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天晚食的时候。
老宅全家人坐在一起用晚食的时候。
李家家主李儒还特意夸赞了李末语一番。
之后,还特意给李末语夹了一箸炒稚鸡蛋。
虽然只有小小的一箸。
但是老宅里明眼的人都可以看出,家主李儒这是对二房家里的这个小女娘,上心了,也是,以前原主就是一个调皮捣乱的小女娘,现在突然被家主看重,大家也是有些迷惑。
所以默默的用了晚食之后,回到房里,小顾氏便问李河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河抓了一下头,找不到头绪,也只好说不知道。
于是这一晚,老宅一家人都带着一些疑虑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
李末语便早早的起了木榻。
大女娘李近馨与二女娘李可卉还在酣睡。
于是她便悄悄的离开了木榻,摸黑来到了灶房,借着似明不明的亮光,找到瓦罐伸进手摸了摸里面泡着的菽豆。
经过一夜的浸泡之后。
那些菽豆已经被泡的胀鼓鼓的,可以蒸了。
然后李末语又摸黑找到水缸,从里面舀了几瓢水到灶锅里,然后找到火石打着了火,由于生疏第一次用这种古代的东西,打了好几次才打着。
之后,用手小心的捂着燃着的干燥的草绒放到灶底,之后,慢慢的加入了一些细柴之后,灶火便慢慢的变旺起来。
之后,李末语便盖上锅盖,又加入一些大木柴,让灶火更旺了一些。
然后这边她找到一个竹爪蓠捞出瓦罐里那些泡的发涨的菽豆,控了水之后,又把它们放入木屉上,之后放在灶锅之上,并盖上了最后的屉盖。
之后,又在灶底加了两块大木柴。
就这样大火蒸制了两刻之后。
李末语觉得时候也差不多了,便停了火,抽出灶底的木柴,等灶上屉里的温度略微降下了一些之后,便下了屉。
之后,端出已经蒸制熟透的菽豆,并在阿婆顾氏的黍面瓦罐里抓了几把黍面粉,和那些蒸好的菽豆一起和了一下,然后,便把它们摊开放到一张院中比较干净的竹席上,准备等到晌午有太阳的时候,晒上一晒。
然后收拾好一切,偷偷又回到了房里。
回到了榻上的时候,另外那两个女娘,仍是在酣睡。
等到上房的顾氏也起来到灶房,准备早食的时候,自然也发现灶房已经变了样,走出灶房,看到竹席子上晾晒的东西。
心里也便有了数。
于是什么也没做,回身便进了灶房,专心的准备起了老宅一家的早食。
早食准备好了之后。
便在院子里喊人起来吃早食。
李末语也便装着刚睡醒的样子,和另外两个女娘姐姐走出房舍,洗漱之后一起和老宅的人用早食,早食之后,自然就是和阿父李河照例与之前一样,去湖里捕鱼之后卖掉交当日鱼税,剩下的换了铜钱,再到镇上的坊市铺子里买回一些黍米及粗盐巴,回来做食养活一家人。
而那些晾晒在竹席上的菽豆。
李末语只是嘱咐了阿婆一下。
如若晌午的日头好时,多翻晒几次便好。
只是要注意千万不要着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