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记
读书日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读书日记 > 第33章 “老实人”的愚钝伤到你了吗?

第33章 “老实人”的愚钝伤到你了吗?

加入书架
书名:
读书日记
作者:
浩炜
本章字数:
3408
更新时间:
2025-05-16

撕开 “老实人” 的温柔刀:比真小人更伤人的隐形陷阱

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挂着憨厚老实的面具,却在合作时暗礁频出;满嘴 “为你好” 的关切,实则让人窒息;躲在 “本分” 的外衣下,将身边人拖入泥潭。《天道》最犀利之处,并非商战谋略的精妙,而是毫不留情地撕开了这类 “伪善老实人” 的遮羞布 —— 他们的愚钝、短视与算计,往往比明目张胆的恶意更具杀伤力。

愚钝的钝刀:用 “老实” 做盾牌,以 “无知” 为利刃

深夜刷到朋友圈一句感慨:“与聪明人过招是博弈,被老实人内耗是凌迟。” 《天道》中的叶晓明,堪称这类人的典型标本。作为音响店老板,他最早嗅到丁元英的才华,却在合作中频频露出 “小聪明”:拉冯世杰入伙时信誓旦旦,公司刚遇危机就脚底抹油;嘴上喊着 “追随丁哥干大事”,私下却满心猜忌;对格律诗的商业布局一知半解,却用菜市场砍价的思维评头论足。

这类人的可怕在于,将 “老实” 当作无往不利的挡箭牌,把 “愚钝” 变成伤人的钝刀。你谈格局,他算鸡毛蒜皮的小账;你绘蓝图,他只盯着眼前三瓜两枣;你赤诚相待,他却疑神疑鬼。有网友调侃:“和低情商的老实人相处,就像被塑料袋蒙住头,不致命却憋得人发疯。” 豆瓣热帖 “老实人为何总让人崩溃” 的高赞回答一针见血:“他们像一团湿棉花,任你用尽气力,受伤的永远是自己。”

困死自己的三重枷锁:靠人、靠运、靠道德绑架

丁元英在剧中首言:“传统观念的死结,全在一个‘靠’字。” 那些深陷困境的 “老实人”,本质上都逃不过三重思维枷锁:

靠救世主心态:叶晓明之流将丁元英奉为神明,却从没想过与强者并肩作战。他们习惯跪着仰望,拒绝站起身来奔跑。

靠运气赌徒心理:刘冰偷藏 “内部文件” 妄图翻盘,像极了现实中沉迷彩票、迷信内幕的投机者。他们把人生押注在虚无缥缈的侥幸上。

靠道德绑架牟利:王庙村村民公司遇困就堵门讨钱,全然不顾当初签下的市场合同。这种 “我弱我有理” 的逻辑,如同病毒般传染至职场、婚姻、合伙关系中,让身边人陷入无尽的填坑游戏。

清醒的堕落:比愚蠢更可怕的算计

有人同情刘冰的结局,实则他的可悲不在于贪婪,而在于 “明知故犯的恶”:明知丁元英的档案袋可能是虚张声势,仍选择豪赌;清楚格律诗并无造假,却企图用伪证敲诈;跳楼前的最后一刻,还在幻想他人施救。这类 “老实人” 最深的恶意在于:他们并非看不懂规则,而是精准选择利己的那一套 —— 需要牺牲时谈感情,瓜分利益时讲法律;求人时卑躬屈膝,遭拒后恶语相向;占便宜时装聋作哑,吃亏时撒泼打滚。

正如那句经典诘问:“为何好人需历经八十一难成佛,坏人放下屠刀即可?” 因为某些人的 “老实”,本就是精心计算的生存策略。你的善意,反而会滋养他们的 “巨婴心理”。

破局之道:丁元英的生存智慧

① 不做他人的救世主

丁元英扶贫王庙村时首言:“我救不了他们,能救他们的只有自己。” 现实中多少人沦为 “樊胜美”?只因过度沉溺于拯救他人的 “道德满足感”。记住:善良需要锋芒,帮助必须设限。

② 用规则替代人情

冯世杰能实现逆袭,靠的不是丁元英的鸡汤,而是 “计件付酬、质量追责” 的铁律。与 “老实人” 打交道,白纸黑字的合同远比信誓旦旦的承诺可靠,清晰的流程胜过千言万语的人情。

看透天道:强者自证因果,弱者永陷轮回

《天道》原著名为《遥远的救世主》,“遥远” 二字道尽真相:叶晓明把丁元英当救命稻草,刘冰幻想暴富神话,王庙村渴求慈善救济。但正如丁元英所言:“救世主确实存在,但救不了你。” 真正的天道,是强势文化铸就的生存法则 —— 弱者抱怨环境,强者重塑自我;庸者纠结对错,智者整合资源;愚者坐等救赎,高人自证因果。

与恶龙缠斗者,终将成为恶龙的镜子

那些让你痛苦的 “老实人”,或许正是命运派来的修行课题:他们逼你认清人性的复杂,学会建立边界;教会你真正的善良,从不是用他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正如芮小丹所说:“若我的能力只能让我穷困潦倒,那便是我的价值。” 与其在消耗中内耗,不如修炼属于自己的 “天道”—— 看透人性的幽暗,依然心怀光明;历经世事沧桑,依旧热烈生长。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