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的冬天,来得格外早,也格外冷。
呼啸的北风卷着雪花,将整个城市都裹上了一层素缟。
然而,比这天气更冷的,是此刻弥漫在津门商界,特别是与洋行有业务往来的商号之间的那股寒意。
新任的英国皇家进出口公司驻津门首席代表亨利·格林,在上任之初那段短暂的友善期过后,终于露出了他狰狞的獠牙。
与他的前任史密斯和约翰逊不同,格林似乎对那种简单粗暴的商业打压或者阴险毒辣的暗杀手段,并不感兴趣。
他更像一个精于算计、擅长布局的棋手,不动声色之间,便能将对手逼入绝境。
他选择的第一个突破口,是恒源商行赖以生存的国货根基,也就是那些为恒源提供棉纱、布匹、以及其他日用品原料的本土供应商。
格林凭借英国洋行雄厚的资金实力和遍布全球的采购网络,开始有针对性地向这些供应商抛出橄榄枝。
他提供的采购价格,往往比恒源商行高出一到两成;付款条件,也更加优厚,甚至可以预付部分定金;合作方式,也更加灵活,可以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保证稳定的订单量。
这些条件,对于那些在倾销风暴中元气大伤,或者在与恒源合作中利润空间本就有限的中小供应商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诱惑力。
“顾掌柜,”一位与恒源合作多年的老棉纱厂老板,面带愧色地找到了顾锦绣,“不是我不念旧情,实在是英国洋行给的条件太好了。我们的厂子小,经不起折腾,再不抓住这个机会,恐怕连工人的工钱都发不出来了。”
类似的情况,接二连三地发生。
一些中小供应商开始动摇,甚至有少数己经悄悄地与英国洋行达成了供货协议。
一时间,恒源商行的原料供应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棉纱、布匹等原料供应告急,甚至连一些日常杂货的货源,也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这个格林,好毒的手段!”小锦年看着一份份断供或涨价的报告,气得首跺脚,“他这是要从根本上挖我们的墙角啊!”
王老伯也忧心忡忡:“是啊,东家。我们的纺织厂产能有限,很多原料还是要依赖外部采购。如果供应链断了,我们的生产和销售,都要受到致命的影响。”
顾锦绣面沉似水。
她知道,格林的这一招釜底抽薪,比之前约翰逊的金融狙击更加阴险,也更加难以应对。
约翰逊的打压,主要是在资金和国际贸易层面,顾锦绣尚可以通过多方融资和另辟蹊径来化解。
但格林首接从供应链源头下手,几乎是掐住了恒源的七寸。
如果不能尽快找到破解之法,恒源商行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国货壁垒,很可能就会因此而土崩瓦解。
除了在供应链上发难,格林还在另一个战场,向恒源发起了猛烈的攻势,那就是人才的争夺。
他利用英国洋行优厚的薪酬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开始有针对性地向恒源商行和互助商盟内部的一些核心骨干和技术人才,抛出橄榄枝。
“顾掌柜,对不住了,”恒源商行一位负责市场营销的得力管事,低着头向顾锦绣递上了辞呈,“英国洋行那边,给了我一个无法拒绝的职位和薪水。我家里还有妻儿老小要养活。”
“东家,我也要走了,”一位从南方丝绸厂高薪聘请来的染织技术师傅,也面带愧色地说道,“洋行那边答应,只要我过去,就给我配备独立的实验室,还送我去欧洲学习最新的染织技术。这个机会,我实在不想错过。”
短短几天之内,恒源商行内部,就有数名核心骨干和技术人才,被英国洋行成功挖角。
这对于刚刚经历过一系列风波,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的恒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人心,是最难控制的。
面对金钱、地位、以及更广阔发展前景的诱惑,不是每个人都能坚守最初的信念和忠诚。
顾锦绣虽愤怒,却不愿强留不忠之人。
她私下与部分骨干谈话,试图挽留,但尊重他们的选择,平静地批准了辞职,并按照约定,支付了应得的薪酬和补偿。
但在平静的外表下,顾锦绣的心中,却燃烧着一股更加炽烈的斗志。
格林,这个看似温文尔雅的英国绅士,手段竟然如此狠辣。
他不仅要摧毁恒源的供应链,还要挖空恒源的人才库。
这是要将恒源彻底置于死地啊。
“姐姐,我们现在怎么办?”小锦年看着姐姐那紧锁的眉头,焦急地问道,“再这样下去,我们恒源恐怕真的要撑不住了!”
“慌什么?”顾锦绣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寒光,“他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这个格林,以为用这些手段就能打垮我顾锦绣,未免也太小看我了!”
她知道,现在不是自怨自艾的时候。
必须立刻采取行动,稳定军心,并且给予格林一次最有力、最意想不到的反击。
她首先召开了恒源商行和互助商盟的紧急会议。
面对人心惶惶的众人,顾锦绣没有丝毫的慌乱和退缩。
她以一种更加沉稳和自信的姿态,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困境,也指出了格林这些手段背后隐藏的弱点和破绽。
“格林用高价挖我们的供应商,用高薪挖我们的人才,看似财大气粗,无懈可击。但大家想过没有,他这样做,成本有多高?英国洋行虽然家大业大,但也不是冤大头,不可能无限制地这样烧钱。”
她继续说道:“而且,他用这种方式挖走的人,无论是供应商还是员工,大多是见利忘义之徒。这样的人,能有多高的忠诚度?今天他们能为了更高的利益背叛我们,明天就能为了更高的利益背叛英国洋行。”
“我们恒源,靠的不是一时的金钱收买,而是长远的共同发展,是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是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优势所在。”
顾锦绣的这番话,如同一剂强心针,迅速稳定了众人的情绪,也重新燃起了大家的斗志。
紧接着,顾锦绣宣布了几项应对措施。
第一,对于那些选择离开的供应商和员工,恒源商行概不强留,并且会按照之前的约定,结清所有款项和薪酬,做到仁至义尽。
这既展现了恒源的气度,也避免了不必要的纠纷。
第二,对于那些选择坚守的供应商和员工,恒源商行将给予更大的支持和回报。
比如,与供应商签订更长期、更稳定的合作协议,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他们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对于留下的员工,则提高薪酬待遇,改善工作环境,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晋升机会,让他们感受到恒源大家庭的温暖和归属感。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恒源商行要主动出击,打破格林的封锁和垄断。
在原料供应方面,顾锦绣决定,一方面,继续加大对自有纺织厂和南方丝绸厂的投入,扩大产能,提高原料自给率;另一方面,则要另辟蹊径,积极拓展新的、更可靠的、甚至更具成本优势的原料采购渠道。
她的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国内市场,以及那些尚未被英国洋行完全掌控的国际市场。
她相信,凭借锦绣系统的强大信息分析能力和对未来市场趋势的精准判断,她一定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而在人才方面,顾锦绣决定,启动一项更大规模、更具前瞻性的锦绣人才培养计划。
她要在津门乃至全国范围内,招募和培养一批真正属于恒源自己的、忠诚可靠、能力出众的商业精英和技术骨干。
她要在恒源内部,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才梯队和晋升机制,让每一个有才华、有梦想的年轻人,都能在恒源这个平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格林想用钱来挖我们的人?那我们就用更好的平台、更广阔的前景、以及更强大的凝聚力,来留住人,吸引人,培养人!”顾锦绣语气坚定地说道,“我要让他知道,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金钱买不来的!”
一场围绕着供应链和人才的激烈暗战,在顾锦绣和格林之间,全面展开。
津门的商界,再次因为这两大巨头的博弈,而变得风起云涌,充满了变数和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