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仔仔细细的收好二儿的庚帖,又打发马六子去把那杨管事藏起来。
纪安的护卫纵然身手了得,却也没有想到府里的主母会在此事上作梗。
便是沈纪安自已,也压根儿没有去防着母亲。
苏家这几日都在焦头烂额中度过,她们想了诸多的办法,又都一一予以否定。
苏老太太念及沈府节前派人送来的丰厚年礼,以及沈老夫人身旁嬷嬷亲递的话。
“咱们家老太太说,沈苏两家互为姻亲,让您老不必客气。等到了来年四月,我们老太太会亲自前来拜访您。”
当时苏老太太以为是吃了颗定心丸。
沈家老安人派了身边最得力的嬷嬷前来亲说此事,话里话外都是暗指沈纪安与三丫头的婚盟。
可惜两家也只是口头说说,若是交换了庚帖,也算成了既定的事实。
那借此推托太后所办的群芳宴便能顺理成章了。
苏老太太看了看坐在下首的文希,纵使一身朴素也掩饰不住的桃李之色,不由忧从心来。
她斟酌着道:“绍云你要不派个人去沈府见见老夫人,看看咱们能否趁现在交换庚帖?”
文希给老太太按揉膝头的手跟着一顿,祖母还真是语出惊人!
沈家会顶着欺瞒天子的风险来帮助她吗?
她不知长辈们与沈府有过怎样模棱两可的说词,但皇上、太后要借着群芳宴给两位皇子选妃的事已是人尽皆知。
就算是沈家消息再不灵通,也已经知晓了此事。
可几日过去,他们愣是没有只言片语过来,可见此事行不通。
二表哥不仅相貌出众,才华能力在整个上京城的年轻一辈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存在。
文希想到庶妹文若的不顾一切,还有那位刑部赵大人家的露儿姑娘有意无意的试探,以及对上自已莫名的敌意。
更不用说无论是容貌还是手段都同样出色的长宁郡主了。
祖母属意沈纪安,可有问过他本人的意愿,还有自已这个孙女愿不愿意顶着所有人的嫉恨嫁去沈家。
花朝节那日的河水,文希尝过两次,她再也不愿意轻易的尝试,更不愿意把自已置于危险之中。
她与二表哥之间,或许一直都是长辈们的美好心愿,不讲沈纪安本人的心意,光是横亘在中间的宋氏,她就觉得此事成不了。
大约是苏二老爷也与文希想到了一处,最终他没有听老太太的话亲去沈家。
由女方主动来说此事,总是有些不妥。
文希就这样在府中数着日子过活,太后所办的群芳宴定于四月初六,正是浴佛节前。
而前世嘉熙帝逝于四月初七,之所以记得这样的清楚,是因为文希每年都会在浴佛节这一日上大佛寺祭奠亡母。
但正德二十七年的浴佛节却是封了寺,只为嘉熙帝一人举办道场。
文希不知是否真是急症导致了嘉熙帝的离世,但不管她知道些什么,都避免不了眼下这场群芳宴。
既然避不了,就得想想别的招。
她很快便让人给钱管事递了消息,让他想方法弄些塘沽一带的海虾进府。
海虾对于京师的人来说较为稀奇,苏府也是从来没有采购过此类虾蟹作为食物。
但文希前世吃过,且还是在大庆的田庄里。
那时她见钱管事的两个孙儿吃得满嘴流油,便也被勾起馋虫尝了两只,不想当日夜里不仅全身发热,还起了疹子。
后来请了大夫也无济于事,只说多喝温水,代谢完便会好起来。
两个丫鬟急得不行,生怕她就此毁了容貌。
夫人在府中本就不得姑爷的待见,要是容貌有了损伤,那基本只能歪在田庄里老死度日了。
丫鬟们着急,文希却是觉得无甚要紧,她喜欢田庄里的日子,也向来不在意自已好看的皮相。
旁人说苏府的三姑娘是个空有美貌的草包,不想还真算计了当朝探花郎的婚事。
这事儿能成,约莫也与李佑林的心智不定有关。
这些流言曾惹得文希这位名义上的夫君恼羞成怒,后来更是对她的海棠院不闻不问。
就因没有受过容貌带来的便利,反倒是因了这张脸,父亲对她避之不见,夫君对她避之不及。
若是毁了,也便一了百了。
丫鬟们报了府中的管事夫人暂时不能回府后,便一意侍奉在身旁。
而文希自已却是行动如常、吃喝不减。
那些疹子只维持了三四日便自动褪尽,两个丫鬟仔仔细细的给她沐浴净面,发现还真是什么也未留下。
夫人的肌肤又恢复了一如既往的白皙光洁,春桃不由一阵喜极而泣。
她连声谢了一遍各路的菩萨大仙,惹得当时的自已更是哭笑不得。
文希想着这些时,不由莞尔轻笑,这使身旁的夏荷惊奇不已。
自从得知姑娘入了那群芳宴的名册后,她们这些下人也跟着主子惶恐不安。
夏荷与春桃都很喜欢眼下的生活,主子银钱充裕,又性子宽和,若是这样过一辈子,那是再好不过的事。
可偏偏出了这档子的意外,她们两人也是后来才知道那日拦车的人是三皇子。
这一想更是心惊肉跳,那人看姑娘的目光至今让两人毛骨悚然。
若是真的被选上,结局又如何好得了。
但今儿姑娘似乎开了窍,方才一意张罗着吃虾的事儿,现如今竟是自顾自的笑了起来。
姑娘忘记眼下的困境了吗?
还是说她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夏荷纵是心中疑惑,却也知道垂下头干自已的份内事。
倒是春桃,不时好奇的拿眼去瞅文希,让人看了颇有几分忍俊不禁。
文希见着两个丫鬟的模样,只是神秘莫测的笑了笑。
她又想那虾的味道也着实不错,这次该吩咐小厨房的如何烹制呢?
反正是过敏,不若就多吃一些,要不然吃上四只、或者干脆八只、十只,也不知吃多些是不是也会三四日便好。
要是六七日也行,因为接下来便是国丧,她反正困在府中,哪儿也去不得,养病是正正合适的,应该不会有谁来打搅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