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昭宁跟随着夜枭暗卫,沿着摄政王府曲折的回廊前行。西周的建筑气势恢宏,飞檐斗拱,红墙绿瓦,彰显着王府的威严与奢华。回廊两侧,奇花异草竞相绽放,散发着阵阵幽香,然而楚昭宁却无心欣赏这美景,她的神经紧绷,时刻警惕着周围的一切。
暗卫们步伐整齐,沉默不语,唯有脚步声在回廊中回荡。楚昭宁注意到,这些暗卫的眼神冰冷,身上散发着一股肃杀之气,显然都是训练有素的高手。她暗自思忖,摄政王府果然藏龙卧虎,此次面见谢玄,定要小心谨慎。
终于,他们来到了一间暗室前。暗室的大门紧闭,门口站着两名守卫,他们身穿黑色盔甲,手持长枪,宛如两尊雕像。暗卫首领上前与守卫低声交谈了几句,守卫点了点头,缓缓打开了大门。
暗卫首领转身对楚昭宁说道:“进去吧,摄政王在里面等你。”
楚昭宁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暗室。暗室内光线昏暗,只有几盏烛火摇曳,照亮了房间的一角。谢玄背对着她,站在窗前,身姿挺拔,一袭黑色长袍在微风中轻轻飘动。
“你来了。” 谢玄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暗室中回荡。
楚昭宁微微福身,说道:“见过摄政王。”
谢玄缓缓转过身来,目光如鹰般锐利,上下打量着楚昭宁。他的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怀疑和探究。
“你当街揭露王承业之事,可有何目的?” 谢玄开口问道,声音平静,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楚昭宁抬起头,迎上谢玄的目光,不卑不亢地说道:“民女身为巫女,受神谕指引,只是不想看到大雍江山陷入危机。王承业与羯族勾结,私收贿赂,此等行径若不揭露,必将危害社稷。”
谢玄微微皱眉,似乎对楚昭宁的回答并不满意。他走到桌前,拿起一份密报,说道:“你递上的这份密报,称南方盐商与羯族往来频繁,私囤官盐。你如何证明这密报的真实性?又为何不早早向官府举报,却要在街头闹出这般动静?”
楚昭宁心中早有准备,她从容地说道:“神谕示警,民女才得知此事。至于为何不在街头揭露,是因为民女知晓,此事牵涉重大,仅凭民女一面之词,官府未必会重视。而当街揭露王承业,也是为了引起摄政王的注意,让摄政王能够重视此事。”
谢玄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但很快又恢复了冷漠。他放下密报,走到楚昭宁面前,说道:“你说你是受神谕指引,那你且说说,本王案头正在批阅的《盐铁论》,本王持何见解?还有近期的密折,又有哪些关键内容?”
楚昭宁心中一紧,这谢玄果然谨慎,想要试探她的能力。她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回忆着预知的梦境。片刻后,她睁开眼睛,说道:“摄政王认为,《盐铁论》中所提之盐铁专营,虽能增加国库收入,但也应适度放宽,给予民间一定的空间,以免官商垄断,民不聊生。至于近期的密折,其中提到了扬州知府贪污受贿,克扣赈灾银两,导致百姓流离失所。”
谢玄的脸色微微一变,他没想到楚昭宁竟然能如此准确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和密折内容。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
“你果然有些本事。” 谢玄说道,“但仅凭这些,还不足以让本王完全相信你。你且说说,你与大楚,究竟有何关联?”
楚昭宁心中一凛,她知道,谢玄终于还是问到了这个关键问题。她深吸一口气,说道:“民女只是一介巫女,与大楚并无关联。至于摄政王为何有此一问,民女实在不知。”
谢玄盯着楚昭宁的眼睛,似乎想要从她的眼神中看出一丝破绽。然而,楚昭宁的眼神坚定而平静,没有丝毫慌乱。
就在这时,暗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似乎是有人在争吵。谢玄皱了皱眉头,看向门口。楚昭宁也微微转头,心中暗自猜测,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究竟是何人所为?又会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影响?
谢玄挥了挥手,一名暗卫走进来,说道:“王爷,是王承业派来的人,想要面见王爷,为自己辩解。”
谢玄冷哼一声,说道:“让他等着。”
暗卫退下后,谢玄再次看向楚昭宁,说道:“看来,王承业坐不住了。你既己将他逼到这一步,可有应对之策?”
楚昭宁心中思索着,她知道,这是谢玄在进一步试探她。她微微沉吟,说道:“神谕示警,王承业的罪行迟早会暴露。民女建议,摄政王可派人暗中调查,收集证据,届时再将他一举拿下,以正国法。”
谢玄点了点头,似乎对楚昭宁的回答还算满意。然而,他的眼神中依然透露出一丝怀疑。
“好,本王暂且信你一回。但你若敢有丝毫隐瞒或欺骗,本王定不会轻饶。” 谢玄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警告。
楚昭宁微微福身,说道:“民女明白。”
就在这时,暗室外的争吵声越来越大,似乎王承业派来的人有些不耐烦了。谢玄的脸色阴沉下来,他转身走向门口,准备去处理此事。
楚昭宁站在原地,望着谢玄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忖,此次与谢玄的会面,虽然暂时取得了他的信任,但未来的路依然充满了变数。王承业的事情还没有解决,谢玄对自己的怀疑也没有完全消除,而自己的真实身份,更是不能被他发现。接下来,她究竟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