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天刚蒙蒙亮,程帆进了红星轧钢厂。
周末的轧钢厂,高耸的烟囱只有一两根冒着细烟,大部分车间都静悄悄的。
程帆骑车在厂区里溜达,他一边往自己实习的车间走,一边留心观察。
他发现,除了那些个傻大黑粗的常规生产线,厂子最里头,还有几栋瞧着就戒备森严的小楼。
门口挂着牌子,一个是“军工生产部”,一个是“技术研发科”。
正琢磨着,程帆眼尖,瞅见三号车间的窗户里透着光。
“咦?这大周六的,谁还加班呢?”
他好奇地凑了过去,轻轻推开了那扇油漆斑驳的铁门。
车间里,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身影正俯在一台崭新的冲压设备前,手里拿着扳手,拧一下,侧耳听一下,动作那叫一个麻利、精准。
是刘师傅!厂里钳工车间的八级钳工,技术大拿。
程帆心里一动,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他轻手轻脚地走进去,生怕打扰了刘师傅。
刘师傅显然是太专注了,首到程帆走到他身后不远处,他才猛地察觉到有人,一回头,眉头就皱了起来:“谁啊?大周末的跑车间来干啥?”
看清是程帆,刘师傅脸上的惊讶更浓了:“是你小子?实习工不都歇着吗?”
程帆赶紧往前一步,脸上堆着笑,语气那叫一个诚恳。
“刘师傅,是我。我……我就是想趁着周末,自己再多学点东西,看能不能帮上点忙,或者……或者就是观摩学习一下也行!”
他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我知道我还是个学徒,但我是真想学技术。”
刘师傅上下打量了他几眼,目光锐利得像是能把人看穿。
半晌,他那紧锁的眉头才稍微松了点:“哦?想学?”
程帆小鸡啄米似的点头:“想!做梦都想!”
刘师傅“嗯”了一声,没多说,转过身继续摆弄那台新机器:“那你就在边上看着吧,别碍手碍脚就行。”
“哎!好嘞!谢谢刘师傅!”程帆大喜过望,赶紧找了个不碍事的地方站定,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刘师傅的每一个动作。
这台新式冲压设备,程帆以前只在图纸上见过,结构比老式的复杂多了。刘师傅时而调整着某个部件的间隙,时而紧固一颗螺丝,每一个步骤都透着一股子沉稳和老练。
程帆看得入神,脑子里飞快地把刘师傅的操作和他从书本上学到的那些机械原理对应起来。
什么齿轮传动、凸轮机构……以前觉得干巴巴的理论知识,这会儿像是活了过来。
渐渐地,他感觉自己对这台机器的理解越来越深,那些原本孤立的零件在他脑海里慢慢组合成了一个顺畅运转的整体。
就在他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脑海里突然“叮!”的一声轻响。
【恭喜宿主,通过实践观察与思考,领悟“基础机械原理”技能!】
程帆心里一突,随即一股明悟涌上心头。嘿!成了!
他感觉自己对机械的理解,一下子就通透了不少,再看刘师傅的操作,很多之前迷迷糊糊的地方,现在豁然开朗。
一上午的时间过得飞快,眼瞅着就到了午饭点。
刘师傅首起腰,捶了捶后背,从工具箱旁边拿起一个铝制饭盒和两个窝头。
程帆赶忙上前,主动帮着刘师傅把散落在机器旁的扳手、螺丝刀、卡尺一一归拢到工具箱里,摆放得整整齐齐。
刘师傅瞥了他一眼,没吭声,算是默许了。
等程帆收拾妥当,刘师傅己经啃了半个窝头。
程帆也从自己带来的布袋里掏出两个窝头,蹲在刘师傅旁边,一边啃,一边在脑子里回放着上午看到的那些操作细节。
琢磨了一会儿,他终于忍不住开口了:“刘师傅,我刚才看您调试那台冲压机,有几个地方没太想明白。比如那个偏心轮的行程调节,您是通过调整连接杆的长度实现的,但如果需要更精密的微调,是不是还有别的办法?”
他这话一出口,刘师傅啃馒头的动作就是一顿。
他抬起头,有些惊讶地看着程帆:“呦!你小子还看懂这个了?”这问题可不像一个普通实习工能问出来的。
程帆赶紧道:“就瞎琢磨,瞎琢磨。主要还是刘师傅您操作得清楚明白,我才能看懂一点点。”
刘师傅放下馒头,来了点兴趣。
“你说的那个问题,确实。除了调节连接杆,还可以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垫片,或者在滑块导轨处增加微调机构来实现。来,我跟你说说……”
说着,刘师傅还真就着那台机器,给程帆比划起来,讲得比之前程帆自己琢磨的还要透彻。
程帆听得连连点头,脑子里那些因为“基础机械原理”而串联起来的知识点,此刻像是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变得更加融会贯通。
一顿午饭的工夫,程帆不仅把带来的窝头吃了,还从刘师傅那儿学了不少干货。
下午,程帆继续在旁边观摩。
刘师傅似乎也对他另眼相看,不再像一开始那么板着脸。
偶尔还会主动指点一两句,甚至让他上手递个工具,检查个螺丝松紧。
程帆学得飞快。
“叮!”
【恭喜宿主,通过实践与学习,领悟“精密测量”技能!】
“叮!”
【恭喜宿主,通过观察与辨识,领悟“金属材料辨识”技能!】
一下午的工夫,程帆感觉自己脑子里的钳工知识储备,蹭蹭地往上涨。
以前很多想不明白的工艺要求,现在一看就懂;很多摸不透的材料特性,现在一眼就能分辨个八九不离十。
他感觉,单论理论知识,自己恐怕己经不输给厂里那些一两年的二级钳工了。
快到下班的点,刘师傅终于调试完了那台新设备,机器发出了平稳而有力的轰鸣。
“行了,今天就到这儿。”刘师傅擦了擦手,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他看向程帆,目光里多了几分赞许。
“小程啊,你小子是块好料。肯学,脑子也灵光。”
程帆咧嘴一笑:“都是刘师傅您教得好。”
刘师傅摆摆手:“钳工这活儿,光靠脑子灵不行,还得手上功夫硬。你知道咱们钳工,最高水平体现在哪儿吗?”
程帆摇摇头。
刘师傅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比划了一下。
“就体现在这手上,能做出多少道合格的精密螺纹!咱们厂里,能在一根小小的钢杵上,用锉刀手工做出二十道标准螺纹的,那才叫顶级的老师傅!”
二十道标准螺纹!程帆听得暗暗咋舌,这难度可想而知。
“你小子,路还长着呢!”刘师傅拍了拍程帆的肩膀,“不过,肯下功夫,就不怕没出息。”
程帆重重地点了点头。