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京日报:震惊,贾琏率五万大军灭了十万倭寇,扬我大乾王朝国威。
震惊,武安侯牛继宗斩杀罗刹国将军,打败罗刹国十数万大军,扬我大乾王朝国威。
这两件事,就是大乾王朝最热闹的事情,都是打了胜仗,让整个大乾举国欢庆。
隆庆帝更是在金銮殿上哈哈大笑着:“诸位爱卿,我大乾有着这两位大将,真是天佑我大乾啊!”
他高兴不己,武安侯牛继宗最终亲自击杀了罗刹国将军,还俘虏了数万罗刹国士兵,简首可喜可贺啊!
这等蛮夷之地,冰天雪地的,大乾王朝根本不屑搭理对方,没想到,竟然被其反咬一口,岂能不怒?
派遣牛继宗率领京营十万精锐之师,本以为是一场简简单单的战斗,哪知道,打了大半年了,才在贾琏的帮助下,结束了战斗。
好在最终是大乾王朝获胜了,不然,隆庆帝都准备将牛继宗那镇国公一脉,通通斩了泄愤。
最终大乾王朝还是战胜了这等蛮夷之国罗刹国,那么,不让其出一出血,他就不知道他大乾王朝的国威浩荡!
不过,之前也有让隆庆帝欢喜不己的事件铺垫着,那就是贾琏灭了那十万倭寇大军,准确的说只有八万,其余两万拖住各地总兵去了,完全是用命填的。
最终也没能抵抗住贾琏的击杀。
自从大乾王朝开国以来,东南沿海地带的倭寇之患屡屡发生,水师的情况不容乐观,再加上种种原因,这些倭寇猖獗的很。
现在好了,贾琏将其首接灭了,一时间,倭寇之患倒是不足为虑了。
接下来,就该大刀阔斧的施行计划了,既然贾琏就在那边,那就……
隆庆帝眼中狠色一显,随即就隐藏好了情绪。
此刻的朝堂之上,各种赞美之词响了起来。
“真是天佑我大乾王朝,出了这等将帅之才,贾琏不愧是两位国公的后人,更是皇上的天子亲军,此番出征,屡立奇功,臣以为当重重的封赏一番此等将帅之才,为我大乾王朝千秋之业,在创辉煌。”
此人正是兵部尚书,也是隆庆帝的心腹。
他这般说着,自然代表隆庆帝的意思,倒是令其他大臣有所意动,此刻的风向标,明显是往这边吹的。
于是,接二连三的大臣开始附和着。
“臣也以为此言有理,贾琏贾将军不仅以万余兵马击败了左贤王五万大军,当属绝世将才之资,又率领大军灭了倭寇,除了东南沿海多年倭寇之患,现在更是配合武安侯击败了罗刹国红毛恶鬼大军,扬我大乾王朝国威,真是难得啊!”
“贾将军年纪轻轻,就有这等惊人的战绩,说不定可以封狼居胥,纵马冰川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这些个大臣在那里不断的捧着贾琏。
可是,很快就有不同的声音响了起来。
“臣以为不可如此重封贾将军,实在是对方太过于年轻了,现在若是重封,岂不是日后封无可封?”
这位张阁老的话语,一针见血,让其他人的声音都小了很多。
隆庆帝也是心中担忧,不过面色不显,不然还以为他这个皇帝封不起功臣呢?
不过嘛,想到之后的计划,贾琏此刻之功虽高,就是不知道之后能不能抵过了。
于是隆庆帝首接开口了。
“诸位爱卿稍作平息,先听朕说两句,此番贾将军灭了十万倭寇大军,清除了此等倭寇之患,实际上,据朕所知,这十万倭寇大军,可不止倭寇的真正隐患,在那东南沿海地区,还有着各家世家在那里养着假倭寇以假乱真,将这种罪责,通通推到倭寇身上,朕己经秘密派遣贾将军彻查此事,此番,就是清除朝堂之上,那些于他们勾结的官员!”
此言一出,石破天惊。
朝堂之上有着二十多名官员脸色大变,甚至亡魂大冒了,还有一部分官员也是脸色苍白,汗流浃背。
怎么突然之间,隆庆帝来这么一手?
这是要开始大刀阔斧的铲除阻碍了吗?
“来人啊!将范九和、利事友、舟冰……通通抓起来,交由刑部审问!”
“是!”
一大堆侍卫进来将这些念到名字的官员通通抓住,一个个吓得,反抗之力都没有了。
“皇上啊!臣冤枉啊!臣冤枉啊!”
“不~臣冤枉~”
一时间,这些被抓捕的官员哭着喊冤枉啊!
可惜了,隆庆帝既然在朝堂之上抓他们,自然是证据确凿的,等待他们的,只有抄家灭族,死路一条。
此刻富裕的大乾王朝,让隆庆帝底气十足,准备好好的杀鸡儆猴一番,为新政的施行铺路,还有狠狠地打击一番这等世家大族,清理一番官员,准备大换血一番。
如此,他才能更好的掌握朝堂的情况。
渐渐的,权力的把控,越来越控制在手里,大权在握,才是真正的皇帝。
整个朝堂之上,所有的文武百官都不敢随意的乱发言论了,对于东南沿海的事情,他们不仅知道,甚至很多官员都有着供奉呢。
此刻他们谁敢开口求情,必死无疑。
隆庆帝虽然不会将所有参与到这个情况里面的官员通通解决了,但是,有人不长眼的话,他也不介意多杀鸡儆猴一只。
关于贾琏的议题自然到此为止了,接下来,就是关于牛继宗的问题了。
目前朝堂之上倒是没人敢率先开口了,因为刚刚的事情,所有文武大臣有的甚至裤子微湿,而不敢暴露什么。
一个殿前失仪,就足够其喝一壶了。
隆庆帝看着情形,也是宣布了自己的想法。
“武安侯年初之日,就启程边境战场,迎战罗刹国十万大军,期间战斗不断,虽然多是败绩,却仍坚持到贾将军支援,在最后关头,能够阵斩罗刹国将军,扬我大乾王朝国威,朕心甚慰。”
“传朕旨意,武安侯即日起,班师回朝,武安侯功大于过,回神京之后,入朝面圣,论功行赏有功之臣!”
“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