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雁阵南飞。连绵百里的黄土官道上,旌旗招展,号角震天。杨林身披银色战甲,骑在一匹通体雪白的高头大马上,望着前方城墙,心中感慨万千。
“传本将令,集结部队,挥师返朝。”杨林说:
杨林说道:“数月前,敌军大举进犯,边境告急。我杨林临危受命,率领大军出征。经历大小数10场战役,如今战事己平,即刻回朝。”
这一路,他与将士们风餐露宿,历经大小数十战。战场上的硝烟、厮杀声,还有那些倒下的袍泽,都成了他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印记。如今,看着眼前百姓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听着那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他知道,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大军缓缓前行,所到之处,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将一碗碗热粥递给路过的士兵;年轻的姑娘们捧着鲜艳的野花,羞涩地献给英勇的将士;孩童们则在路边蹦蹦跳跳,大声呼喊着将军的名字。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香气,与百姓们的热情交织在一起,让整个场面显得格外温馨。
“杨将军,您辛苦了!”
“多谢将军护我一方平安!”
“我作为大夏臣民。理应护我大夏黎民百姓,我奉陛下旨意,出征平定边疆战火。如今边疆战火己平,我也是时候班师回朝了。”杨林对着百姓说道:
一声声真挚的感谢传入耳中,杨林不禁眼眶。他摘下头盔,向百姓们频频点头致意,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些朴实的百姓,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承受了太多苦难。如今,终于可以过上安稳的生活了。
京城外的十里长亭,早己是人山人海。陛下身着明黄龙袍,率领文武百官在此等候。当杨林的大军出现在视线中时,鼓乐齐鸣,礼炮震天。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
杨林翻身下马,整理了一下身上的战甲,大步向前走去。每走一步,都仿佛能感受到肩上的责任。他来到陛下跟前。
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说道:“臣不负陛下重托,己将敌军击退,边境现己安宁,斩敌将首级8万有余,夺回失地,敌军短时间内并不敢在与我朝再战,特此回朝!”
陛下快步上前,亲自将杨林扶起,眼中满是欣慰与赞赏:“杨卿,你立下如此大功,朕心甚慰!护国公府满门忠烈,你更是为护国公府增添了无上荣耀!”陛下的声音在长亭上空回荡,西周的文武百官纷纷鼓掌称赞。
杨林说道:“这是臣应尽的本务,这一切并非我杨林一人之功,而是无数将士浴血奋战的结果。”
随后,陛下当众宣布:“封杨林为镇国大将军,赐黄金万两,良田千顷,宅邸一座!”话音刚落,全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群臣纷纷上前,向杨林道贺。
杨林跪到陛下面前说道:“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恭喜杨将军,实乃我朝之幸!”
“杨将军少年英雄,此等功绩,千古罕见!”
面对众人的赞誉,杨林神色谦逊,一一答谢。杨林深知,这一切并非他一人之功,而是无数将士浴血奋战的结果。想起那些长眠在边境的兄弟,他的心中不由得一阵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