好让他和公子胡亥坐收渔翁之利。而且,我估计公子扶苏对此事并不知情。所以,父亲您千万不要追究,就当我是被陛下惩罚了,反正修养两个月便无大碍。”
李斯还是有些不甘心,问道:“难道此事就这么算了?”
李由神秘一笑,说道:“当然不会。父亲,我记得陛下曾让您担任公子扶苏的老师教导他吧?您可以以此事为契机,向陛下辞去这一职务。”
李斯听后,不禁大吃一惊,问道:“可若我不再教导公子扶苏,又该如何改变他的想法?待他日后登基,我们法家又该如何自处?”
李由笑着反问道:“父亲,谁告诉您公子扶苏必定会登基?又有谁告诉您陛下只能在扶苏和胡亥之中选择继承人呢?”
李斯闻言,顿时愣住了。是啊,公子扶苏和公子胡亥都尚未得到陛下的亲口认可,不过是大臣们在私下里随意站位罢了。只要陛下还在位,谁又能断言这两位公子一定能登上皇位呢?
“由儿,那你的意思是……” 李斯此时对儿子的看法有了极大的转变,眼中满是期待。
李由认真地说道:“父亲,如今陛下并未明确指定继承人,公子扶苏和公子胡亥都未能让陛下完全满意。父亲何不另选一位陛下心中认可的公子加以扶持呢?”
李由的话犹如一道惊雷,瞬间打通了李斯多年来心中的疑虑。
对啊,陛下尚在,若自已能扶持一位公子,将其培养成陛下心目中合格的继承人,那岂不是更好?
“由儿,你觉得哪位公子最适合由我教导?” 李斯急切地问道。
李由笑着建议道:“父亲,我建议您挑选一位在宫中毫无势力且最不得陛下宠爱的公子。其一,这样的公子更容易接受您的教导;其二,他已尝尽人间冷暖,不会像公子胡亥那般暴虐,也不会像公子扶苏那般懦弱。”
李斯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那好,你好好休息,为父要好好思量一番。” 说完,李斯便离开了李由的房间,独自一人将自已关在书房中。
李斯对今日与儿子的这番对话并不担心会传入陛下耳中。他心里清楚,若自已能教导出陛下满意的继承人,陛下必定会欣然应允。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父子俩的对话便传到了嬴政的耳中。
嬴政对李由的这个建议颇感兴趣。在他众多儿子中,目前只有公子扶苏和公子胡亥较为出众,其余儿子皆默默无闻。
然而,扶苏性格过于温和软弱,不适合治理如今的大秦;而胡亥又太过暴虐残忍,同样难当大任。
若李斯真能教导出一位既有手段又心怀仁慈之人,那无疑是大秦之幸。
“传令下去,取消李斯担任扶苏老师的资格,宫中公子任由李斯挑选。”
嬴政果断下令。紧接着,他又补充道:“告诉李斯,朕等着他的答案!”
黑冰台的人领命后,立刻前往李斯的府邸。由于这道旨意极为机密,并未通过内廷传达,而是由黑冰台的人亲自将嬴政的口谕带给李斯。
“丞相大人,陛下口谕,取消您担任扶苏老师的资格,宫中公子您可随意挑选。” 黑冰台的人说完,不等李斯发问,便接着说道:“陛下等着您的答案。” 言罢,此人便如鬼魅般瞬间消失在李斯的房间中。
李斯听到黑冰台带来的口谕,脸上顿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心里明白,这一次儿子的话正中陛下下怀。陛下这是同意自已去培养一位能与扶苏、胡亥竞争皇位的公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