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新一天探索的决心,林深和徒弟们来到了实验室,面对新的挑战——一株半透明的藤状植物星月藤摆在了操作台上。
林深站在实验室的操作台前,手里捏着一株半透明的藤状植物,眉头微皱。
“星月藤……这玩意儿比股票还难搞。”他喃喃道。
陈默在一旁翻着笔记本:“师父,你说它每晚子时药效下降一半,这不是逼我们熬夜吗?我昨天刚做完梦梦见自己在泡面里加了十斤辣椒。”
李浩推了推眼镜:“你那是吃多了上火。问题是咱们现在连个像样的提取方法都没有,这药材活性波动太大,根本没法做稳定实验。”
林深没说话,只是将星月藤放在显微镜下,开启了玄医灵瞳。
淡蓝色的光芒在他眼中闪烁,一瞬间,那株植物内部的结构清晰地呈现在他眼前——细胞排列、能量流动、甚至每一根纤维中的灵力分布都一览无余。
“原来如此。”他忽然低声说道,“不是药材不稳定,是它的灵脉频率会随时间变化。”
“啥意思?”两人异口同声。
“简单来说,它就像个定时开关。”林深指着显微镜下的图像,“在子时之前,它的能量通道是开放的,过了那个点,就会自动关闭一部分,导致有效成分流失。”
“所以我们要在它‘开门’的时候把它给锁住?”李浩反应过来。
“聪明。”林深点头,“我们需要一种能锁定它当前状态的稳定剂。”
说干就干,三人开始翻阅资料、调配溶液、调整温度和压力参数。整个实验室瞬间变成了炼丹炉现场。
经过三小时高强度操作,第一份稳定的星月藤提取液终于完成。
“成功了吗?”陈默盯着试管里的液体,像是在看一件艺术品。
林深再次开启玄医灵瞳,确认其中的能量波频稳定如初,嘴角微微上扬:“成了。”
医院病房内,一位中年男子静静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呼吸微弱。
这是他们这次实验的关键对象——一名因脑部创伤陷入昏迷半年的患者。
家属坐在床边,神情复杂。
“林医生,我真的不知道该不该同意这个治疗。”患者的妻子声音哽咽,“他己经这样半年了,医生都说希望不大。”
林深轻轻点头:“我能理解您的顾虑。但我可以向您保证,这次治疗不会加重他的病情,最多就是无效。”
“可万一你们是在拿他做实验呢?”她情绪激动起来。
林深没有急着解释,而是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装置,打开后对准患者头部。
“请看一下这个。”他说。
屏幕上出现了一幅画面——患者大脑内部的神经网络,虽然大部分区域沉寂,但在某个特定区域,却有一丝微弱但持续的波动。
“他的意识还在。”林深语气坚定,“只是被困住了。我们不是在实验,而是在寻找把他唤醒的方法。”
患者妻子愣住了,眼泪无声滑落。
最终,她在免责协议上签下了名字。
当林深将提炼好的星月藤制剂缓缓注入患者体内,并配合“活脉九针法”进行刺激时,奇迹再次悄然发生。
几秒钟后,患者的睫毛颤动了一下。
几分钟后,他的手指轻微抽搐。
十几分钟后,他竟然睁开了眼睛。
“我……我在哪儿?”他声音沙哑,眼神迷茫。
病房外,众人屏息凝视。
“醒了……真的醒了!”李浩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林深却没有太惊讶,他只是轻声道:“这只是开始。”
学术会议当天,礼堂座无虚席。
林深走上讲台,身后大屏幕播放着他这段时间的研究成果视频。
画面中,那位曾经昏迷半年的患者正缓缓抬起手臂,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尝试站立。
台下一片哗然。
“这怎么可能?!”
“难道中医真能做到这种程度?”
“这也太玄了吧!”
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林医生,敢不敢接受同行评审?”
张铭站了起来,脸上带着一丝冷笑。
“当然。”林深淡淡回应,“我的数据己经公开,欢迎各位验证。”
“那你敢不敢说明你用的到底是什么药材?有没有做过毒理检测?”
“我己经提交了所有实验记录。”林深不慌不忙,“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亲自来试试。”
这话一出,全场哄笑。
张铭脸色一沉,但没再继续发难。
会议结束后,林深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突然看到门口站着一位陌生的老教授。
对方穿着朴素,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笔记,眼神却异常锐利。
“林深。”老教授开口,“天医门的事,你还记得多少?”
林深心头一震,目光紧紧锁定对方。
“你是谁?”他问。
老教授没有回答,只是将一张纸条递给他,然后转身离去。
林深低头一看,纸上写着几个古文小字:
“天医之道,终将再临。”
他握紧纸条,心中浮现出无数疑问。
但此刻,他只能先把这些压在心底。
因为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窗外,阳光洒进会议室,照亮了他的脸庞。
林深收起纸条,抬头望向远方,眼神坚定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