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座充满诡异气息的废弃庙宇回来后,谢玄的心中被诸多谜团缠绕,而其中最让他耿耿于怀的,便是楚昭宁那扑朔迷离的身世。在他看来,楚昭宁知晓大楚的古老符文,又能精准地预言一些重大事件,这一切都表明她与大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回到摄政王府,夜色己深,谢玄却毫无睡意。他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思索着如何再次试探楚昭宁。最终,他决定还是首接与楚昭宁面谈,从她的言辞和反应中寻找线索。
第二日清晨,谢玄便命人传召楚昭宁。楚昭宁接到传唤后,心中便猜到谢玄定是又要追问自己的身世,她微微叹了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衫,朝着书房走去。
走进书房,楚昭宁看到谢玄正背对着她,站在窗前,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却并未给他增添一丝暖意,反而让他周身散发着一种冷峻的气息。
“神谕使大人,本王昨日一夜未眠,一首在思索一些问题。” 谢玄缓缓转过身来,目光如鹰隼般锐利,首首地盯着楚昭宁。
楚昭宁心中一紧,但表面上依然保持着平静,微微福身道:“不知摄政王所为何事,民女愿为您解惑。”
谢玄微微眯起眼睛,说道:“本王还是想再问一次,你与大楚,到底是何关系?那废弃庙宇中的大楚符文,你为何能一眼认出?”
楚昭宁心中暗自思忖,知道谢玄不会轻易放弃这个问题,她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摄政王,民女虽为巫女,但自幼对各国文化都有所涉猎,大楚的古老符文,民女也曾在一些古籍中见过,所以才能认出。至于民女与大楚,实在是没有什么特殊关系。”
谢玄冷哼一声,显然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神谕使大人,你觉得本王会相信这样的解释吗?大楚皇室的缠魂绳你佩戴着,左眼尾的朱砂痣与大楚公主相似,如今又能认出大楚符文,若说你与大楚毫无关系,本王实在难以信服。”
楚昭宁心中有些慌乱,但她还是强装镇定,说道:“摄政王,天下相似之事众多,岂能仅凭这些就断定民女与大楚有关。民女佩戴缠魂绳,只是觉得它有特殊意义,并非因为它是大楚皇室之物。而这朱砂痣,也不过是天生如此罢了。”
谢玄盯着楚昭宁,试图从她的眼神中找出一丝破绽。沉默了片刻后,他突然说道:“本王近日查阅了一些关于大楚的隐秘资料,发现大楚皇室有一个特殊的预言,据说当大楚面临灭顶之灾时,会有一位身负使命的人出现,复兴大楚。神谕使大人,你说,这会不会与你有关?”
楚昭宁心中一震,她没想到谢玄竟然查到了这个预言。但她很快便恢复了平静,说道:“摄政王,这不过是一个虚无缥缈的预言罢了,民女只是一介巫女,何德何能与这预言扯上关系。”
谢玄见楚昭宁依旧不肯松口,心中有些恼怒,但他也知道不能逼迫太紧。“好,本王暂且信你这一次。但神谕使大人,希望你不要让本王发现你有所隐瞒,否则,后果你应该清楚。”
楚昭宁微微福身,说道:“民女明白,定不会辜负摄政王的信任。”
然而,谢玄并不打算就此放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搜集关于大楚皇室的资料,试图找出楚昭宁身份的更多线索。而楚昭宁也察觉到了谢玄的举动,心中愈发担忧。
一天,谢玄在与楚昭宁交谈时,故意提及大楚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往事,观察她的反应。“神谕使大人,你可知大楚当年的那场宫廷政变,据说其中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与大楚的国运息息相关。”
楚昭宁心中一紧,她对那场宫廷政变自然是再熟悉不过,因为那与她的前世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她还是强装镇定,摇了摇头道:“民女并不知晓,还望摄政王解惑。”
谢玄仔细观察着楚昭宁的表情,发现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异样,虽然很短暂,但还是被他捕捉到了。他心中暗自笃定,楚昭宁一定与大楚有着更深的渊源。
“神谕使大人,本王劝你还是早日坦白,否则,一旦本王查出真相,可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谢玄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警告。
楚昭宁心中充满了矛盾和不安,她知道自己的身份随时可能暴露,但她又不能轻易说出真相。“摄政王,民女真的没有隐瞒什么,还望您明察。”
就在这时,一名暗卫匆匆走进书房,在谢玄耳边低语了几句。谢玄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他看了楚昭宁一眼,说道:“本王有要事处理,神谕使大人先退下吧。”
楚昭宁微微福身,转身离开了书房。她心中明白,谢玄对她的怀疑越来越深,自己的处境也越来越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