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纨绔子弟可要逆天了
红楼之纨绔子弟可要逆天了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红楼之纨绔子弟可要逆天了 > 第42章 文武百官大震惊

第42章 文武百官大震惊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之纨绔子弟可要逆天了
作者:
皓月陈酒师
本章字数:
4012
更新时间:
2025-01-19

当晚,隆庆帝就去了太上皇所在的宫殿,商议了一番,再次获得了三成兵权的隆庆帝知道,自已这是要起飞了。

太上皇那里则是老泪纵横,他在死后,也会留下一个不错的谥号了。

第二天,隆庆帝一早就上朝了。

文武百官纷纷站在底下,没有人说话,等待隆庆帝的示下,才能开始上奏。

那些御史言官们看着一脸淡定的贾政,都在忿忿不平,准备好好的参他一本。

看到对方升官那叫一个不爽。

不过是祖上有功罢了,贾政是个什么水平,他们不知道吗?

哪知道,今天的朝会不同寻常。

“太上皇驾到!”

一声尖细的声音,将他们震惊到了,今日是怎么回事?太上皇也来到了这里。

隆庆帝自然知道怎么回事,于是,双日当空的局面,在金銮殿上演。

一时间,文武百官们都是面面相觑,这是要闹哪样?

太上皇已经很久没来这里了,不是什么重大的事情,他根本不可能来。

看来今天的朝会不简单呐?

果不其然,隆庆帝就忍不住了,示意戴权开始表演。

戴权也是微微颤抖,倒不是害怕,而是激动的不行,这等功在千秋的事情,他也是第一次经历。

“资有皇商,紫薇舍人……”

随着戴权的传达,文武百官们全都懵了,他们听到了什么?

那就是紫微舍人,也就是薛家这个皇商受了皇帝陛下和太上皇的命令,去寻找海外的物品,无意中发现了蜂窝煤制造之法和亩产千斤的水稻种子和土豆与红薯等亩产几千斤的高产量种子,并且还种植出来了。

接下来,就是要将这等震惊整个金銮殿文武百官一百年的这些农产品和蜂窝煤推向全国各地。

蜂窝煤造价便宜的很,平民百姓都用得起,只需要一些,就能够渡过整个冬天,简直不可思议。

“利国利民,利国利民啊!皇上,太上皇,正是两位明君啊!”

“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啊!”

“天大的功德啊!”

霎时间,整个金銮殿都炸锅了,隆庆帝和太上皇的这番操作,直接将他们的贡献和威望,达到了三皇五帝的水平。

真的是太不可思议。

御史言官们纷纷呆若木鸡,弹劾?现在要是敢出头,午门外就是他们最后的风景了。

整个金銮殿的所有人都知道,隆庆帝这番操作,他的位置将会稳固的不像话,不出一年的时间,老百姓就会吃得饱,穿的暖,饿死的人倒是很难遇到了。

若是有这等存在,那么地方官就该被砍头了。

这等水稻一年两熟,亩产千斤,还有那些亩产数千斤的土豆红薯等农产品,大乾王朝的所有百姓,可都丰衣足食了。

谁不会给隆庆帝歌功颂德?

太上皇也是享受这等功绩,说不定,就是两大圣皇也不一定了。

“……封薛蟠为正一品光禄大夫,薛家为第一皇商!钦此!”

薛家也是直接起飞了,不仅重新回到了皇商位置,还直接升了八级,变成了一品皇商,简直不可思议。

贾政在那里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虽然贾琏跟他说了,会吓到他的,他却不以为然,能够吓到他?

“嘶~”

还真吓到了,贾政感觉似乎云里雾里一般。

“不好了!贾大人晕倒了!”

贾政最后还是没有顶住,晕了过去,周围的官员赶紧将其扶住。

都知道,薛家是他们四大家族之一,薛蟠这个刚刚陛下亲口封的正一品光禄大夫可是这位的亲侄儿。

尤其是对方昨天那轰轰动动的将薛蟠从一个消了户的死人给翻案,还重新上了户的活人了。

可想而知,关系是多么的亲了。

“来人呐!宣太医,给我全力救治贾爱卿,若是有什么闪失,提头来见!”

“来人啊!快去扶着贾爱卿!”

隆庆帝和太上皇深怕贾政在金銮殿有什么闪失,居然不顾这里这么多的文武百官,这等爱护之意,昭然若揭。

很快,贾政就被太医给紧急救醒了,没多大事,就是受了刺激晕倒罢了。

如此,隆庆帝和太上皇才放下心了。

接下来,就是安排贾政回去休息,朝会还要继续,如何将这些蜂窝煤和农产品等普及全国的事情。

这等太大的功德好事,直接令文武百官们抢着接手,做好了,堪称大功德一件。

贾琏虽然不知道金銮殿上发生了什么,但是,绝对是精彩万分的情况。

这等碾压这个时代的农产品这些,简直就是老百姓吃饱喝足的保证,也是大乾王朝繁荣昌盛的保证。

有了这般多的粮食,百姓安居乐业了,人口就会发展起来,那些边境军队也会兵强马壮,周边那些群狼环伺,就要让他们知道知道,大乾王朝的实力,有多么的恐怖了。

隆庆帝也知道这等深远的影响,都是他在位的时候发生的,他的功绩想必会不断的深远影响下去。

并且,他都不用猜,就知道薛家背后,全都是贾家在出力,尤其是贾家的麒麟子贾琏。

这个给了他不断惊喜的麒麟子,已经不再是纨绔子弟了,在隆庆帝眼里,就是上天来安排助他成为千古一帝的存在。

这场朝会太上皇待了一会儿就走了,能够在万年的时候,得到这么大一份惊喜,他也是知足了。

一代圣皇是跑不掉了,百姓吃饱喝足以后,还不得感念他和隆庆帝。

并且有了这等基础,不出几年的时间,大乾就会兵强马壮,他御驾亲征的时候,可就不远了。

隆庆帝则是看着这些文武百官大臣们为了这等大事争得“头破血流”,根本没有要放手的意思。

为此,他也有着思考。

整个金銮殿上,支持他的文武大臣不是很多,经过这件事以后,怕是会有半数以上的支持者了。

只是心腹可没有多少,想了想,那些个心腹很多都还在外任着,是不是应该调回来一些,并且,还要额外开一开恩科,多多挑选培养一些新的心腹们。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