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朝堂之上,气氛凝重。陛下眉头紧锁,扫视着下方群臣:“边境敌军来犯,诸位爱卿,可有良策?谁愿领兵出征?”
众大臣面面相觑,一时无人应答。边境战事凶险,此次敌军来势汹汹,众人都不愿轻易涉险。
就在这时,杨林挺身而出,高声道:“陛下,臣愿领兵出征!”
朝堂瞬间哗然,众人纷纷投来惊讶的目光。有人小声议论:“这不是那纨绔世子吗?他能行吗?”“护国公府满门忠烈,可这杨束向来荒唐,别坏了护国公府的名声。”
工部尚书慕容昭说道:“杨世子。是京城第一纨绔世子,你说你要领兵出征,岂不是要拿我军降临的性命开玩笑,拿我大夏子民开玩笑,拿我大夏城池开玩笑。“
陛下微微一怔,看向杨林:“杨卿,你当真愿往?这可不是儿戏。”
杨林神色坚定:“陛下,臣深知责任重大。护国公府满门忠烈,如今国家有难,臣身为护国公府嫡长孙,理当继承先辈遗志,保家卫国。臣虽不才,但定当竭尽全力,击退敌军,若不能取胜,臣愿提头来见!”
陛下沉思片刻,又问道:“你可有作战方略?”
杨林有条不紊地说道:“陛下,臣己详细研究过边境地形及敌军情况。敌军此次来犯,虽人数众多,但长途奔袭,粮草补给必定困难。臣计划先以小股兵力骚扰敌军,打乱其部署,使其疲惫不堪。同时,暗中切断其粮草运输线,待敌军军心不稳时,再集中兵力一举歼灭。”
工部尚书慕容昭说道:“杨世子说的井井有条,条条在理。带兵打仗不关,要有兵法,更需要谋略,你从未领兵出征,却说的如此在理,你是在纸上谈兵吗。”
杨林说道:“你是在说我纸上谈兵,我爷爷,我父亲,我二叔,三叔,以及我各位弟弟。哪一位不是领兵打仗的将领。我这些本领。全都是我的爷爷,父亲!二叔,三叔,以及我的各位弟弟所学。你是在质疑他们的本领?我虽然未曾领兵打仗,但我的本领却不在我的父亲二叔三叔以及各位弟弟之下。 我说过此战若不成功,我便提头来见。”
工部尚书慕容昭说道:“既然杨世子都这样说了,那我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希望杨世子说到做到。”
杨林说道:“末将定不负护国公之名,击退来犯之敌。”
陛下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赏之色:“好!杨卿既有此决心与谋略,朕便准了!封你为征北大将军,三日后率军出征!”
“谢陛下!臣定不负圣恩!”杨林再次行礼。
下朝后,杨林刚走出宫门,便见礼部尚书匆匆赶来。礼部尚书看着杨林,神色复杂:“杨世子,没想到你竟有如此胆识。”
杨林恭敬道:“尚书大人,这是臣分内之事。不知大人可愿信守承诺,同意臣与令爱的婚约?”
礼部尚书沉吟片刻:“若你得胜归来,这门婚事,老夫自然不再反对。但你需切记,战场上要多加小心。”
杨林心中一喜:“多谢大人!臣定当平安归来!”
回到护国公府,杨林立即着手准备出征事宜。他亲自挑选精兵强将,检查兵器粮草,同时制定详细的行军计划。府中上下,一片忙碌。
与此同时,护国公安排沈惊鸿:“你一定要保护我孙儿杨林的性命啊,我就剩这一个孙子了。”
沈惊鸿说道:“末将领命,定护世子性命安全。”
而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关于杨束请缨出征的消息迅速传开。百姓们对此议论纷纷,有人期待,有人怀疑,但无论如何,所有人都在关注着这场战争,关注着这个曾经的纨绔世子能否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