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蕴面带疑虑地说道:“是啊,夫君,二皇子真的如此大方吗?竟然将这会宁知县的位置都赐予了我们。”
杨林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解释道:“他哪里是大方啊?二皇子一心想要争夺皇位,这夺嫡可是需要大量经费支持的。只有将我们自己的人安插在这个重要的位置上,才能确保钱财源源不断地流入他的囊中啊。”
许靖州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附和道:“原来如此,世子所言甚是。如此一来,这位置可真是至关重要啊。”
杨林哈哈大笑着说道:“这还不止呢,许大人,我家夫人常夸赞你有经世之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许靖州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惊讶,随即便谦逊地拱手说道:“世子过奖了,下官不过是略懂一些罢了。”
杨林摆了摆手,继续说道:“许大人不必过谦,单从这一纸调令,你就能推断出本世子的意图,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许靖州连忙说道:“下官不敢妄议世子,只是根据一些常理推测而己。不过,这夺嫡所需的银两数目巨大,寻常的生意恐怕难以满足。必定要将生意做到全天下,除了米之外,那便是盐了。而这会宁乃是天下的粮仓,自然是米行最为合适了。”
杨林听到这话,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微微颔首,表示对许靖州的认可。紧接着,他毫不犹豫地将放在桌子上的米行策划书轻轻地推到了许靖州的面前。
许靖州看着眼前的策划书,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他凝视着这本看似普通的册子,不解地问道:“这是?”
站在一旁的二位夫人见状,连忙插话解释道:“这是策划书。”
许靖州听到“策划书”三个字,仿佛明白了什么,他急忙走上前去,仔细查看这本策划书。当他翻开第一页时,“策划书”三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
杨林微笑着说道:“如若按照此策划书来执行,不出三个月,我们的米行必定能够在整个大夏遍地开花。”
许靖州听得入神,他一边翻阅着策划书,一边赞叹道:“御赐贡米!真是精妙啊!这一等好米,品质上乘,确实厉害。还有这二等良米,明确规定不能以次充好,更不能用陈旧的米来代替新米。这都是你想出来的吗?”
杨林得意地点了点头,回答道:“嗯,正是本世子的主意。”
许靖州听到杨林的话,先是一愣,随即便哈哈大笑起来。他对杨林的才华深感钦佩,不禁赞叹道:“世子真是大才啊!不仅如此,最难得可贵的是,世子心中始终装着百姓。能够在关乎百姓生计的大米问题上,如此用心良苦,实在令人钦佩。”
许靖州说到这里,突然双膝跪地,一脸诚恳地说道:“我替大夏的百姓,叩谢世子的恩德。”
杨林见状,连忙说道:“嗯,不跪不跪不跪,起来。你们这些人啊,动不动就跪。”
许靖州听到杨林的话,有些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然后拱手向杨林表示感谢。
杨林见状,微微一笑,用折扇撑着桌子,慢条斯理地说道:“有朝一日,我封你个大官,叫你御前不下马,上殿不伏首。”
许靖州听到这话,顿时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他瞪大了眼睛,看着杨林,满脸不可置信的表情。
杨林看着许靖州的反应,嘴角微微上扬,似笑非笑地说道:“怎么,造反之事,二位夫人没有与你言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